尺桡骨双骨折如何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尺桡骨双骨折如何诊治

谭永刚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中羌医医院 四川绵阳 622750

青少年是尺桡骨双骨折的主要发病人群,间接或直接的暴力伤害均可成为尺桡骨双骨折的主要发病原因。患者骨折后局部关节肿胀明显,肢体出现畸形、疼痛等症状,前臂等区域无法正常旋转,如患者为完全性骨折则可听到清晰的骨擦音。在前臂骨折的类型中,尺桡骨双骨折发病率极高,患者骨折部位并发重叠性旋转、成角畸形、侧方位移等症状,治疗难度比较大。临床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夹板外固定、手法闭合整复等。在完成复位后如维持难度较大,为此可采用闭合钢针在患者麻醉状态下实施内固定。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患者两骨间隙与尺桡骨轴线位置充分恢复,确保断端恢复效果及患者前臂旋转功能正常。

  1. 认识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主要是指患者尺骨干及桡骨干均发生骨折的情况,受到骨折部位较为特殊解剖结构的影响,骨折后患者极易产生错位,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及结构维持难度较大。尺桡骨双骨折中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少年,间接或直接的暴力因素均会导致骨折的发生,骨折后患者局部组织疼痛、肿胀、畸形,前臂等位置无法正常旋转[1]

引发尺桡骨骨折的主要因素为暴力作用,机器伤害或打击属于直接性暴力因素,损伤部位为横形或粉碎形,骨折区域处于相同平面内。间接性暴力因素主要是指跌倒状态下手掌支撑过程中暴力因素传递至尺桡骨中间位置。骨折区域为短斜形或锯齿状。在受到外力作用的同时,前臂发生扭转引发的骨折属于扭转形暴力骨折,在跌倒过程中身体向一侧倾斜会导致前臂位置旋前或旋后过度,桡骨骨折线在下方,尺骨骨折线在上方。桡骨干骨折在幼儿及成年人中存在一定差异,成年人桡骨干上方1/3区域骨折后,桡骨上1/3旋后肌与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存在明显异常,患者骨折近端位置向后方发生旋转和位移。桡骨干下1/3或中1/3区域存在骨折,骨折线位置靠下,因此患者骨折远端区域受到肌肉牵拉会产生向前方的移位,重叠型的移位比较少。尺骨干骨折临床比较少见,骨折位置在尺骨下方1/3区域,骨折位置移动较少,主要原因与暴力因素有关。

  1. 尺桡骨双骨折如何诊断

尺桡骨双骨折的诊断需结合其具体的临床症状,配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总体诊断难度不大。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压痛、畸形、局部肿胀比较明显,伴有活动异常及骨擦音,前臂无法正常活动,患者前臂无法正常活动。儿童发生尺桡骨骨折主要类型为青枝骨折,伴有成角畸形,骨折区域位移不明显,部分患者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受损。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于患者前臂的下1/3及中1/3区域,骨折后在活动状态下患者疼痛加剧,如骨折存在移位,则患者前臂区域明显缩短,旋转过程中存在畸形的情况,开放型骨折患者皮肤组织存在切口。临床在结合h患者相关症状的基础上课通过X线片对肘关节、腕关节进行观察,确定实际关节脱位及旋转移位的情况。

  1. 尺桡骨双骨折如何治疗

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需要将两骨近端和远端位置进行准确的对位,并对骨折引发的畸形做出适当的矫正,使两骨正常的生理结构及长度尽快恢复 。骨折复位的整体难度比较大,完成复位操作后产生移位的可能性比较大,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通过外固定与手法复位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单纯的桡骨或尺骨骨折采取上述方法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

儿童发生尺桡骨骨折以成角畸形为主,治疗过程中可在麻醉状态下利用柔和的手法实施牵引纠正,并配合石膏固定8星期左右,对成角畸形的纠正也可以采用石膏楔形切开治疗的模式。对于骨折存在明显位移的情况,可利用纵向牵引对成角畸形及重叠实施纠正。如骨折区域位于旋前圆肌指点上方,需要在持续性牵引的过程中将前臂置于旋后位置。如骨折区域位于旋前圆肌止点下方,需将患者前臂位置放置在旋转的中立位,对旋转产生的畸形实施纠正处理。在患者骨折区域对分骨实施挤压,使骨间膜的间隙和紧张度恢复正常情况,以此来实现骨折区域断端的完全正确对位。患者完成复位后,需要使用长臂类型的石膏管固定12周左右,石膏成型效果良好可进行切开松解。在实施石膏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肢端血液循环密切关注,避免挛缩及缺血的发生。患者肿胀完全消退后可对外固定的松紧度做出必要的调整,并对骨折区域的二次移位实施纠正。如患者复位固定难度比较大或手法复位无效,上肢骨间膜破裂或存在多处骨折的情况下开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如患者开放性骨折受伤时间比较短或污染不严重的情况下,畸形愈合受限的状态下也可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模式。

  1. 如何进行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早期康复训练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在复位治疗后需要及时开展早期康复训练,通过关节和肌肉组织的运动促进活动能力的恢复,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应当增加主动训练量,逐步提高频率和强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具体训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开展体委疗法,指导患者完成握拳及体位训练,配合进行肩关节训练及前臂等长收缩练习。对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训练需要逐步增加强度,对骨折前臂缓慢的进行旋转,通过循序渐进的主动与被动训练,使患者关节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可配合采用器械练习,护理人员也可协助患者接触不同温度、湿度、硬度的物体,刺激患者的感觉功能不断恢复,并进行手指关节和肌力训练,通过握橡皮圈等方式提高握力

[3]

综上所述,尺桡骨双骨折是年轻人群多发的骨折类型,骨折后患者肢体功能受限,疼痛肿胀严重,为此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及时确诊,并通过复位、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避免患者正常肢体功能受到不良影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通过主动与被动练习使患者的肢体功能逐步恢复正常,避免各类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政,付楚杰,彭拓超等.盐酸纳布啡用于小儿尺桡骨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9,18(06):503-507.

[2]陶乐,李明文,石磊琨.功能康复训练对尺桡骨双骨折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8):49.

[3]寸升元.用经背侧单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