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难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2

广西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难点分析

覃新宇

南宁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国内天然气产量增加、进口天然气规模扩大以及管网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天然气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天然气利用领域不断拓展,深入到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化工等各方面。稳定供气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但是,由于城市燃气用气不均衡及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用气大幅攀升,部分城市用气季节性峰谷差巨大,加之目前储气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调峰能力不足,冬季供气紧张局面时有发生。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储气设施建设的有关指导意见,为储气设施建设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基于此,本文以广西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全面总结其在天然气储气设施方面存在的建设难点,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广西;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难点

前言:目前,我国进一步开展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和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天然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广西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大力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提高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的能力,按照相关建设要求,分层次推进储气设施能力建设,明确上游供气企业、政府、城镇燃气企业按照要求严格落实相关建设任务,加快补足储气能力短板,为全区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奠定基础,促进广西天然气行业的持续性的发展。

  1. 广西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难点

近年来,广西天然气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燃气普及率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广西天然气利用水平[1]。同时,广西开展的“气化广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2019年广西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统计,广西城镇燃气企业储气能力达到约820万方米,但仍与国家对堆放储气能力的要求存在差异。

  1. 储气设施建设时间紧、任务重

结合“气化广西”的初步成果,以及根据《广西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9-2025年)分析,截至2025年广西天然气消费量最大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城镇燃气供气量约为31.5亿立方,按照城镇燃气企业不低于年供气量的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需求量的储气能力的要求,至2025年全区储气能力需达到2.44亿立方米,其中政府0.86亿立方米,城镇燃气企业1.58亿立方米。按照全区储气量完成目标,建设任务与实际建设进度无法保持统一,时间非常紧张。

(二)储气设施统筹建设效率有待提高

广西储气设施建设要避免多点开花、建设分散的问题,同时,储气设施投入成本较大,维护的成本较高,即使建设了若得不到较好的运维,将呈现较大的安全风险。现阶段,广西的统筹建设效率还有待提升,未能完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使用的原则,开展储气设施建设。

(三)没有建设完善的储气调峰体系

广西天然气建设发展时间较短,在全区天然气基础设施无法完善发展的情况下,储气设施的配套建设力度呈现明显的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调峰机制体制[2]。受气候因素影响,广西天然气季节性峰谷差不明显,难以通过商业化的方式运营储气设施,调峰效益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气设施建设的困难性,导致储气设施建设始终无法大面积推行。现阶段,全区储气调峰服务的价格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对其引领,不能对储气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直接影响储气设施的发展和完善。

  1. 基于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难点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储气设施建设

为了保证建设目标可以顺利达成,对储气目标进行合理地划分,由自治区全面统筹分析地方政府储气需求;城镇燃气企业在完成储气能力目标时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为了使2025年的目标可以顺利达到,需要通过参股、购买等方式吸引自治区相关企业和城镇燃气企业积极参与储气项目建设。

  1.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在自治区及各市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纳入储气设施建设用地,保证储气设施建设可以拥有广阔的空间,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做好选址工作[3]。部分储气设施需要分批次建设,为了保证建设的合理性,需要做好统筹安排,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支持迁改项目建设用地。如果储气设施项目与《划拨用地目录》相符合,需要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如果与其存在差异,需要以工业用地标准为依据,有偿使用土地。

出台相关金融支持政策,指导通过多元化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自治区重点储气设施建设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保证建设过程中的持续性。

  1. 加快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

结合具体需要,组建广西燃气集团,进一步促进“气化广西”工程建设力度的增强,将天然气管网投资任务落实到实处,使天然气输送瓶颈得到有效的解决,确保“县县通”天然气目标可以顺利实现。

预计在2025年前,联通三条已经完成的干线管网和沿海LNG储备工程。在完成“县县通”工程的基础上,互联互通国家干线管网与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在不同地区形成环绕的管网,多向输送管道,使应急和调峰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1. 建立多层次天然气调峰储备体系

不断加强城镇燃气企业、地方政府与上游气源企业之间的合作,建设沿海LNG接收站,扩大陆上规模,满足下游输配管网、终端气化站等调峰的需要[4]。合资建设的储气设施,其储气能力可按投资比例分解计入相应出资方。

逐步建立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立储气调峰价格体系,以商业化的方式运营储气设施;为储气服务市场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积极鼓励企业对储气设施运营和合作模式加强创新性,使储气库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加快建设能源综合管理中心,建立应急指挥平台,灵活调配储气设施。

  1. 合理协调运营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已经建成的储气设施运营问题进行合理地协调,制定相应的政策。严格执行以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有关要求,做好储气设施与管道的链接工作,利于储气设施与干线管网和地方管网的联通,确保储气设施可以合理储存、输送天然气,提升企业参与储气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结论:广西天然气供应体系可以有效保证天然气供应,满足全区对于天然气的需求。近年来,广西天然气供应量不断增加,为了确保城市燃气的安全供应,需要积极加强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目前,广西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目标,广西政府需要给予最大化的支持,从整体方面合理统筹,确保天然气储气设施顺利建设完成,达到建设目标,保证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任治俊,蒋建文,张英俊,张雯莉.四川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完善策略[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6):111-117.

[2]左玉梅,明纬佳,王晓东,朱玉明.集约高效开展储气设施建设——云南省多气源协同发展的思考[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9,13(05):67-70.

[3]杨国渊,杨蒙.关于浙江省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建设科技,2019(18):99-103+106.

[4]任婷婷.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储气设施发展战略浅析[J].居舍,2019(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