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化疗药物集中调配的安全防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化疗药物集中调配的安全防护管理

刘昱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静配中心对静脉输液相关化疗药物进行集中调配和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6月开始实施静配中心对静脉输液化疗药物集中调配并开始安全防护管理措施的执行,按照实施管理的时间划分,对比实施管理前(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对照组)与实施管理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观察组)的药物调配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错配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配中心集中调配化疗药物和执行安全防护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药物错配率,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医院推广。

【关键词】静脉输液;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安全防护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配中心)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和护理人员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下,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药物进行集中配置的场所[1]。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已经有国家将其列为高危药物,长期少量接触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为避免在静脉输液化疗药物调配过程中对环境及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本院于2018年6月开始在静配中心对化疗药物进行集中配制和执行安全防护管理模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实施静配中心集中调配化疗药物和执行安全防护管理模式前(2017.3-2018.5)在各科室及病房分别调配化疗药物15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管理后(2018.6-2019.3)于静配中心调配的化疗药物150例作为观察组,并于各相关科室及病房邀请30名医护人员对静配中心所执行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27.73±5.12)岁,工作年限在1~7年之间,平均工作年限(3.52±0.83)年。

1.2 方法

对照组即在各科室和病房自行调配患者所需的静脉输液化疗药物,严格遵守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相关医护人员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观察组实施静配中心集中调配化疗药物和执行安全防护管理模式。(1)岗前培训。静配中心的工作人员于到岗前需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静脉输液药物的基本知识、化疗药物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调配行为准则、防护服穿脱守则、运输及贮存的相关标识及方法、污染处理方法及途径等,并设置基础知识和实际调配操作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静配中心进行日常调配工作。(2)药物调配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静配中心药物调配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工作人员进行调配操作时需严格执行流程规范,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正确操作生物安全柜、参与并处理药品及废弃物等问题。(3)药物配置准备工作。化疗药物的调配需要使用多种器材,工作人员调配药物前需做好器材的准备、穿戴好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及医用帽等,待所有准备工作群人完成后方可进行药物配置。(4)污染处理。化疗药物配置时间不一,在进行配置超过1 h工作人员就需要更换防护装备,防止污染。若针头不慎刺入皮肤需立即离开配置室,用大量清水冲洗被刺中部位,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用肥皂水冲洗,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5)药品渗漏处理。医护人员需做好自身防护以免遭到渗漏药品的污染,若出现药品渗漏的情况,多数是由于工作人员调配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对于生物安全柜以外体积≤5 ml或剂量≤5 mg的小剂量溢出。首先评估暴露在溢出环境的每个人,如果有皮肤或衣服接触到药物,必须用肥皂或清水清洗皮肤,受训人员应立即清除溢出的小剂量药物;体积> 5ml或剂量> 5mg的大量溢出,处理同小剂量溢出,但溢出地点应被隔离出来,并明显标示。生物安全柜内体积≤ 150ml的清除过程同小量或大量的溢出,药物溢出> 150ml,在清除溢出后,应该对整个生物安全柜的内表面另外进行清洁。(6)废弃药品及污染物处理。静配中心需反复强调废弃物处理的准则,严格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防止出现污染等不良现象。对于不同类型的药品废弃物,使用不同颜色的醒目标识分类收集,做好记录,交由专业的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药物错配的情况,如配置前剂量错误,配置中药品渗漏、配置后核对错误等,并计算总的药物错配率;

(2)对抽查的30名医护人员进行静配中心安全管理模式满意度的调查,项目包括调配质量、流程规范、安全防护、药品管理四个方面,记录满意和不满意的概率。满意率=满意/所有医护人员×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两组药物错配率对比

观察组150例药物错配有2例,药物错配率为1.33%;对照组150例药物错配有13例,药物错配率为8.67%,前者远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671,P=0.017)。

2.2 两组医护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1 两组医护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配置质量

流程规范

安全防护

药品管理

平均满意度

观察组

30

28(93.33)

29(96.67)

30(100)

28(93.33)

95.83

对照组

30

20(66.67)

24(80)

25(83.33)

20(66.67)

74.17

x2

-

22.211

13.484

18.186

22.211

18.39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医院里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化疗药物使用十分广泛,这些药物多数需要医护人员自行调配,在实行静配中心集中调配前,药物调配都是在各自的科室或病房进行,医护人员在调配前的准备工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调配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管理出现错配的概率较大。基于此,本院于2018年6月之后将院内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大部分化疗药物归于静配中心集中调配并执行安全防护管理措施,该举措极大地降低了药物错配率。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化疗药物集中调配,极大节省了病区护士调配药物的时间,同时避免了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节约护理人力资源,缓解临床护理工作压力[3]。安全防护管理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静配中心的规范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静配中心安全防护管理的药物错配率远低于管理前,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管理前。综上所述,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化疗药物采取集中配置和安全防护管理,能有效降低药物错配率,提高医护满意度,值得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桂雪,陈元英,李仰瑶,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制的管理[J].海峡药学,2019,31(01):286-288. 

[2]肖君.静脉配置中心配制化疗药物的危害与防护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4):193+198.

[3]沈妤,陈艳,徐晓梅,等.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安全防护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5):3089-3091.

刘昱(1995-),女,护师,主要从事静配中心调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