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 塘 令 狐 山 庙 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藕 塘 令 狐 山 庙 会

司胜荣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丰山街道

藕塘令狐山,位于定远县东南的约30公里的皇浦山西麓,东临津沪线背靠皇浦山岭;西滨池河水域,东南与黄浦山国家森林公园想通,北与省道公路相连。据《定远县县志》记载;相传,后汉年间,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藕塘古镇的锥子山下,住着一位姓郝的民妇,年纪约四十多岁,丈夫被抓去当差,一去便无音讯,为了排除心中的苦闷与思恋,她便拼命地干活,长年累月皮肤被晒的黝黑,面相比她的实际年龄高出许多,因此,当地的娃娃们都亲切地称她“黑奶奶”,黑奶奶乐善好施,最喜接济穷人。

一天,一位叫令狐子伯的公子随逃难的人群路过山下,黑奶奶打来了清泉给大家解渴。令狐公子喝完一碗水后,便在一棵阴凉的树下,拿出书本,聚精会神地读书。随逃难的人群走了,也全然不知。此情此景令黑奶奶眼前一亮。这兵荒马乱之年,竟有如此苦读之人,真乃世间少有。便主动上前询问。原来,这位令狐公子家居京城,出身官臣之家,只因父亲敢言直谏,被奸臣参倒,全家被抄。他只身一人逃了出来,发誓要学得满腹经纶,她决定将其收养,供其读书。在山上高僧的调教下,数年后,令狐公子品德卓著,学业益精,声闻君县,被举荐为孝廉,送朝庭考官,后来平步青云,官至楚相。多年后,令狐宰相想起了这位有恩于己的老温,便带人前来藕塘寻求。山河依旧,茅屋尚存,但老人已于年前仙逝。为了弘扬一位老人对一国宰相的恩德,令狐子伯便在锥子山上造一七级浮图,并在塔的正中(四层)供奉着黑奶奶的桃木根雕塑像。唐武德年间618年,藕塘便有市井,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山上也有寺庙。后汉楚相令狐公子伯青年时避难于此,受一老媼庇护和山上寺庙众僧施舍,精心苦读,后经举孝廉为官,平步青云,官拜楚相,令狐为感谢这位平凡老媪和藕塘父老的养育之恩于山上造一七级浮图,初名文峰塔,后人为了纪念一国宰相与藕塘的这段美好情缘,将其易名“令狐塔”并在塔内四层,供奉黑奶奶塑像,起名碧霞圣母,落成恰逢农历三月十五。令狐塔山巍峨挺拔,树木葱茏,始建于东汉的令狐宝塔巍然屹立与山巅。该塔高29.5米,底部直;6米,为四方形七层砖塔。目前塔内供奉石雕金色黑奶奶雕像,宝塔座东面西,四周拉有围墙,塔的正前方新建的三间大雄宝殿气势宏伟,塔内供奉着三尊佛像,中间供奉的是碧霞圣母,左边供奉观音菩萨,面前一座高约三米的铜像,右边供奉财神菩萨,前面有一面宽约五尺的大鼓,名曰:晨钟暮鼓。大殿前广场上安放着两口铁制香炉,宽约2米,高1米。广场下方高耸一樽高约5米的七层铜制玲珑宝塔。出大门拾级而下,新建的紫来阁与对面馒头山上的爱晚亭遥相呼应,诩诩生辉。沿水泥台阶拾级而下,小沙河上新建的太平桥,宛如一条白色的纽带,洒落在河面之上,桥下溪溪流水,给人优雅之感。美丽的荷月亭令人神往,九曲十八弯汉白玉栏杆砌成的石桥,使人如若胜境。河面上瓢浮欲动的石荷,令人称奇,传说藕塘的石荷,中间装有珠宝,它能随水涨落。“藕塘”的名称即源于此。山脚下一块巨大的石碑拔地而起,“令狐山”三个红色大字,与山下管理处大门牌坊上的金色“令狐山”大字一起形成一块绿色旅游的品牌。千百年来,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使藕塘令狐山誉满天下。名扬四海。自此时起,每年三月十五便成了令狐山庙会的日子。每年的初一,十五山上皆有香客朝拜。据传,香客们求愿最灵的是“求子,求财,求平安”,凡求愿者,无不如愿以偿。因此,这里香火日盛,每次庙会有8—10万人光临。

