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情境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郭烘宇 张艳亭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8

摘要: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级两个护理专业的班级,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在教室内进行常规内科护理教学,观察组在模拟病房内实施情境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下的授课情况。结果:情境模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各方面能力显著提高。结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情境模拟教学;内科护理;教学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是内科学与护理学的结合体,因此内科护理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指利用高仿真的场景来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护理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本次利用我校模拟病房的有利条件,在开展内科护理教学之时引入了情境模拟教学,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级两个水平相当的护理专业大专班,并随机定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包含52名学生,实验组包含50名学生。比较两成员的性别、年龄和学业成绩等,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调查,两组学生均已经学习了《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健康评估》、《药理学》等基本课程,且通过实践教学掌握了内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方法。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均在教室内接受常规内科护理教学,而观察组则在模拟病房内实施情境模拟教学: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首先以10人为一组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职责是组织并监督组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给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自行选择病人、家属与护理人员、医生这四种角色,然后进行情境表演,表演结束之后,小组阐述自己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表现作出理性评判,最后总结教学内容。授课结束后,学生要以个人为单位撰写心得体会,内容围绕此次情境模拟教学活动即可。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第一,开课之前教师将修改后的临床病例发给学生,比如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病人张某某,男,58岁,于6年前被确诊为乙型肝炎,近几年常会出现劳作后乏力、进食后饱胀的情况。就诊前两天有腹泻的症状,同时精神状态不佳、反应迟钝。体检与CT检查结果也交给学生。第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分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与临床表现等,最后确定表演细则。第三,学生在模拟病房内进行表演,其中扮演患者的学生应尽可能与病例描述一致,回答医生与护理人员的问题,而扮演家属的学生则要对患者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第三,当学生在情境模拟当中遇到问题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直接将结果告知学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学生在情境模拟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将P<0.05作为检验标准。

  1. 结果

观察患者的课堂表现,可以发现对照组存在上课打瞌睡、玩手机学生,而观察组所有学生均积极投入到情境模拟学习当中,没有出现打瞌睡、玩手机的情况,差异显著(P<0.05)。

同时调查患者对本次教学试验的评价,可以发现观察组大多数学生认为情境模拟教学模式之下,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被提高,并且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1. 讨论

3.1以往内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而言非常关键,然而长久以来内科护理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教师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而教学场所也被固定在教室当中,有的教师认为授课时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能有所收获,殊不知部分学生因为习惯了这种教学流程,常常不重视课堂学习,认为只要最终考试成绩合格即可,课堂上的表现并不重要。另一方面内科护理集中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因此教师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开展教学互动,但是目前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却没有专门开展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质量不佳。对此教师应将内科护理教学重视起来,积极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提升。

3.2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利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开展内科护理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做好情境模拟的准备工作。准备情境模拟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仿真场景的设计和角色人物的设计。其中案例是情境模拟的基础,教师应充分结合内科护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选择真实、完整且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案例确定之后,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用以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第二,明确教学目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具体包括内科疾病的发展概况与诊断方法、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多种护理手段。第三,开展情境模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模拟表演前,教师应为学生细致讲解内科疾病的护理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角色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进行指导,增强模拟场景的真实性。第四,及时进行评价与总结。评价总结是内科护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情境模拟结束后教师应再次强调对应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要点。然后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不足与可取之处,保障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与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此次教学试验,可以肯定的是情境模拟对内科护理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与临床决策能力,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曾丽梅,林慧,李永春,王嘉毅. 情境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A]. 中国解剖学会科技开发和咨询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解剖学会科技开发和咨询工作委员会:,2019:3.

[2]张玉贤,高清源. 内科护理情境模拟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2):66-67.

[3]陈莎. 仿真模拟教学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 科技展望,2016,26(3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