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

曹于俊

身份证 :14270119751123****

摘要:建筑业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与各种设计要求相关的任务也各不相同,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是根据当今的要求而定的。但是,在实践中,施工人员的能力差别很大,大多数员工幸运的是,不会出现安全问题,而且由于这种现象,也可能导致许多安全问题。此外,我国的相应领域管理相对宽松和不足,再加上建筑业许多企业节约成本,如果安全管理管理不善,安全问题往往会发生。、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预警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不仅对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及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工作的重视程度,履行好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以此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

1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1安全意识淡漠,安全教育普及度低

由于经济性在建筑行业中仍然至关重要,安全问题经常被放在首位,建筑行业的一些领先建筑师有幸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居于首位。安全意识的这种冷漠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基层员工的角度来看,我国建筑业近80%是劳动者、流动性和缺乏安全专业知识。为了降低工程运营成本和人员成本,一些建筑项目设计为忽略职前培训,使一些新员工在不充分了解基本安全规则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并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1.2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各个施工企业都制定了所谓的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的管理责任制度,但在具体地落实中并不是很到位,形式化比较严重。比如,悬挂规章制度标识的位置不够明显,无法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主义。还有的相关责任人,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和逃避责任,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执行中并不是很积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并造成了安全管理上的缺漏,有较大可能出现安全风险。

1.3建筑工程缺乏安全生产费用投入

一些建设单位涉及成本降低、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投资于安全文明的成本、避免人工成本、避免现场漏洞风险调整。为了降低成本,租赁或采购过时的机器,如果不定期检查、维护和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可能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4安全施工技术普及不足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资质及技术水平方面存在不足,使得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安全施工技术的不够普及,一些容易操作、安全性能高、风险较小的高级技术设备没有得到运用。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有限,缺少足够的资金购买这类专业设备;另一方面,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对于这类高端设备的使用不够熟练,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通过安全管理能够对施工安全事故实现有效控制。首先,在施工的安全管理期间,通过对相关人员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就能够促进其安全和规范地投入工作中,确保自身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其次,对相关人员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监管,这样就能够对施工安全隐患及时和有效发现,并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隐患的排除,从而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满足要求;最后,安全施工也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若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建筑质量的不达标,还可能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这对企业来说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企业的声誉以及形象就会造成损害,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控制,还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3建筑安全预警管理要点

3.1施工设备监测

机械设备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降低了施工活动的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第一,机器维护不及时,可能导致运行不稳定,预警管理应建立设备检测系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二、通过预警管理及时发现故障设备并有效地加以纠正。第三,旧设备太旧,能耗更高。因此,必须及时更换新设备,以提高建筑生产力。第四,故障资产的维修是通过预警管理、减少故障率和确保资产安全运行进行的。第五,施工安全措施是安全设施的基本安全措施,预警管理必须严格控制安全设施的质量,确保其得到妥善保护。

3.2建立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构建一个完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为了能够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对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健全,不断强化监督和管理的力度,让其所具有的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另外,认真地对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坚决予以贯彻同样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在施工的时候,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到位,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取缔或者打击。第二,对于建筑企业自身来说,同样需要培养自身的管理队伍,对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才能够从源头上让危险和隐患最大限度地化解。

3.3对安全预警管理机制加以完善

预警分析是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几个部分:监测。二是鉴别。三是诊断。实时监控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以便更好地了解施工情况。发现只是对发现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可能的结果和范围进行相应的评估。通常使用以下检测方法:一种用于专家。二:核对清单;三是方案分析。该方法以专家计算为论据,借鉴预警管理专家知识的经验,对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然后界定风险评估。然后将专家意见和相关数据科学汇编,以便统一识别风险。诊断实际上是对安全风险的深入分析,对风险的起源进行研究,以便提供相应的观点。第一,BIM技术与警示管理一致。该公司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使用BIM系统创建匹配所有肢体的三维模型,并根据所获得的数据确定针对安全风险的目标监控对象。此外,应在BIM系统的基础上制定以下机制:第一: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二、处理机制。第二,永久排除工作的风险增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检测到安全风险后对其原因、潜在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风险注入萌芽状态。

结束语

对于预警管理,提高工程安全管理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有关单位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预警管理技术纳入建筑保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当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建筑施工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加快我国的建设。

考文献

[1]吴少平.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206.

[2]王锋.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07.

[3]邸超,赵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26.

[4]董魁.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居舍,2019(26):4.

[5]李新波,李善宝,郭锐.建筑安全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及评价管理[J].居舍,2019(2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