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3

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实践与思考

韦克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心血站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血液集中化检测是血站工作的重点,该项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责任大及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确保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及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规范化水平,需要规范相关检测操作。遵循新型的管理规范,在当前各大血站的实际工作中,各采供血机构积极对集中化的检测工作进行精心策划及准备,同时还从权责方面进行划分,实现了互联网连接,涵盖血液标本采集、运输及交接等工作上的全面性,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在本次研究中,以提升血液集中化检测质量为基础,就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中血液检测的前期准备、检测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提供相关人员科学的参考借鉴,同时为血站工作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实践


血液安全涵盖血管至血管的完整血液供应链,强调对技术资源进行综合考量。而资源与技术的差异使得血液安全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血液安全作为全社会的责任,各大国家共同协助,使得技术同资源呈现共性的特征。在血液集中化检测上,国家与社会资源的差异虽说对技术理解与应用上存在差异,但血液安全的基本需求应保障区域安全,确保足量的血液采集供应。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应在血液安全的基础规范下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血液安全运作模式,维持技术进步同有限资源的平衡。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血站管理也逐渐步入规范化及集中化的轨道,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可靠。

1.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前期准备工作

1.1 统一人员思想及认识

多年来我国开展血液集中化检测均是由血站进行,而因区域性的集中化检测无准确借鉴经验,这样使得负责集中化检测工作的人员普遍上存在恐惧与排斥情绪[1]。在具体实施过程,血液及自动化检测常常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采供血供应机构的合理职责划分。集中化检测的运行上,对监测成本核算、应急用血检测及血液调配等需明确规范[2]。为了保障供应合理,需积极召开讨论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清除认知上的障碍,在具体实施上各处的医政人员及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应到各市级中心血站做前期的调研及论证,尤其需深入探讨检测工作涉及法律法规等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及建议,通过反复交流沟通以达成基本共识,确定目标,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充分认识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1.2 实验室改造

在很多的中心血站,存在空间范围小、结构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很多的实验室难以符合安全防护二级标准,这样不利于集中化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3]。为此应积极的进行实验室改造工作,在具体改造上可投入足够的资金,对房屋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在实验室的结构与布局上,比如以满足国家二级生物安全防护需求为基础,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而在实验室的仪器配备情况上,可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实验室具备血型后处理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本离心机、纯水机等必要的检测仪器,这些检测仪器均有很高的自动化,不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节约劳动力,提高临床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保障检测结果及检测质量。

1.3 构建计算机网络体系

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开展,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需构建覆盖各级血站的集中化检测网络体系[4]。通过网络体系的构建,提供血液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及便利性,而在具体的软件设计上,因相关的设计结构、功能难以满足集中化检测需求,为此需要统一升级至最新版本的管理体系中,此外也需要统一机房的硬件配备,开发出集中化的检测操作系统软件,以确保检测的顺利进行。

1.4 强化内部管理

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具有专业性强及涉及面广等典型特征,这也就对中心血站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并且还对中心技术、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5]。现阶段血站血液中心涵盖采供血全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各工作流程均涵盖明确规范,却便于采供血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6]。在内部管控上,坚持以内部管控为主、外部培训为辅,且主动同外地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对集中化检测人员,通过培训以提升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并提升人员素养,确保血液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经系统及全面的准备,在各方面的工作上也基本成熟,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在具体实施上可同其他血站配合,使血站集中化检测工作可顺利开展。

2.1 合理权责划分

如何进行相关职责划分需有确切注意事项,在卫生管控中心的实际工作上,可在区域协调化工作基础上,参照检测规定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义务、职责及权利,如血液中心负责对集中化检测样本进行接收及发放检测报告,确保检测样本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在进行血样标本的采集上,对检测标本来源、标识、质量严格负责[7]。在接收相应标本后,血液中心及中心血站需确保血样的合理性,便于追溯及做输血事故界定,此外也需明确规定血液标本留取、转运、传输、接收等情况的处理规定,以有效解决集中化检测中的具体纠纷事件及明确职责。

2.2 构建系统的计算机连接网络

首先是组建系统的网络体系,构建集中化的检测计算机网络体系,确保网络完全的畅通性,使得集中化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具体网络组建上,可以利用虚拟私有拨号网来组网,虚拟私有拨号网具有专门网络安全及通信协议,在公共网络体系上构建安全系数高的虚拟专用网络。在各地及市级中心血站中可借助科学拨号方式构建宽带互联网,借助虚拟安全通道构建血液中心集中检测网络体系[8]。完善互联网体系中也涵盖其他用户无法穿过的虚拟通道访问系统,该技术应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且网络体系不容易被攻击,即网络体系还需要有比较高的保密性,避免存在非法访问的情况,此外还可自行构成网络体系,构建全区范围内的系统化网络连接体系。

