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探究

华小静

武汉市直属机关曙光幼儿园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和学习素养上的教育,还包括身体素质的教育。在人们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这就要求幼师和幼儿园在进行体育课程设置时要注重关注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采取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开展形式,让幼儿能够很好地接受身体素质教育。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来看,课程游戏化对于幼儿体育活动的丰富开展具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这样既能保证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尽情的玩耍,又能够保证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从而刺激大脑的发展。课程游戏化通过针对、具体性的课程设置对幼儿的体育活动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与安排,从而让幼儿得到身体的锻炼和愉快的锻炼体验。本文将从当前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幼儿园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问题、策略

  1. 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1. 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单一

经济与科技都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快速前进着,教育领域的教育形式也应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脚步而进行丰富与创新,尤其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幼儿教育阶段。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有很多幼儿园都对幼儿的体育锻炼不够重视,形式也呈现单一状态。[1]很多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仅仅停留在让幼儿简单地进行舒展运动和跑步、自由活动上,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简单且目的性不明确的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体育锻炼来说远远达不到幼儿身体发展的要求。

  1. 多因素限制体育活动开展

相关制度表明幼儿的活动时间每天尽量在两小时以上,但是这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来说很难完成。很多幼儿家长都觉得孩子要从小培养,要赢在起跑线上,所以更多的时间是让幼儿用来学习特长和文化课程;很多幼儿园也是在设置课程时会加大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的数量,让幼儿更好地能够对小学的内容进行提前熟悉。长此以往,就缩小了课程设置中体育活动的时间。[2]还有一种自然因素也限制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比如说冬天户外太冷,夏天户外太热,都不适宜进行体育活动;[7]另外还有年龄特点的限制,幼儿年龄小不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很好的保证自我安全,避免不了出现磕磕撞撞的现象,家长层面会觉得体育活动开展的没必要;在活动中幼儿还有可能冷热交替而生病等等,[9]这些是幼儿园顺利开展体育活动的限制。

  1. 体育活动的开展理论与实践不统一

上文我们说道,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受伤和生病现象,这就是体育活动的开展上理论与实践没有统一起来。理论上幼师都知道在活动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实际上并没有办法预料到底出现什么意外,所以就需要从幼儿入手。幼师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就告诉幼儿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并演示给大家,让幼儿提前认识到受伤的严重性,让幼儿们理智的进行活动。[2]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活动前,很少有幼师能够进行课前指导,也很少设置完整的流程,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1. 课程游戏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策略

  1. 培养幼儿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所以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加入游戏的成分,就会让幼儿对体育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欣然地接受体育活动,长时间的开展这种体育活动,会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首先就要使幼儿能够形成固定的模式,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比如说,幼师在设置体育活动时,每天都定时定点的进行(最好是在幼儿最有精神的时间段)。[3]幼师可以带幼儿先做做舒展运动,然后跟他们去户外进行一些散步或者做一些小游戏等,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在户外环境中感受人文和自然气息,舒畅幼儿的身心。活动完后回到幼儿园,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分享在锻炼路上的所见所感,[4]既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又促进幼儿的活动思维的形成。

  1. 创新体育活动开展形式

在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幼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设置一些课程游戏加入到体育活动中,丰富他们的活动形式。比如说在设置游戏化体育活动时,可以加入一些使用体育器材的环节完成游戏活动的过程。可以以比赛的形式开展,让幼儿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小组比赛。当然,在比赛开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幼儿发生肢体与不满的碰撞,幼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可以在比赛中放一些音乐,烘托比赛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5]另外,还可以在比赛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水,潜意识告诉他们在面对阻碍与困难时,要勇敢利用现有资源去面对,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6]通过多样的游戏形式将体育活动生动的表现出来,让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体育活动的目的,还能活跃幼儿的思维。

  1. 塑造幼儿团结友爱的活动素养

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幼儿思维,丰富体育活动形式,还可以塑造幼儿团结有爱的人格素养。在课程设置中,游戏体育活动的开展环节一般都有分组这一环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不仅可以针对幼儿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还可以促进他们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比如说,幼儿园中的跷跷板和竹梯,跷跷板是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的游戏活动,不仅考虑两个幼儿之间的游戏默契,还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有些时候自己是不能够玩耍的,必须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整个娱乐项目。[8]竹梯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活动,幼师可以把幼儿进行分组,然后轮流玩竹梯,完成的好的小组会有小红花奖励等等,[10]利用幼儿园中现有的游戏设备,让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是一种最实用、最有效的课程开展形式。同时,在多人运动的游戏过程中,还可以塑造幼儿的团结友爱素养,在游戏过程中,通过互相理解、包容,互相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戏任务。既锻炼身体,还培养自我品质。

  1.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却是可以通过摸索与实践去解决的,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要对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课程设置提起重视,幼师要创新课程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加入游戏成分,吸引幼儿的锻炼兴趣,培养锻炼习惯;游戏设置中加入体育器材的运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小组和活动的力量。在增强体育锻炼的同时,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新课程(上)》,2017年第5期。

  2. 王俊珍,《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研究》,《读书文摘》,2017年第25期。

  3. 马秀凤,《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研究》,《中华少年》,2018年第15期。

  4. 常付云,《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探索》,《东西南北:教育》,2018年第19期。

  5. 袁晓敏,《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2019年

  6. 徐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探究》,《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第6期。

  7. 熊文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

  8. 章婉莹,《探索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年第6期。

  9. 王美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10期。

  10. 陈晓红,《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策略探究》,《成才之路》,201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