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关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探究

黄秀富 1 李传祥 1 李菁 2

1. 费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临沂 273400 2.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临沂 273400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畜牧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传统畜牧业正不断向现代畜牧业升级,中央的政府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主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展开论述,旨在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这当然也包括着畜牧业。

关键词:传统畜牧业;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产业的两大支柱,它是国家重要的基本经济来源之一。传统的畜牧业是以饲养家畜以获取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为主,其转型升级不仅促进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增产,农民增收,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就中国现状分析,各养殖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大多是买卖关系,也就是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及风险共担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两者之间是独立的,这是畜牧业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低的根本,同时它还是畜牧业运行不够规范、养殖户自我服务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大浪潮不断的涌起,人们对畜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这就使得传统畜牧业面临着巨大的行业挑战,因此要使传统畜牧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技术发展,延长产业链,不断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可持续的、绿色的发展的方针,向着现代畜牧业的方向大步前进。

1  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挑战

1.1 传统畜牧业供不应求

虽然国家在畜牧业方向上每年都有拨款,但是传统发展畜牧业的人却还是资金不足。国家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拨款不够,再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们对畜牧产品的数量要求上在不断地增加,传统畜牧业的畜牧产品的质量不高,传统的靠国家扶贫资金和社会群体捐助资金发展畜牧业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了,资金不足,畜牧业就不能大规模化扩展,只能停留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上,集约化程度低,那么畜牧业产量就不会增加多少,另外,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技术不够发展,也会使传 统畜牧产量减少,在市场的高需求的影响下,这就形成了畜牧业供不应求的恶性循环了。

1.2 传统发展畜禽易受传染

传统的畜牧业大多是小规模饲养,一家一户,集约化程度低,这就不利于畜牧业进行统一杀毒和接种疫苗。另外由于小规模化生产,饲养和管理动物的经费不集中,无法进行更多更高级的疫病防御检测和治疗试验,疫病防御检测和治愈的技术不够发达,不能够很迅速地检测出传染病,致使大量的牲畜被传染,畜牧业遭到大量损失,据统计,像这样每年由于传染疾病而造成的畜牧业的损失多达几百个亿,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还有近些年随着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小家小户为了减少畜禽生病死亡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使得很多不安全的畜牧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3现代畜牧业的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现代畜牧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资源科学、环境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但是对于这些学科组合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对现代畜牧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去系统地、综合地探究。

1.4 我国传统畜牧业受国际市场冲击

我国传统畜牧业技术不发达,受各种因素影响产值偏低,产品质量不优良,产业结构太单一,还只停留在初级的生产和消费上,而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像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本身的自然条件就很适合发展畜牧业,技术又发达,培育出很多优良的品种,而且他们还将简单的畜牧产品进行加工改造,生产出高品质的畜牧产品,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创造出受欢迎的创新型的特色产品,以吸引消费者,抢占国际市场。而我国受到这些发达国家的冲击,国际市场占有比率偏低,畜牧产品一直处在低端,无法迈向国际市场。

2  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措施

2.1 延长产业链并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畜牧业在国际上交流发展,提高我国畜牧业在国际畜牧业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差距。开拓海外市场,实行优质优价销售。促进收购、加工、贮藏、运输等一体化发展。另外做 好畜牧业发展规划,优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养殖,打造地方特色名牌产品,促进畜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提高科技实力。创新畜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安全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2.2 加强市场监测以便合理规划牧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市场的监测就需要加强,市场的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是畜牧业转型发展的契机,对市场进行监测,有利于了解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畜牧产品的要求,而且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畜牧业供不应求的突出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就单个养殖户而言,他们的力量是薄弱的,可以加强畜牧业的集约化,大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发展,有利于提高畜牧业发展效率,增加畜牧业的产量并提高畜牧业产 品的质量,减少畜禽疾病发生率。但是一个地方的植被是有限的,如果不合理安排载畜量,发展畜牧业,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不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了。

2.3 发展技术以预防疾病

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畜牧业大多是分散饲养、畜禽混养,这种现象大量存在,当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时候,管理员就很难防止交叉性的传染,在不能控制病疫的情况下,这些病疫会不断的扩散,最终影响的会是所有的畜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不利于农牧民效益的增收,也不利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少抗生素等化学药品的使用,生产出放心安全的优质畜牧产品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要求,这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畜牧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畜牧产品安全检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获得安全健康的优质畜牧产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化学药品的污染,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另外,提高技术的发展,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积极培育出体质好、抵抗力强的优良品种,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3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畜牧业要想顺应现代经济市场的要求,就必须要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特色养殖,打造名牌产品,发展技术并且预防疾病,还要做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合理地开发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此外还要提高我国畜牧业在国际畜牧业市场上的地位,增加我国畜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真正的实现我国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型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彭玲萍.畜牧业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9,49(9):20-21.

[2] 董育苗,孙璐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畜牧技术提升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5,34(10):192.

[3]侯向阳.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