其次是安装集中化检测软件,在具体软件构成上涵盖实验室段、客户端两部分,期间可借助虚拟私有拨号网进行网络技术连接。在集中行的检测实验室计算机供应软件上,基础功能涵盖样本信息接收、检测数据存储、监测报告传输等相关内容,同时同实验室内部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连接。在客户端上可安装各市级中心血站配备的功能软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涵盖样本信息数据、信息接收等内容,此外还可构建血液管理系统。在开展血液集中化检测前,各个血站均可借助客户端上所具备的功能,上传相关样本信息并且生成检测委托单,集中检验室对已经上传的样本信息同实物进行统一核对确认,且还需要做集中化的加样测定。在完成相关检测工作上,可在各检测实验室发布具体的样本检测结果,依据检测结果进行血液隔离与放行。

2.3 血样采集、输送及交接

血液标本质量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有直接关联,因此需要做到严格管控。在血站进行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中,标本采集同检测并非在同一机构进行,血液中心也不能直接的进行标本采集、储存及运输等,而这一过程需由各中心血站实施。在进行标本质控上,质控关键是需要确保标本及血袋同源性,根据血液中心所制定的 《集中化检测标本采集、储存、运输操作规范》,确定标本管控质量,要求中心血站参照规范需求及试剂情况制定出标准操作规程。血液中心的相关人员还需要到血液中心采集现场进行监督,对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进行评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及意见,确保检测标本质量。在完成标本的采集后需要做好标本的运输工作,在具体运输方式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专人专车运输、专人乘坐交通工具运输、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输等,对不同标本运输方式的安全性、及时性进行评估,发现最经济及安全的运输方式是由专人乘坐交通工具运输的方式[9]。分析原因主要是专人乘坐交通工具运输方式所需运送时间短,并且还可确保标本质量,同时所需要的标本质量也比较低。各中心血站配备专门标本运输箱,在进行标本运输前可依据实际规定度采集的血样标本进行严密包装,在运输的全程进行温控,保持运输室的温度始终控制在2~10℃。在标本送至血液中心后相关人员可与负责血液集中检测的工作人员进行当面交接,保证标本检验质量。对质量不达标准的标本需将标本当场退回,安排中心血站负责重新获取符合标准的标本。在正常情况下中心血站需要每天运送一次样本,才获取样本当日进行检测,对送至血液中心的标本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检测并出具具体检测报告。

2.4 应急供血预案

在进行血液集中化检测后,需要延长检测周期,针对一些特殊血液制品比如单采血小板与稀有血型,应考虑可能发生火灾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集中检测应急机制,确保检测工作的畅通[10]。在集中化检测应急预案上涵盖计算机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应急血液供应预案两个方面。其中计算机网络故障应急预案涵盖互联网故障、单位内部血液管理系统故障、集中化检测网络故障三个方面。

血液供应应急预案措施具体如下:第一,进行集中化检测后各个血站均需要在原有血液基础上进行提升血液库存,确保血液供应完全;第二,构建血液区域范围的血液调配机制,所调入的血液不用更换标签,直接可发往临床;第三,各个中心血站可开展冰冻红细胞技术,对特殊如Rh血液进行冰冻,在紧急的情况下应随时解冻并且及时的发放到临床中;第四,构建特殊及稀有血液制品的临床预约机制,对一些稀有血型及特殊血液制品要提前预约,确保临床供应及时;第五,若上述措施仍然很难满足临床血液供应需求,中心血站可紧急的进行样本运送,确保临床供应的及时及完全。


3.结语

血站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在管理模式的内部还有诸多交叉及冲突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不断规范及调整,构建集中及完善的规范管理体系,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艺芳, 葛文超, 李俊英, 等. 7家血站核酸集中化检测结果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 38(01):190-193.

[2]雷炜, 潘仙, 杨长思. 来宾市中心血站8年血液集中化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J]. 右江医学, 2018,16(3):115.

[3]蓝岚茵, 杜荣松, 王淏,等. 广州地区集中化检测血液核酸筛查数据的回顾性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19,25(4):45-48.

[4]黄国永, 张锋, 林碧, 等. 浙南地区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筛查数据回顾性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26(2):173-175.

[5]李之烨. 山西省血液中心核酸集中化检测应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31):4459-4460.

[6]施克飞. 常州市某血站集中化血液检测前后情况回顾性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 2019,25(6):102.

[7]石庆秋, 罗必泰, 谢家日,等. 血液病毒核酸集中化检测的实践和体会[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 36(02):279-281.

[8]谢晓艳, 王露楠, 张巧琳,等. 重庆地区近2年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8,19(2):117-120.

[9]徐畅, 梁爽, 井元冰. 采供血机构血液病毒核酸集中化检测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36):296-297.

[10]张琼, 张锋, 林碧,等. 核酸区域性集中化检测标本不合格成因分布及改进措施[J]. 浙江实用医学, 2019, 24(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