令狐山上下古迹颇多,原来在塔的西侧,建有明灵宫(又称碧霞宫),三幢大殿,金碧辉煌,香火鼎盛。古塔虽倒,但每月三月十五,每月初一,十五前去求愿、还愿者从未中断,即使是“文革”年代,偷偷的“地下”活动。据说无不灵验。消息渐渐传开,祈拜者越来越多,远自台湾、上海、云南、南京、西安,近至本县乡镇,每逢农历三月十五,十万香客,风雨无阻,齐聚山上,香火冲天,人流高峰,此时,令狐山真显得小了,多数人连下脚的空子都难找。很多还原的香客携带红鸡蛋、糖果、糕点等上山,原打算到山上当着黑奶奶面散发还愿,但大多数到不了山顶,中途便被一“抢”而空,热闹的场景随处可见。香客们来到山上,首先冲着大殿和令狐塔,拜三拜,然后去香炉中焚香,动作为双手合十,低首。然后右膝在前,下跪,左膝后跪双手手心向上摊在跪垫前三叩首。手心向下,按住跪垫,左腿先起,右腿随起,站立,双手合十,再叩首,礼毕。拜完碧霞,再拜观音,后拜财神菩萨。大殿礼毕,再上塔以同样的动作祭拜黑奶奶。所有香客的礼拜动作,虽未统一约定,但几乎整齐划一。一批又一批虔诚庄严,形成了一道佛教胜地的亮丽风景线。庙会指挥部还对香客捐款的待遇作了详细规定:凡捐款五十元以上者,将在《公德簿》上留名。捐款一百元者授予《捐款证书》凭此证书免门票上山。捐款五百元以上者,在塔内刻上大名和捐款数。捐款五千元以上者,将在山上专门立碑佚名,或特制香炉一座,作为永久纪念。抗日战争时,宝塔被日寇飞机炸伤一角;“文革”时,宝塔被“文革”时,宝塔被“红卫兵”彻底炸毁。1998年,藕塘镇党委、政府四处筹集资金,建成现在的“令狐塔”。

黑奶奶来自民间,最了解民间心愿,令狐“知恩图报孝感天下”实乃天下儿女的楷模:“黑奶奶”乐善好施,接济穷人,堪为天下父母的榜样。这就是中华礼文化的典范。今天,藕塘令狐山推出了“中华礼文化,天下第一家”的旅游品牌,并在网上发部,成为独一无二的创新金牌。这一创举,成功地把休闲旅游和感恩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构建和谐的基本国策不谋而合。藕塘令狐山,人文底蕴丰厚。山上有塔。山下有河,其他理风貌酷似延安,因此,这里有小延安,小莫斯科之称,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成功地召开了三次中原局议。抗日战争时期,藕塘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旅游总局批准为佛教胜地。西南约一公里有座山“营盘山”相传南宋名将岳飞“大战藕塘关”囤兵于此,因而得名。往西一公里有一“金家湾”相传岳飞手下大将牛皋“大战金家湾”便发生于此。不远处有一村庄名曰“缸窑诸”,相传包公任定远县令时“审乌盆”便在此地,丰厚的文化底蕴,必将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在景区建设上,由于起步较晚,令狐山虽不及其它景区豪华庄典,却也别有一番景致,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古香古色的荷月亭。河水清澈见底,鱼群悠漫游嬉戏,鱼肥水美,藕荷飘香,河的正中建有水上宾馆,外观呈巨轮之状。巨轮之上建有水上餐厅,古香古色高贵典雅。“巨轮”随波逐流,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不远处的太平桥,如一条白色的飘带横搭在河水两岸,整个河面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进入雄壮观的山门,“令狐山”三个鎏金大字,诩诩生辉。受票房、商店、礼品店一字排开、设备齐全。停车场可以同时停豪大小几十辆车,从山下拾级而下,和令狐山遥相呼应的馒头山,一座大雄宝殿屹立山头,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财神罗汉、济公活拂等,鎏金雕像。再往前行,爱晚亭和紫来阁分别座落于两山的山腰之间,两亭相对而出,预示着紫气东来,晚霞生辉。奋力高攀,圣母大殿座落于塔的正前方,大殿内供奉着碧霞圣母(黑奶奶)和松滋观音,滴水观音等巨型雕像,供奉在塔的中央,她神态慈祥,俯观山下,护佐一方百姓,带来和谐安宁。

令狐公子知恩图报的美德,弘扬了中华民簇“礼”文化的博大精髓。令狐山礼天下的精深内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国策不谋而合,成为全国唯一以礼文化命名的金字招牌旅游胜地。令狐山已经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国家AA级风景旅游景区,目前已对游人开放,但仍在建设之中,预计将投资陆千伍佰万元,五年建成,五年后,这立将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与红色旅游一起形成一块闪亮的绿色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