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路径探析—以鄂州临空经济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路径探析—以鄂州临空经济区为例

刘昱君、李文诗、曹贝、周柳利、陈恩宇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快速发展,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蓬勃发展,机场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众多和航空产业关联的行业聚集到机场周围,形成了临空经济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空经济区依凭自身的优势条件进行发展,也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发展模式。本文将对国内外主要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对鄂州临空经济区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适宜其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区域规划

当今社会,人们寻求快速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飞机无疑是最符合这一标准的运输工具,随着航空业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运输方式,机场巨大的客货运流量带了新的商机,旅客和航空公司也需要更好的支持服务,在种种背景下,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临空经济区诞生。虽然相对于其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临空经济区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但国内外多个城市已经有各具城市特色的临空经济区出现,不同的临空经济区有其特色的发展模式。

1.临空经济区概述

1.1 概念

临空经济区是指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发展先导产业与相关产业为辅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临空产业可以带动运输业、服务业等先导产业在机场及其周边地区集聚,从而促进机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的集聚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集中,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再次聚集,产生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1.2结构简述

根据以上临空经济区的概念解读和国内外机场的空间结构模式,临空经济区的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环形:中心机场环、商业服务环、制造配送环和外围环。

2.发展模式

根据临空经济区所在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各种相关产业的不同,临空经济区也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下面将根据国内外优秀临空经济区的案例,总结归纳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

2.1国内外临空经济区案例

表:国内外临空经济区案例

临空经济区

案例分析

北京首都机场

北京首都机场是典型的综合经济区模式,经济区内聚集了高新技术开发、物流配送、汽车制造生产等多样化的产业。主导产业突出,高端产业云集。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仁川机场位于永宗岛上,永宗岛是人们度假休闲的首选地,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且仁川机场缺少大型的制造业,所以临空经济区以居住休闲临空经济作为发展方向。

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

阿姆斯特丹机场它结合了航空和陆路交通。机场选址便靠近出海口且紧邻高速公路,机场建成后,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形成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运输架。

2.2发展模式总结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以及资料查阅,可以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大致总结为航空制造型、航空物流型、交通枢纽型、商务贸易型、居住休闲型五类。

2.2.1 航空制造型

以航空产业为主,以航空制造产业为辅。其主要发展策略是在机场建设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和资金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利用为飞机提供维修和零部件的企业向机场周边集聚的特点,形成了临空经济区。

2.2.2 航空物流型

物流运输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除了陆路运输以外,一部分货物需要快速运送到客户的手中,航空运输应运而生。航空物流型临空经济区以航空运输为主导,在机场周边形成物流园区,包含存储中转、运输、配送等业务。

2.2.3 交通枢纽型

该种发展模式以航空客运为主导,依靠机场周边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机场带来的巨大人流量发展。

2.2.4 商务贸易型

以航空产业为主,但以高新技术以及商务服务业为辅。在机场周边会设置大型的会展中心、金融证券所和酒店宾馆等服务,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经济功能十分类似。

2.2.5 居住休闲型

此类临空经济区多位于环境优美,适宜旅游和居住的城市或地区附近,充分开发周边的旅游资源,建设休闲服务设施,吸引企业员工前往临空经济区居住生活。

3.鄂州临空经济区

鄂州临空经济区包含鄂州、黄冈、黄石三市在内,其定位是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和客运支线,其中航空货运以快件转运为主,重点建设辐射全国的快件转运中心,客运以辐射周边支线机场为主。

3.1 SWOT分析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鄂州临空经济区的现有发展条件进行分析

3.1.1 优势(Strengths

(1)区位

鄂州临空经济区的核心机场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与武汉市紧邻。鄂州市是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州境内也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过,具备了发展为中部货运基地的条件。

(2)政策

鄂州临空经济区被确定为武汉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中的货运枢纽,并且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在大量的政策支持下,鄂州临空经济区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加速建设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3.1.2 劣势(Weaknesses

(1)产业结构尚未发展

目前鄂州临空经济区虽然建立了航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产业引进和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2)外部威胁

东部地区竞相发展航空港经济,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各省份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竞相发展临空产业,会导致在临空经济区产业在招商引资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

3.1.3 机遇(Opportunities

武汉作为我国重要的中部交通枢纽,拥有巨大的客货运量,鄂州市也位于武汉城市圈内,其与武汉比邻的优越地理位置也是临空经济区的选址的考虑条件之一。在武汉东部的鄂黄黄可以抱团发展,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鄂州临空经济区横跨鄂州、黄石和黄冈,是鄂黄黄协同发展的重要策略。

3.1.4 挑战(Threats

鄂州临空经济区虽然作为武汉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之一,但与作为另一枢纽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相比,发展依旧缓慢,鄂州机场尚未建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只有政策支持和地理优势是不够的。

3.2 具体发展路径

通过上文对于鄂州临空经济区具体情况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归纳总结出以下适宜鄂州临空经济区发展的路径。

3.2.1 综合型临空经济区

鄂州临空经济区被确定为武汉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中的货运枢纽,所以将其发展模式确定为航空物流型无疑是有益于其发展的。但考虑到鄂州优越的水陆交通位置,也可以发展交通枢纽型。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鄂州临空经济区可以航空物流以及交通枢纽并行发展,打造一种综合型临空经济区模式。

3.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航空港的运输航线,打通国际航空枢纽,加强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建设,发挥周边辐射作用。

3.2.3 引进高新技术人才

区域发展离不开大量高新技术人才的支持,为促进鄂州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应该引进大量人才。

4.总结

临空经济区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为区域规划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正由于其新的存在,许多方面的构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需要协调各种因素做出完善的规划,同时通过学习国外成功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探索出合理的临空经济区模式和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练振中.临空经济形成机理的经济学阐释[J].经济师,2010,12

[2]曹允春.临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5

[3]王志清,欧阳杰,宁宣熙等.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3

[4]龚峰,韩璐.国内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及资源禀赋的比较[J].物流论坛,2017,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