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做好“分批入队”工作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浅析新时期做好“分批入队”工作的策略

孙伟友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实验小学(安徽 池州) 247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分批入队”工作符合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分批入队”的模式是一种先教育后组织的模式,旨在充分地提升每一个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一模式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大队辅导员应该积极地探索在新时期做好“分批入队”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分批入队;新时期;公平公正;规范性

“分批入队”工作能够激发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在培养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种分批入队模式会激发学生自身拼搏竞争的意识,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努力朝着目标方向奋进。大队辅导员在认真践行“分批入队”的工作时,要兼顾对已入队学生和未入队学生的重视,以充分地凸显“分批入队”工作的价值。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新时期做好“分批入队”工作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提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

  1. 完善入队前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新时期践行“分批入队”工作时,大队辅导员首先要加强入队前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入队的意义和光荣感,将少先队的基础知识以及“分批入队”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传达给每一位学生,确保学生、教师以及家长能够知晓入队的条件和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大队辅导员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宣传途径,通过开展队前教育的方式,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简化宣传教育的内容,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少先队的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地提升小学生竞争入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例如大队辅导员在进行入队前的宣传教育工作时,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公告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通过组织开展队前教育活动、观看少先队入队仪式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少先队的认识。在编写公告栏和黑板报的内容时,大队辅导员可以将1949年10月13日是少先队的建队日,勇敢、活泼、团结的少先队作风,“分批入队”工作的对象是6周岁至14周岁的全体少年儿童,首批入队队员人数不超过班级总体学生人数的30%等内容写入公告栏和黑板报。在组织少先队教育活动时,大队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少先队知识竞赛,将少先队的发展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礼仪等内容作为知识竞赛的题目,以此来丰富入队前宣传教育的内容。

  1. 保证“分批入队”工作的公平公正

“分批入队”工作的重点在于工作过程的公平公正性,大队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公平公正的入队细则,保证整个评选工作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大队辅导员应当完善评选方式,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情况作为评选的重要参考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完善评选的参考内容,自觉地接受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以此来确保入队学生是真正符合标准的,坚决杜绝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在新时期顺利地开展“分批入队”工作。

例如大队辅导员在进行分批入队的评选工作时,可以召开少先队员代表会、家长会、教师讨论会,在会中和大家一同讨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让每一个申请入队的学生写一份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书面报告。在各项讨论会中,大队辅导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演讲,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自我评价以及互相评价等内容进行展示,然后一并将评选结果、参考标准、学生的入选理由等内容公布到公告栏里。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当竞争的意识。

  1. 重视入队仪式的规范性

入队仪式是小学生正式成为少先队员的第一步,是少先队组织最基础、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因此,大队辅导员应当规范入队仪式,严格落实入队仪式的相关要求,保证入队仪式的纪律性,将我国的国旗、少先队队旗、国歌以及少先队队歌等内容体现在入队仪式中,省略掉繁华无实的内容。通过规范仪式,大队辅导员能够加强新入队学生对少先队的重视程度,规范其行为,增强其团队意识,使学生明白从入队仪式开始他们的行为就不再只是代表其一个人,而是代表整个少先队,从而加强少先队员的自我管控能力。

例如大队辅导员在进行入队仪式的准备工作时,可以将入队仪式的举行时间设定在10月13日,将入队仪式的举行地点设置在校园内的国旗下、烈士陵园、英雄塑像下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场地中,将入队仪式的环节分为介绍领导和来宾、奏国歌升国旗、请出中国少先队队旗、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少先队代表发言、宣读新队员名单、由少先队委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带领新队员进行宣誓、新队员代表进行发言、大队辅导员发言、学校校长讲话、退旗等环节。在正式举行入队仪式之前,大队辅导员要提前组织进行彩排,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以此来保证入队仪式的规范性。

  1. 加强对未入队学生的引导教育

小学生往往都具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和竞争意识,当竞争失败之后,学生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出现情绪失落的现象。因此,大队辅导员要及时地做好未入队学生的疏通和引导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直面现实,将竞争失败的压力转化为继续学习和争取的动力。大队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未入队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提升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保持学生对入队的积极性。

例如大队辅导员在组织未入队学生的座谈会时,可以邀请优秀的大队辅导员亲自讲述我国少先队的发展历程,分享一些真实的少先队故事,帮助解决未入队学生遇到的难题。同时大队辅导员可以邀请未入队学生的家长参与家长座谈会,建立一个家校合作的交流平台,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表扬。我们需要带领未入队的学生适当地参与和少先队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护送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未入队的学生继续保持竞争入队的积极性,增强竞争入队的能力,尽快地打消因竞争失败而产生的失落感。

总而言之,“分批入队”工作符合中国少先队深化改革的方向,有利于解决入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宣扬我国的优秀革命精神,促使小学生确立良好的精神品质。大队辅导员应当认真地践行“分批入队”的工作,探索创新高效工作的策略,展现“分批入队”工作的优势,提升小学生学习、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飞.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素质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4).

2.代婧.少先队工作创新教育主题实践探析[J].华夏教师.2017,(05).

3.陈东慧,王冬冬.过渡礼仪视阔下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