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1

呵护“心花”

黄春

江苏省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 223900

开学伊始,班级转入一名新生,不知是对我这位“严师”早有耳闻,心有余悸,还是自身的性格木讷。课堂上总贯之以无精打彩的目光,对老师的讲课似乎毫无兴致。私下,我向了解他的同学打听,原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事春节都不回家过年,致使,无人过问的他,打架斗殴,损坏公物,是家常饭。现在,他为何这样?我默默地关注着他……

一月有余,班级几乎相安无事。偶然的一天,教室的一个角落竟出现一个“小黄毛”。该顽童并不长的头发却染了色,显然在标新立异。对他,我并没有直接采取“措施”。 我深知:春日的骄阳,在无声无息中脱掉行人的外套,而狂风肆虐、倾尽全力却使行人将外套裹得更紧;强扭的瓜不甜,蛮横生硬的手段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教育需要等待,师者需要耐心,我思索着,等待着……

春风依然凛冽。二月初二那天,我特意将自己的头发理得更短,一进课堂,我就随口唱起来:“今天是个好日子,看我发型多精神,……黑头发飘起来……”同学们跟着鼓起掌来,教室里顿时一片欢腾。

世界上光明的东西总是多的, 人人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几天后,长头发的同学惭惭变短了,那个“黄毛”也变得“深沉”了。课堂上,我会告诉孩子们,世间的事物,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一味追求青春靓丽的外表,即使西装革履、披红戴绿,心灵也会像缺水的鲜花 一样 ,急剧枯萎、凋落。巧妙暗示,育人无痕。几经心灵的悉心“碰撞”,一周后,“黄毛”竟悄无声息地“靓”起了他的黑发。 由此可见,教育过程中,师者应把简单粗暴的批评斥责化作温暖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甘露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到浓浓的爱意,体会到老师的信任与期待,关心与厚爱。试问:学生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吗?

留守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幼小的心灵就像清晨草叶间的颗颗露珠,更闪着冬雪消融后溪水的清冽光彩,正需要老师加倍呵护。师者应赋予学生爱心,学生才获得力量走出迷茫,蓓蕾绽放,放出异彩。教师却不能像摧蕊折瓣的妒花风雨,这种摧花邪风一旦袭来,那生命中的欢乐之花,顿会惨遭砍折。

记得初为人师,便接了班主任。班上有个特别淘气的学生,对他生,打三挟两;对科任教师,指三道四;对校园公物,动辄损坏。在他的影响“率领”下,班级的各项成绩,日趋下降,令我头疼,几次想把他赶到别的班去,都没有狠下心。

一天,这个“淘气鬼”又给我惹事,气得我火冒三丈、恼羞成怒,跑进教室就揍了他一个耳光。孩子嚎啕大哭,收掇书包就往外跑。见此情景,我不但没有及时阻拦劝导,还狠狠地说:“早走早好……”。

心情久难平静。这样的孩子,搅得我的班级不成样子,简直让我的一番心血白费了……

一位老花匠的话给我印象深刻:有些花特别贪长,若没有几株草跟着它们争养料,它们会疯长得很高,却开不多花来;有了几株草,它们就能恰到好处地生长,花才能开得多,开得艳。即使是看似可有可无的“杂草”,也有着某些“花朵”不曾具备的优点!

箭伤肉体,言行伤人。此刻,我清醒了。我挫伤了那个“顽童”的自尊心,近而打击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他就会有逆反心理,抵触情绪!

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耳光,就是一次切肤之痛,就能造成“恶性剌激”。一个人心花张开蕊瓣、瑟瑟放香时,那生命的尊严是不能予以轻视、亵渎的。

艳阳的金辉洒满大地,温暖的南风吹拂人间。带着深深自责的我,敲响了“顽童”的家门,我主动向孩子承认了自己的一掌之过。我的真诚也叩开了“顽童”尘封很久的心扉。孩子的学习往事也令我历历在目。以前从没有老师关注过他,爱护过他;给他的,只是拳脚、恶口、“高压狂震”。

对待留守儿童,教师须讲究艺术,善于诱发。师者对孩子知之备,爱之深,晓之以理,导之以微。这样,孩子才能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和幸福,绝不会成为“自卑的奴隶”,每个学生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获得真知,享受成功。幸福与爱相伴一生,学生幸福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爱的施予和宽容。宽容是春风,它可以使人感到温馨和鼓舞;如火种,可以燃起孩子心中的希望和理想;像天使,能为稚嫩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慰藉。爱因斯坦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所蕴含的了解、信任、等待,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真挚的热爱。”

爱,是教育的生命。生命之花,离不开和风细雨的润泽。每个留守儿童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师者,应张扬他们的个性,用爱意的细流、赏识的甘露滋润孩子稚嫩而纯洁的心灵。谴责是无奈者的利箭,应多给心花以和风,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幸福,让每一片绿叶受到阳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