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展望

王盼霞

身份证号码: 41052619861223****

摘要: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行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引言

运输结构是由不同运输方式在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与合作构成的。它反映了运输需求的特点和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功能和状态。它直接影响到可用于运输的有限资源和提供更好的替代运输需求的可能性。找出其交通运输发展和转型的新形式,就可以为以后的交通规划提出创造性的意见,也可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1交通运输特点

交通运输在当今人类生产、经济和生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人们对交通的需求,需要创造一个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才可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所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现在有一些运输方式,比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面对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剧烈竞争,现代运输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运输产业,达到高服务质量、高运输效率和低运输成本,实现交通运输的全面现代化。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2交通运输结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以往我国交通结构的发展过往以及我国未来经济结构发展的特点,可以预测我国交通结构未来发展。

(1)铁路是承担中长距离大宗物资运输的主力,将继续发挥其在综合运输网中的骨干作用,但其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所占比重与将大大下降,而且这-趋势将继续但会随着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而有所削弱。

(2)公路在综合运输网中的集散运输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成为承担短距离运输的主力。随着公路质量的逐渐提高和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公路运输的经济运距和适应范围将大幅扩大,公路运输和它所承担的客货运输量将会持续快速增长。

(3)水运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运输方式,将进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今后我国进出口贸易仍将主要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对外贸易将会继续快速增长,港口吞吐量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能源输送方式的逐步变化等,除了内贸集装箱的运量会较快增长以外,今后沿海运输量的增长将较为缓慢。

(4)航空运输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运输方式。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民航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运输将继续在现代运输系统中运行,长途旅客运输量也将持续增加,其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5)管道作为-种特殊的运输方式,其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未来能源发展的影响。未来管道运输将逐步走向原油、成品油运输为主,其他液体或气体为辅的发展方向。

3.交通运输发展必备条件

3.1观念的树立,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是以牺牲大量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会长久。当交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被人们关注时,开发新型环保能源,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等已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当交通安全事件不断增加而被人们重视时,道路交通信号,道路通行规定等已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交通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应当牢固树立交通环境和交通安全意识,对社会和家庭负责。

3.2改革创新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很多旧事物都无法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要想进步,改革是必然的,而且是经常的。与改革创新紧密关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全力加快交通运输业改革创新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人口分布不均,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分布严重限制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创新交通管理机构体制。

3.3完善道路交通法规促进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

道路交通法规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交通秩序,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规范。在整个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过程中,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就是要保证人身安全,实现道路安全畅通,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社会安定这个根本目的。

4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4.1速度提高

提高运行速度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任何一种运载工具都在特定的介质中运行。各种运输方式提速的方法有共同的特点。首先,必须加大牵引力来获得足够大的驱动和制动功率,才能克服周围介质的阻力,跑得快、停得住。其次,必须有动力特性优良的运载工具,自重轻、阻力小、运行平稳、确保安全。

4.2载重增加

如果说客运最关注速度的话,那么货运先要考虑的就是载重。客运高速化和货运重载化共同构成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体。以公路运输为例,以前的运输车辆,车型结构不合理,技术性能较差,运输生产效率较低、效益也低,而现在的载重汽车不但从结构上和性能上进行了改进,载重量也由原来的几吨提高到几十吨甚至几百吨,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船舶也趋向大型化和专业化。

重载货运是综合运用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结果。超强材料和结构的采用、超常功率的牵引和制动、大宗货物的集散和管理等,都是各种运输方式实现重载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4.3智能化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一个真实、精确的交通管理系统。该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连接系统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就开始研究一种称为电子路线控制系统的智能交通系统。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对ITS研究的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与开发。进入90年代后,汽车电子技术开始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控化方向发展,智能化集中传感器和智能化执行机构也付诸使用,如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智能控制系统、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车辆定位及通信系统、车辆安全系统、收费管理系统等,都急待开发和推广。预计到2020年,计算机技术、远程购物存储、计算机科研等将代替目前地实物运输,而且运输方式也将增多和改进。未来的车辆将会自重更轻、成本更低、排放系统更先进。

4结束语

面对上述经济与交通发展形势,需要有关部门从政策到行业管理上采取积极的策略,把“保增长”和促进交通运输发展和交通节能减排长期战略相结合。

通过信贷政策,支持鼓励交通企业发展;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交通运输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继续坚持和深化交通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寇衢.发挥运输服务保障作用 助力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J].奋斗,2018(22):16.

[2]刘文华.稳中有变-变中有新-交通高质量发展扬帆起航——2018年交通运输形势及2019年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2019(3):39-41.

[3]刘占山,张哲辉,杜丽楠.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回顾[J].综合运输,2017,3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