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1+N”模式的“党建 +”工程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基于“ 1+N”模式的“党建 +”工程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蔡伟 张娟 张嘉瑜

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 重庆 400700

摘要: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创新党建工作实践,通过在“党建+”工程中植入“1+N”模式,构建了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的区域网格化党建工作格局,使党建全面融入中心工作,为“党建+”工程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提供了组织保障,构建了全区域统筹、全方位联动、全业务融合的区域网格化党建大格局,取得了实效。

关键字:1+N 党建+ 三级联动

明确工作思路,吹响党建引领集结号

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照国网公司“旗帜领航·三年登高”计划创先争优年重点工作,公司深入推进“党建+”工程,在“融入”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积极探索、传承创新,开展党建“1+N”建设布局定调融入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公司改革发展。

构建以一个带多个的“1+N”组织模式,是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工作紧密结合,助推新形势下国企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1+N”模式将党建和业务、党员和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使每一个参与“党建+”工程的组织或个人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由被动参与者变为主动作为者,实现了公司党建工作由“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吹响了党建引领发展、党员服务群众的集结号。

构建“1+N”模式,实施党建项目化工程

公司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以构建区域网格化党建工作格局为目标,发挥党委、党支部、党员在“党建+”工程中的主体主责作用,以党建引领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以“1+N”模式实施“党建+”工程的内涵:以党委、党支部、党员为主体,创新实践“1个党委”+“N个支部”的组织联动模式,“1个党支部”+“N个党支部”的结对共建模式,“1个党员”+“N个党员群众”的互帮互带模式(见图1),健全上下联动、内外互补的组织领导体系。在此模式下,通过渗透实施“党建+安全”“党建+服务”“党建+泛在电力物联网”等项目化工程,实现了党建与业务融合式递进提升。

三大层级支撑,全面覆盖“党建+”项目

基于“1+N”模式实施“党建+”工程,是以“1+N”为载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工作内容,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一是“1个党委”+“N个支部”的组织联动模式。问题导向,全面部署。公司积极开展“党建+”工程行动,通过与基层干部和员工代表面对面交流、座谈研讨,认真查摆问题、分析原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出台“1+N”模式的“党建+”工程实施方案,全面部署该项工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公司党委委员根据分管、协管工作等情况,结合党建工作联系点,做到支部全覆盖。同时,召开党建工作月度例会暨“党建+”工程推进会,定期沟通反馈每月“党建+”工程的开展情况、推进过程中的难题、下月计划等。分析评估,聚焦实效。在各支部的“一支部一特色”党建项目立项后,党委对党建项目实施“四定”管理,即定责任支部与协同支部、定职责范围、定关键节点、定进度指标,确保每个党支部的项目目标明确、措施有效、节点清楚、落实有效,将管理的“四定”的考评结果纳入公司党建绩效考评。

二是“1个党支部”+“N个党支部”的结对共建模式。围绕中心,立项申报。本着“重点工作就是项目,关键指标就是项目”的原则,坚持把重点工作作为党建项目发挥作用的突破点,聚焦“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等内容的重点项目,着力改善管党治党不严、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入不够等问题,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结对共建,互带互动。公司各党支部围绕“党建+”工程,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结对系统外单位、重庆公司等多种类型。通过“共促支部建设、共促学习研究、共促作风转变、共促中心工作”四个共促原则,改进组织生活、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形成互带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区域网格化党建工作新格局。过程管控,落地实施。

三是“1个党员骨干”+“N个党员群众”的互帮互带模式。细分责任,明确目标。党员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和特征,认领本党员责任区责任,分解党建项目的分项工作,签署党员责任区清单,明确规定党员责任区的责任范围,建立“分区包干,责任到人”的党员责任区管理体系。认真履职尽责,自觉接受监督,以一个党员骨干为主体,团结带领身边的党员群众在“党建+”工程中当先锋、作表率。积分激励,保证质量。按照“三项制度”改革要求,结合支部实际,制订了《党支部党员积分考评管理办法》,结合党员责任区开展情况,通过党员自评、支部评分、公开公示、建立台帐的党员积分管理流程,实现让支部党员“看得到差距、找得到动力”的目的,提升干事热情,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树立典型。公司注重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开展党支部支委培训,提高支委的党建工作能力。通过系统性的红岩品牌的建设,涌现了一批“红岩电管家”、“红岩电先锋”、“红岩指挥官”等由党员领头的先进典型,激发了全体党员在公司急难险重、创新攻坚任务中发挥作用。

实干追求实效,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1+N”组织联动模式让公司党委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公司党委围绕上级决策部署,围绕N个支部实际“量身”推进“党建+”工程,使“党建+”在加什么、怎么加形成整体联动、一盘棋格局。公司围绕提升电网、人身、设备、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部署实施“党建+安全”工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指数提升等重点任务,部署实施“党建+服务”工程;围绕推进“三型两网”建设,部署实施“党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均取得了点上突破、面上提升。2019年,公司党委获评“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国网公司“红旗党委”称号。2020年初,面对疫情,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不仅做好营业网点持续营业及防疫工作,还严格落实上级各项电价调整措施,逐户清理存量报装客户复工需求,确保了辖区客户抗疫期间无忧用电。

二是“1+N”结对共建模式让基层党组织发挥了专业攻坚优势。公司党委广泛推行内外支部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目标同向、任务共担。输电党支部通过与N个村社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同解决输电线路走廊群防群治难题。机关党支部通过与N个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同解决线损治理难题,实现台区线损异常准确定位。调控党支部通过与N个客户党支部结对共建,针对电压暂降防治开展技术攻关,有效提高了敏感客户抵御电压暂降能力。

三是“1+N”互帮互带模式让党员群众凝聚了强大组织合力。将“党建+”工程细化落到到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中,以一个党员骨干为主体,开展“红岩铸魂·三亮三跟”党员帮带活动。以“我是党员,跟我学、跟我讲、跟我干”为号召,凝聚了一批战斗在为民服务一线的“红岩卫士”。在偏远村社支部建立“红岩哨所”,服务用电“最后一公里”;在各低压服务台区,组建“红岩电管家”,及时响应群众需求;在各抢险保电现场,成立“红岩电先锋”,提供高效优质保电服务;在电力调度一线,成立“红岩指挥官”,保障电力有序供应;在办公场所设立“红岩直播台”,宣传党员骨干先进事迹。公司党员中先后涌现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参考文献:

【1】袁华、吴新星.“1+N”让党建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J].资源导刊.2019(7):26-27.

【2】赵文艳、欧阳明杰,党建“1+N”引领服务向前延伸“1公里”[J].广西电业.2018(9):70-71

【3】运用“1+N联动模式”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J].上海企业.2019(9):58-59

5f8412a0b71d7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