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2
/ 2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析

乔宽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阳原县供电分公司,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800

摘要:国家电网企业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体企业。电网企业的发展与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电网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发展目标,逐步确立自动化发展目标,构建自动化发展体系。通过对电力企业自动化运行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当前的系统维护管理中,由于电网的复杂性和管理方式的影响,运行维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析

1 以往电网系统特点阐述

通过对传统电网运行模式的分析,发现传统电网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分散模式,即电网系统采用长期生产模式和分散生产管理。具体来说,传统的网格系统差异化管理方案主要是基于同一层次,采用差异化管理模式,可以对不同的管理系统进行差异化管理,并对管理系统和不同部门系统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但分工模式过于细化,增加了运维人员的任务量,降低了运维工作的质量,增加了员工的行业工作时间,不能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间接阻碍了电网企业的发展。差异化管理模式,在系统建设环节,也有自身的发展缺陷,增加了系统组成的复杂性,不同的系统和部门出现了大量的现金现象,造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企业现代化运营维护的发展目标。

2我国配电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遥控执行过于谨慎的问题

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的远程控制过于谨慎问题是制约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相关调查研究,许多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不信任。在实际工作中,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对自动配电设备的使用较为抗拒,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配电系统自动控制过程中,采用远程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但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远程控制时较为谨慎,在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仍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监督,造成人力资源浪费。配电自动化设备工作效率高,是传统配电设备无法比拟的,但工程技术人员在远程控制实施上过于谨慎,无法发挥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高效优势。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远程控制过于谨慎,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提高对配电系统自动运行装置的信任度。

2.2 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管理分工混乱的问题

配电自动化运维系统管理部门的混乱是制约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相关调查研究,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着分工混乱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部门负责配电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但许多工作内容交叉现象,影响了配电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通信运行维护部、配电运行维护部主要负责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终端运行维护。配电自动化设备运行出现问题后,两部门往往互相推诿责任。两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也导致了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质量时,需要注意配电自动化运维系统管理分工的混乱。

2.3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中的“三盲”问题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中的“三盲”问题, 是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常见问题。随着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 我国正在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在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之中, “三盲”问题是其中的主要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的配电系统发展。工程技术人员盲目追求大型配水总站,造成施工资源浪费、施工投入与工程产出不成比例,也降低了配水系统实用性的效率。工程技术人员对于“三遥率”的盲目追求, 导致配电自动化装置实际使用的维护费用不断增加。因此, 工程技术人员要关注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中的“三盲”问题, 进行专门的调整。

3如何有序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3.1有效推进遥控控制模式实用化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升级和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而很多技术人员对远程控制过于谨慎,这样的行为只能坚持传统,很难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对于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对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信任度,充分发挥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行维护管理的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特点,并结合配电系统的整体情况,确保配电自动化装置的正确安装和运行维护,在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运行故障。配电系统的远程控制和遥测是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和人员工作量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配电自动化装置远程控制方式的应用是推动国家配电自动化系统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但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迫使技术人员适应远程控制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突破,并最终保证远程控制模式的实用效果最大化。

3.2科学优化管理分工工作

目前,许多工作领域都面临着多管理、权责不明的问题,配电自动化运维系统的管理也不例外。比如,通信运维部和配电运维部只对各自的管理范围负责,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出现问题时甚至互相指责、推卸责任,造成很多技术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管理人员要加强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系统的管理分工,加强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权责分明。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要相互配合,有效解决设备异常等问题,共同探索建立一套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设备维护方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3 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配电自动化运维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这项工作需要专业人员的经验积累,以及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真正解决转型期的阵痛。在实际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了解实际调度工作的相关内容,从提高自动化运行效率的角度进行自我调整,避免对新兴技术产生怀疑和恐惧。每天的交流和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更多形式的经验分享,经验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同时,也能迅速带动新人员的增长,使整个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3.4 制定“三盲”问题的针对性管理目标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改造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就是意识上面的“三盲”问题,“三盲”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实事求是。要想真正解决“三盲”问题要建立系统的管理目标,坚持合理化原则,完善具体方案,加强对配电系统的监控。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合理优化工程建设,在追求先进应用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电网建设区域的供电结构进行详细研究,合理增加配电自动化装置的先进应用。此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将较大时间跨度内的预测工作量与主站建设规模进行比较,确保主站建设规模与自动化装置的工作需求相匹配,有效利用国家资源。在管理目标的设立中“三遥率”应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追求,努力提高配电自动化装置的“三遥率”。通过解决配电自动化运维过程中的“三盲”问题,可以帮助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系统运行的特点,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使得问题频发。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配电自动化逐步进入实际发展的解决方案,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冠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18 (7) :122-123.

[2]李逢帅.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广西电力, 2017, 37 (04) :45-48.

[3]涂松明.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 2018 (16)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