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网格的微服务架构服务治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基于服务网格的微服务架构服务治理探讨

宋鸽

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软件分公司 163453

摘要:当前,互联网的敏捷程度不断提升,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微服务细粒度服务拆分形式及去中心化构架的设计形式更适应当前社会背景,但是基于服务网络的微服务架构服务治理中,缺少连通不同通讯协议建议服务与不同技术框架之间的能力,存在服务高耦合和服务治理问题,本文就微服务构架服务展开研究,分析如何在软件应用过程中建立明确的网状图,以将微服务的构建网状图进行优化解析,实现服务架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服务网格;微服务;构架;服务治理

所谓微服务构架系统,指的是依靠多种小型服务作为基础,进行服务网格的拼接,以实现网络上的信息相互传输,小型服务必须在多种情况下生存,具有自身特殊的开拓期限。当前,在进行微服务架构探索中,存在信息传递失误和频率错乱灯光等问题,无法全面性的对服务品质进行注释,直接导致实验操作无法在准确和无延时情况下开展。在对微服务架构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实施方案精准度不足的情况,网状图的应用,并不能对微服务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全面化的评估,在系统研究过程中未能综合考量系统差异性,直接对后期结果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改正,以不断对错误进行完善,为服务网络微服务架构服务治理奠定良好的实验环境[1]

  1. 微服务的组成及架构设计系统

微服务属于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由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共同组成,微服务属于一种架构风格,在应用过程中,可开展单个项目的研究分析。微服务可以对一项工作进行独立完成,取得最佳的项目任务完成效果。根据工作人员的系统化、全面化操控,不同项目的完成均属于单个事件的完成。若是将微服务架构比作一个沙漠之中的金字塔。那么微服务则是组成金字塔的一块石头,依据微服务可以构成壮观的金字塔,形成比微服务更大的项目。简单分析,微服务架构指的是依据庞大系统进行众多单个小系统的划分,明确不同小系统的分工,对其微服务能力进行把控,自行进行合作,以组合完成巨大的服务项目[2]

当前,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软件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升,传统软件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不断促进项目应用可用性的提升,微服务架构属于优秀标本的一种。当前,网络迅猛发展,软件开发中最常用的系统就是微服务架构系统,微服务架构的应用,价值显著,属于性价比最优质的软件,可延伸软件的开发与研究,优化软件的维护。软件系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对微服务架构组成进行分析,依照自身想法和规定程序,进行软件的完整所涉及微服务架构的组成,可以对其内部细小程序功能进行了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微小的程序均具备其复杂的服务职能,在最终软件的设计后,必须对其功能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利用其服务职能。在以往的程序开发过程中,大部分程序员工作内容相同,其大都是对统一程序进行管理,即使发生错误,也并不能明确具体的责任,更不会主动对程序中的错误进行修改。一些软件中的各个程序均代表着微服务,这些微服务依照自身程序进行任务管理,服务开发人员受众无法掌握自治权[3]。微服务架构程序大都由各个细小的服务程序拼装而成,由众多的小型服务器可拼装成微服务系统,这些程序的功能各不相同,可以彰显程序的多样化服务。在系统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开展信息交换,以依据用户需求的不同进行服务内容的实质性改变,程序员仅需要将服务程序进行部署即可完成服务操作,软件开发人员可对其中内容进行随意性的研究和更改,以此可以开发更好的计算机语言,并通过电脑进行识别。且微服务架构的应用,可以从软件开发人员工作实际情况出发,提升电脑操作的简单化程度。由于部分新技术属于有限技术,必须采用先进框架进行管理,这无疑会对技术产生较大的破坏效果,而此时应用微服务去干预,可发挥微服务单个效用较强的作用,促进可操作性的增强。在错误发生情况下,必须保障软件系统可以继续应用,异常状况可导致系统功能的丢失,依据微服务可以确保用户在剩余情况下进行功能的应用,最大程度降低用户的损失,减少用户应用系统风险,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微服务自动化服务应用优势显著,可以更好的帮助开发人员对相关难题进行解决。

  1. 基于服务网格的微服务架构服务治理

服务治理内容主要包括负载均衡和服务注册发现等,服务注册发现属于最基础的服务治理能力,而服务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高性能的微服务系统和负载均衡的性能。服务注册中心可以实现服务注册和探寻依赖服务,必须进行可靠、简单和轻量的注册中心和客户端的选择。所以服务治理中应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 维护成本

在进行微服务架构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所消耗的时间也是非常巨大的,属于微服务架构技术开发总时间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四,需要相当昂贵的维修成本,甚至维护成本要远远高于构建的成本。当前,世界网络日益发展,网络信息高度发达,微服务系统的应用优势日益凸显,用户在对微服务系统进行应用过程中,若是出现意外更改情况,依然可以保障微服务架构的正常运行。由于微服务构架设计过程中,已经对单个运行服务形式进行了改善,能够保障每个微服务系统的自主性和周期性运行,可对外界需求进行尽可能的满足,以此产生对应的服务

[4]。当前,微服务架构软件属于时代发展的主要潮流,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必须以安全性极高的系统进行干预,才可以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微服务软件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在进行微服务架构的过程中,必须保障其中一个服务系统功能丧失情况下,其他服务系统功能依然可以正常开展,不会对其他的服务软件产生影响,以此确保用户体验的满意程度。

  1. 解析系统服务风险

对微服务架构系统风险进行评估的方式属于系统架构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依靠系统服务风险分析方式,可以在软件开发项目中进行自我分析,对程序开发者可应用的优质方案进行判断,但是,这必须对微服务架构的功能与构造进行详细化的了解,由于风险监测过程中,系统的应用并不属于检测范围,智能以服务代替服务的方式对方案进行恢复。

  1. 结束语

基于服务网格的微服务构架可依靠服务配置文件进行操作,其与服务相关配置文件及服务作者自行编程开展,可对网络请求进行监控,对服务数据包进行捕获,获取服务间的依赖关系,完成上述操作内容以后,需要对微服务系统中的关系进行检查,完善软件缺陷,满足用户需求,保障系统应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构建安全的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张蓉. 用友云服务治理平台助力企业微服务架构落地[J]. 计算机与网络, 2018, 44(18):74-75.

[2]刘罡.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汽车经销商管理系统[J]. 计算机应用, 2018, 38(S2):248-254.

[3]何继新, 贾慧. "精微服务—协同治理—精益管理"新型关系与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新探索[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No.225(03):99-106.

[4]吴磊, 湛健, 宋丽华. 微服务架构在智能家居网关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9, 029(011):200-205.

作者简介:宋鸽,出生年月:1987年3月3日,性别:男,籍贯: 辽宁省义县,

专业方向:微服务与高并发,分布式微服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