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孙常青、王浩、顾客

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凤台县供电公司,安徽凤台 232100

2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寿县供电公司,安徽寿县232200

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市潘集区供电公司,安徽淮南232082

摘要:目前,电力营销管理在我国的县级供电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营销管理机制与市场不相符以及方法单一等缺陷,并且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营销管理意识不够强烈,造成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与其他私营企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这背景下,县级供电企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本,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体系,变革市场营销的观念,加强企业的电力营销人才培养,最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使企业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中。本文针对目前供电企业建立营销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可以为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1 供电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现状

供电企业作为国有经济部门,存在着一系列国有企业固有的通病,主要表现在部门机制不完善,内部缺乏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由于国家计划式生产型企业的惯性,供电企业的各项费用目前仍然是依据设备资产分割,使得营销费用缺乏来源;供电部门的营销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组织协调管理,营销机构业务面临着重组,资产也亟待整合;同时,供电部门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可以说电力营销管理的落伍,已对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各种配套改革措施没有跟上,经营体制的落后使供电部门缺乏内动力,在市场营销管理上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2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2.1品牌宣传策略

企业品牌是一种文化,也是市场竞争中的资产。供电企业要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使之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树立大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要树立靠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要增强形象意识,牢固树立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品牌的思想。公司开通95598供电服务热线以来,为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更好的桥梁;让客户能够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进行更好和更全面的了解;监督并提出更好的建议;为供电企业树立了更好的企业形象。

2.2开拓市场策略

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这几年,通过农村电网、城区电网改造,以及每年投入资金实施的迎峰度夏工程等,以此完善电网架构建设,并以提供各项供电服务为手段,扩大电力营销市场。清洁、高效、快捷是电能的优势,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各项事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方方面面对能源、特别是电力的需求都很大,应以此作为能源市场的切人口;以市政、商业居民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比例为目标,积极开拓其他可替代能源市场。

2.3优质产品策略

营销人员应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引导用户用电。同时提供技术咨询,介绍安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还应根据用户需求,装设漏电保护器等,以确保人民安全用电。公司多年以来,不定期地采取发放用电基本知识资料、现场举办用电咨询服务、成立服务队免费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为民服务措施,特别是2007优质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品牌,扩宽了电力市场。

2.4富有弹性的价格策略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争取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把用电市场细分为价格刚性市场、价格弹性市场和价格敏感市场。遵循市场细分原则,严格执行峰谷电价,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采取差别定价策略。

2.5营销服务策略

服务营销是21世纪企业竞争的焦点,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因此,在营销服务环节,应当按照服务营销的思想来开展供电优质服务工作。这种必要性表现在:电力行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特殊的公用事业的服务行业,企业承担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服务是本身职责之一,有必要将它做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化,为服务市场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空间;在电力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电力产品的质量差异将逐步缩小,以至不复存在,而电力企业为顾客服务的差异性却是永恒存在的。客户以服务的优劣来选择供电企业,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

3.1体制与制度管理战略

3.1.1转变供电部门的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投资规模的增大,电网供电能力大大提高,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暂时“饱和”,电力生产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2003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等大幅度上升,造成局部地区的“电荒”。这些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树立全新观念,即市场观念、价值规律观念和优质服务观念,强化市场意识,遵循市场规律。这些观念上的转变将使供电部门广大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使其更加主动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3.1.2 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供电部门要改革机构设置,建立全员与全息营销机制。应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整个市场营销,这样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定,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电力营销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同时,还要加强供电部门的内部资金运营监管,加强对基层单位(供电所)的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基层单位应收的现金收入、电费和施工费全部上缴公司,不得私自截留;基层单位的办公费用由公司按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足额拨给;各基层单位上缴的施工费按一定比例返还作为办公经费,在此范围内超出的费用公司不予报销,使其想方设法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公司自2004年建立大营销管理体系以来,实行公司领导、中层干部与基层供电所挂钩,公司本部班组与乡镇供电所挂钩,树立公司全员参与管理和服务的信念,极大地调动了全体职工的营销管理积极性。

3.1.3加强客户沟通,充分重视投诉和建议

供电企业不应害怕和回避客户的投诉和抱怨。相反,要根据客户的建议,不断找出在服务、网络、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加以改进,强化企业内在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排忧解难,尽力使客户获得真正的满意,正确地与客户保持沟通至关重要。

3.1.4 实施战略合作,共同开拓电力大市场

供电企业要积极同包括用电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新型电力产品的生产企业等关联企业(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合作,挖掘现有用电市场潜力,开拓新的用电市场,扩大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上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这对于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来说,既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企业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供电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首先应该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发电量和负荷统计等数据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根据用户的信息和电价以及电量的销售等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李建东.论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思考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9):183-184.

[2]邵大鹏.县级供电企业如何更好开展用电检查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17(19):158.

[3]赵晋.探讨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风险研究[J].中国经贸,2015(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