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检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性关键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如何通过检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性关键探索

高鑫 张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当今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食品作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其安全质量尤为重要,要想把关食品安全,就必须加强食品检测。基于此,本文对如何通过检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性关键进行深入探索,以期实现食品安全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检验检测;食品安全性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建设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安全稳定的内在需求。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食品安全检测是重要环节,能够从安全技术层面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管控。但食品检测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工作,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1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1.1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强化食品安全管控工作建设,要注重食品安全检测的落实。食品安全涉及面广,且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通过系统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够对食品成分、药品残留等进行有效检测,确保食品流入市场前的安全,这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为促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注重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推进,为食品安全管理、民生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

1.2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

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开展,需要检测技术的有力支持,这是实现食品安全管理技术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通过食品安全检测,能够从技术层面,保障食品安全,发挥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食品检测的有效开展,能够从技术安全方面,通过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

2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现状

2.1食品安全知识匮乏,法律意识薄弱

从大数据统计看来,大家广泛欠缺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因此常常有些人由于误吞有害食材或另外应用相冲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产生。现如今微生物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但很多人都不清楚微生物的存在,不清楚食材腐烂变质产生的危害。像这样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极其欠缺的现况,对我们自己和身旁的亲人都产生巨大的风险。

2.2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依据具体情况剖析,在我国的食品安全难题一直是困惑我国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目前微生物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很多可以导致大家得病乃至身亡的微生物无法获得优良的操纵,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运送,再到消费的全过程之中,如果不确保安全管理方法和卫生制度,就很有可能出现微生物繁育造成的中毒状况。

3提高食品安全性检验检测的关键方式

3.1检测机构建设

在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机构建设工作,在保证布局合理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就目前来说,省级食品监督检验所是检测检验的重要场所,在技术力量、设备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但对于该部们来说,其承担着全省的食品检测任务,因此在任务方面存在过于繁重的情况,每批样品具有较长的检验周期,也具有较高的检测成本。对于该情况,需要在充分发挥现有检验检测机构作用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强化检测设备技术应用,切实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水平,集中食品检测职能,更好的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监管。其次,在县级建立流动食品检验站与食品检验机构,根据规模对食品企业进行分组监督管理。对于具有良好信誉、较大规模的企业来说,其在产品质量监管、生产管理方面都比较规范,在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能够有效的控制卫生质量,其的质量监管方式主要是企业自测,同时由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进行辅助检验。中小食品企业在规模、产品加工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其检验检测能力、监督管理能力有限,这部分企业生产的食品的质量安全隐患相对较大。对此,需要强化对其的监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测企业产品生产情况,在获得结果后,及时进行信息公布,帮助消费者鉴别健康食品。

3.2检测能力建设

对于食品安全这项工作来说,食品生产企业是第一负责人,要想对食品质量安全作出保证,即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具有好的检验检测能力。为了使更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参与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中,各地区可以充分联系实际,对具有较大影响面、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做好资金支持,充分利用专业检测机构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做好技术的消化吸收、引进与创新。对于企业质量检测中心的检验设备仪器、检测仪器、检验设施与生产过程动态检测设备做好更新改造工作,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企业质量数据采集系统,以此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水平。同时,食品质量情况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在该情况下,要想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需要做好质量关键点控制系统、规范操作流程的建立与应用。实施质量关键点控制系统能够规范生产操作环节,积极找出实际生产当中的薄弱环节,在关键点位置控制食品质量,避免在实际生产中的化学、物理、微生物等因素对食品质量产生影响。

3.3健全食品安全质检法律法规

我国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导致在我国食品安全难题比较严重的关键缘故之一,因而相关的食品安全检验单位,应融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具体的食品安全现况,开展剖析,再制定具备目的性的有效且符合实际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可以合理地对相关的食品安全质量管控人员的个人行为作出管束,进而可以使我国食品管控工作顺利开展,切实维护我国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安心。

3.4完善检测管理制度,规范检测操作

(1)要建立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以制度为载体,实现对检测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如,在实验室管理中,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操作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2)细化检测管理内容,对样品采集、存储及检测等环节,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确保各环节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3)强化对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控制,特别是对于温度、湿度等的有效控制,以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从制度管理建设出发,通过规范检测操作等措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挥食品检测的重要作用。

3.5强化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检测水平

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检测水平。为此,在食品检测中,要强化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在检测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提高检验操作质量;做好定期培训等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岗位发展需求;强化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控制中,做好影响因素的预防及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保障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食品检测质量控制中,可从技术人员管理及队伍建设出发,切实提高食品检测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难题对我国的平稳发展具有比较严重的危害,而且对大家的生命健康产生较严重的威胁。因而,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当提升对食品的监管,确定食品安全的现况,并对于这种难题制定合理的对策,使食品的质量安全得以提升,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 丹,刘 朋.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与改善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19,230(3):113.

[2]庞磊,胡颖.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展望[J].食品安全导刊,2019(12):32-33.

[3]王志远.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展望[J].食品安全导刊,202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