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

卢江乐

身份证号码 : 41112119880307 ****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较为重要的一大环节就是建设工程材料与设备在投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中的材料费用支出较多,需要科学正确的将材料价格进行分析,避免风险。造价人员要对实际情况给予尊重,在询价的过程中认真负责,招标的代理人员要明确招标文件中的约定。此外,工程材料设备的价格对工程总造价存在一定影响,尤其是较特殊的新型材料,但管理机构并没有发布相关信息,需要对价格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对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材料设备;招投标;造价控制

引言::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不断推进,招投标活动中的重点在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在管理改革下不断完善与规范化,对建设工程双方的计价与市场秩序的安定提供了有利帮助。本文在分析建设工程材料与设备造价控制必要性的基础上,找出材料设备价格存在的问题及询价方式的差异,尝试通过合同中招标文件约定的不同方式来控制设备材料造价。

1建设工程材料与设备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1.1材料设备的价格对工程造价有巨大影响

材料设备的价格与材料、设备费用的多少存在直接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材料费用是工程中支出最多的项目,占据整体的70%。在金属的结构中比重更大,设备的费用在安装工程与电气自控工程中的造价中占据80%左右,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前提就是精确的确定材料与设备的价格。

1.2材料与设备是定额构成中较灵活的因素

人工、机械、机械费用是构成建安工程费用的主要因素。其中,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定的是机械费与人工费,然后进行计取与调整,其变动的可能性较低。而工程造价中比较灵活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材料费,尤其是存在差价的材料与尚未定价的材料与设备。即便定额计算再精准,也有可能造成造价的失真,进而对控制工程造价带来不利影响。可见,控制好材料与设备的价格有着重要意义。

2材料设备价格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管理未普及

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来说,其触及到的材料与设备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规格与型号范围广,多样性的价格使设备与材料的价格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主管部门如果缺乏信息管理的普及与引导,会影响其掌握材料与设备价格的精准度,不能全面的掌握,导致难度增加。

2.2价格不易控制

当前,新材料与设备的价格不易受到控制,二者由于功能较强,质量上乘,在工程中被普遍应用。尤其是新型的装饰材料,其材质与生产工序的了解不全面,不能与其他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导致无法精准的掌握其价格。

2.3虚报价格

个别施工单位的发票是虚假的,将价格谎报,更有甚者通过将发票修改的手段来谋取不合规的利润。有一些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沆瀣一气,达成“共识”。使造价人员在开展询价时,不能得知最真实的材料价格。

2.4使用劣质材料

一些施工项目使用的材料比较劣质,将必要的优质材料用一般的材料替换掉,而在结款时,依旧按照优质材料的价格计价,这也是价格管理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施工单位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希望抬高价格。造价管理人员更要高效的完成自身的工作职责,要合理的公正的控制市场的价格。此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要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

3材料与设备造价控制中的询价方式比较

3.1电话问询

近几年材料与设备价格的波动较大,为了更加直观清晰的缺点其价格,对一些没有发布的信息只能进行问询而得知,当前询价的方式中,电话问询比较常见,先了解厂家的电话信息,以购买者身份进行问询,其优点在于节省时间,过程简单、快捷、成本低。缺点是得出的结果不精准,没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3.2网络问询

网络问询是通过阿里巴巴与淘宝等购物网站进行查找,咨询。网络咨询的操作流程与电话问询是基本相同的,网络问询的优点就是可以将得知的信息打印出,作为审计的参考资料。但也有着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信息虚假的缺点。

3.3实地问询

实地询价是在附近相关区域进行面对面咨询,优点是搜集的信息比较全面,准确。缺点是可以咨询的范围小,耗时耗力,成本高。还有一种方式是借助施工方找到厂家进行询价,优点是信息全面,节省寻找的时间,但也有着价格不准确的缺点。

3.4向其他的单位询价

可以向业内的其他单位或者比较了解的单位进行咨询,利用其对市场比较熟悉的优势,得知相关的价格信息。优点是价格信息比较真实,准确。缺点是信息的依据不够充分。这些询价的方法在实际的应用时,要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材料、设备的情况进行运用,尽量保证效果的最佳性。

4造价控制中的合同招标文件约定方式

价格上涨控制的约定主要分为:材料价格不完全调整、按实调整与限制调整。

4.1材料价格不完全调整

材料价格的不完全调整是指在施工期间,材料设备不因市场价格影响而进行调整,一切按照投标报价时的综合材料价格执行。实际上这种方式是将风险交由承包商进行承担,因此,承包商的投标报价需要一定要求,要对价格与信息的变化和风险性进行全面的掌握。即便此种方式的风险由承包商承担,但如果某种材料在市场的价格突然增加,也会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展。

4.2材料价格按实调整

按实调整就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实时变动而作出调整,这种方法的表象是符合实际要求的,但实际上,价格风险由承包商转为业主承担,承包商不再分担风险。这种方法与风险分担的管理原则不符合,不能提高承包商的风险意识,与国家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思想背道而驰,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不提倡的一个方法。

4.3材料价格限制调整

限制调整是指,当材料价格出现变动时,例如,价格超过了10%-15%左右,则对超出的10%-15%进行调整,超出的部分就是调整的限制区域。限制调整的办法属于风险分担的一种方法,超过材料的报价,由承包商进行承担,超过限制因素,由业主进行承担。这种限制管理风险的方法,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要以自己真实的实力与管理水平,通过竞争才能将项目接揽过来,符合市场优胜劣汰的情况,也将市场材料、设备价格的变化对工程造价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充分反映出来。这种对材料价格具有一定限制的调整方法,应当是在事前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此外,要对合同约定充分了解,并加强合同管理,承包商在投标时要谨慎的报价,并且对施工中的后备材料与制定材料的预购措施有着充分的考虑。使业主能够得到合理的价格,避免投资的失控情况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承包商与业主对材料价格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是一致的,就是要在事前对材料价格风险进行分析并控制,提高备询价的准确可靠性,对运用手段合理选择。在确保准确后,利用文件合同中的约定分担风险与不良后果,确保其真实可靠性,进而最好的控制设备材料造价。

参考文献

[1]王秋敏,张逸康,曹越凡.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9,(26):95-96.

[2]李瑞修.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