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气理论在现代药理中的应用

/ 2

中药四气理论在现代药理中的应用

王冰 1、 2 梁姗 1 李静薇 1 赵娜 1 刘建军 1*( 通讯作者 )

1. 空军 986医院第十门诊部 陕西西安 710032 2.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础理论的核心,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用药禁忌等。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四气理论,“四气”又称“四性”,主要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属性[1]。此外,中药药性理论认为还存在平性药物,是指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比较缓和的一类药物。寒、凉与温、热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种药性。温与热、寒与凉则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种药性属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对于中医药学而言,无论疾病多么复杂,治疗上必须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基本原则。中药四气属性充分反映出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概括说明中药功能属性和作用特征的主要依据之一,中药四气理论在现代药理中的应用是中药现代化探究的重点内容。

1 寒凉药

能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性属寒凉。中医热证的症状表现多见机体能量代谢亢进;心率快、呼吸快、口腔温度升高、唾液分泌减少等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増强;尿中儿茶酚胺、cAMP、cGMP含量升高,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加,中枢神经兴奋等功能异常活跃的病理反应。

许多寒凉性质的中药能降低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活动,降低机体能量代谢,亦能降低尿中儿茶酚胺,并减少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泄,改善和调节机体平衡,使热证病理反应得以消除。

1.1 寒凉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

1.1.1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的影响

  寒凉药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降低。如知母、黄柏等[2]可降低血清、肾上腺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和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并可降低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减慢心率。

1.1.2 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寒凉药能增强中枢抑制,通过改变中枢递质而抑制中枢神经。如知母[3]可降低动物脑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并降低其含量,增加五羟色胺含量。

1.1.3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石膏、龙胆草、知母、黄柏等[4]可降低大鼠耗氧量;生石膏、黄连解毒汤还可减少饮水量;黄连解毒汤在寒冷环境中仍可使大鼠体温下降,降低体温作用十分显著。

1.1.4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寒性药[5]有抑制肾上腺皮质及性腺的作用,可使尿内17-羟皮质类固醇下降,降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从而使大鼠动情周期延长。

1.2 寒凉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2.1 抗炎、抗菌作用

传统中医学并无真菌、细菌感染这一类现代医学的文字记载,但在毒、热(火)邪、湿等导致伤寒、时病中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真菌、细菌感染的相关内容。临床治疗毒、热(火)邪、湿等所致的伤寒、时病,可多应用寒凉药物,有助于清热解毒

1.2.2 解热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关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记载。现代药理实验发现,寒凉药物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下丘脑5-羟色胺水平,减少下丘脑环磷酸腺苷水平,从而减少体温调节中枢钠离子与钙离子的比值,达到有效解热的目的。

1.2.3 利尿作用

寒凉药属阴,主沉降,故可通利水道,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如车前子、木通、金钱草、萹蓄等都具有利尿作用。

2. 温热药

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的药物,性属温热。寒证多见机体能量代谢低下,心率缓慢、呼吸缓慢、口腔温度低、血压偏低、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减少等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活动低下,尿17-羟皮质类固醇减少,中枢抑制等功能活动异常低下等病理反应。

许多温热性的中药,能改善或加强机体能量代谢,促进机体功能活动,解除组织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以提高组织活性,増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活动,使尿中儿茶酚胺、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加,改善或纠正寒证病理反应,使机体恢复正常。

2.1 温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

2.1.1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的影响

  温热药物能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如以附子、干姜等为主的方药可增加肾上腺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使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上升,心率加快。

2.1.2 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兴奋中枢神经的中药多具有温热性质。如温热药麻黄、桂枝可使动物体内参与合成儿茶酚胺的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逐渐增多并维持在高水平,作用缓慢而持久。

2.1.3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附子、干姜等温热药与对照组相比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明显升高,对实验动物的能量代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1.4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多数补阳药、补气药具有温热性质,可增加血清17-羟皮质类固醇和性激素含量。肾气丸中的温里药附子、肉桂还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发挥补肾阳的作用。

2.2 温热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

2.2.1 镇痛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寒邪凝滞则主痛。温热药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故可散寒止痛,适应证为冷痛或寒性疼痛。如藏荆芥挥发油可提高小鼠的痛阈值,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2.2 催眠作用

失眠的常见病机有肝气郁结、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血瘀、痰饮及血虚等,《金匮要略》中记载“病痰饮者,需用温药和之”。瘀血时可使用温热药,以促进气血流动。心脾两虚时,可使用药性偏温热的归脾汤。肝气郁结时,宜用性偏于温热的辛香流动之品,以舒畅气机,故安神催眠药物多温热。

2.2.3 平喘、祛痰作用

哮喘的病理机制是痰饮,其病理特点是寒,临床治疗多温阳抗寒、温肺驱寒、燥湿化痰,起到平喘祛痰的作用。温热性药物,如麻黄、附子、细辛等均可发挥良好的平喘、祛痰作用。

2.2.4 益智作用

中医学研究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其智能主要以神、气、精为基础,与脾、肾、心相关。心气血不足时,可导致记忆力衰退,影响智力。部分温热药物存在补益作用,可补阳、补气、补血,进而调动全身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行至头,提高记忆力,改善智力。温性药如远志汤可通过调节海马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发挥良好的益智作用。

2.2.5 抗溃疡作用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有学者提出,消化性溃疡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寒、湿,寒可伤阳,湿可阻阳,寒凝可致气滞,气滞可致疼痛。张仲景的诸多方药,如小建中汤、吴茱萸汤等温热类处方均为后世胃脘痛治疗的常用方剂。

3 结语

本文通过综述中药四气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发现寒凉药与温热药的药理作用各有侧重,寒凉药主要抑制机体功能活动,而温热药主要兴奋机体功能活动。现代中药四气实验研究多以寒、热证所表现出的特定病理生理反应及生物化学变化为基础,观察中药对其是否产生热性或寒性效应,进而探究其作用机制。

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基本上是以正常动物或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动物为观察对象, 建立在实寒证、实热证基础上的尚未发现;二、对四性的研究, 高度集中在寒热药性, 对平性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在历代本草专著中,平性药数量占载药数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缺乏对平性的研究,中药四性的研究就不完整。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实寒证、实热证的动物模型在方法学上还存在困难以及人们对平性中药认识的局限。

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中药四气与药理作用的研究将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深入到各种神经内分泌因子、体内活性物质、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的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实验与临床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学科交叉、多因素、多靶点、动态的研究。从而更全面的诠释中药四气理论,不断完善中医药基础理论,以期为临床治疗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2] 钱宏梁,潘志强,李亚,钱杨杨,费敏红,方肇勤.不同中药药对调节氢化可的松药源性证候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研究[J].中草药,2019,50(10):2383-2389.

[3] 张敏娜,钟鸣,王光辉,吴景龙.知母皂苷Ⅱ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36(02):120-123.

[4] 彭淑红,黄丽萍,高小恒,张甦,余日跃,刘红宁,徐宁迎.寒性中药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064-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