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3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的关系

杜丽霞

湖南省隆回魏源医院内科 邵阳隆回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相关类性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本文设定为UC组,20例患者被临床诊断为克罗恩病,本文设定为CD组,另外可选择30名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的新鲜粪便进行检测,主要对比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外周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炎性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UC组和CD组均与对照组相比UC组除真杆菌下降较为明显外,其余菌群数量均显著增加;而CD组除真杆菌和小梭菌下降外,其余菌群数量明显增加,,UC组中的高炎性指标中酵母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CD中高炎性指标中肠球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菌群结构发生变化会增加肠道内部的通透性,对肠道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因此,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了机体免疫功能的能量代谢。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炎性指标

炎症性肠病在消化内科诊室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严重者会发生血便,其中患病类型中较为多发的则是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和克罗恩病(简称:CD)[1]。目前临床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暂未查明原因,但经研究发现,其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感染、免疫力低、肠道菌群发生变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2]。本文主要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炎性指标分析,进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治疗方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本文设定为UC组,该组患者中男性占29例,女性占11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为(42.57±12.33)岁;20例患者被临床诊断为克罗恩病,本文设定为CD组,该组患者中男性占12例,女性占8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35.95±11.25)岁,另外可选择30名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占19例,女性占11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37.06±12.14)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全部自愿参与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试验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三组病患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炎症指标监测,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外周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分别对三组患者新排出的粪便,取10g放置厌氧罐内,随即送往实验室进行化验。其中肠道菌群代表包括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BL)、消化球菌、小梭菌(、肠杆菌、葡萄球菌、拟杆菌、乳杆菌、真杆菌等,根据菌群类型选择合理的培养基,其中: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葡萄球菌均为需氧培养基,双歧杆菌、消化球菌、拟杆菌、真杆菌、小梭菌、乳杆菌为厌氧菌培养基;并依据光冈知足法来预估细菌水平,其中菌落数据均取其对数值LgN(CFU/g)。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结合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数据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5f645b8d5f737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肠道菌群数量

UC组和CD组均与对照组相比,其结果显示,其UC组除真杆菌下降较为明显外,其余菌群数量均显著增加;而CD组除真杆菌和小梭菌下降外,其余菌群数量明显增加,三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肠道菌群数量变化[LgN(CFU/g),(5f645b8d5f737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

病原菌

对照组(n=30)

UC组(n=40)

CD组(n=20)

酵母菌

1.63±0.34

2.29±0.43

2.79±0.36

双歧杆菌

3.23±0.59

5.22±0.55

4.96±0.42

乳杆菌

3.54±0.22

5.64±0.12

4.65±0.44

肠球菌

3.59±0.46

6.62±0.25

6.88±0.27

拟杆菌

2.98±0.40

5.68±0.28

4.46±0.55

消化球菌

4.17±0.33

6.38±0.25

6.28±0.34

小梭菌

1.98±0.59

3.63±0.27

0.88±0.33

真杆菌

2.40±0.68

1.64±0.26

1.15±0.32

肠杆菌

3.17±0.82

3.56±0.47

3.68±0.19

葡萄球菌

2.78±0.43

2.88±0.74

2.93±0.90

2.2三组受试者肠道菌群阳性检出率

UC组和CD组均与对照组相比,其结果显示,UC组患者肠内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有双歧杆菌、酵母菌、乳杆菌消化球菌,而CD组患者肠内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有酵母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其中阳性检出率最低的是真杆菌,三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三组受试者肠道菌群阳性检出率

病原菌

对照组(n=30)

UC组(n=40)

CD组(n=20)

株数

检出率

株数

检出率

株数

检出率

酵母菌

2

6.67

5

12.50

2

10.00

双歧杆菌

2

6.67

8

20.00

3

15.00

乳杆菌

4

13.33

22

55.00

4

20.00

肠球菌

4

13.33

17

42.50

3

15.00

拟杆菌

3

10.00

10

25.00

3

15.00

消化球菌

3

10.00

8

20.00

3

15.00

小梭菌

4

13.33

6

15.00

3

15.00

真杆菌

3

10.00

3

7.50

1

5.00

肠杆菌

3

10.00

6

15.00

3

15.00

葡萄球菌

2

6.67

3

7.50

2

10.00

2.3炎症指标

UC组和CD组与对照组相比,UC组中的高炎性指标中酵母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CD中高炎性指标中肠球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炎性指标组间菌群数的比较[LgN(CFU/g),(5f645b8d5f737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

病原菌

对照组

UC组

CD组

酵母菌

1.45±0.37

2.58±0.44

1.46±0.40

双歧杆菌

4.46±0.23

4.44±0.24

4.43±0.39

乳杆菌

6.36±0.47

6.37±0.49

6.37±0.44

肠球菌

6.00±0.26

6.03±0.14

7.73±1.06

拟杆菌

5.94±0.25

5.96±0.35

5.98±0.46

消化球菌

5.98±0.19

6.02±0.25

6.03±0.25

小梭菌

4.04±0.26

4.07±0.33

4.03±0.20

真杆菌

1.82±0.11

1.85±0.12

1.83±0.13

肠杆菌

7.91±0.42

7.93±0.37

7.84±0.44

葡萄球菌

2.35±0.13

2.38±0.16

2.35±0.17

3讨论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群的肠内将近存在1000种细菌种类,数量高达10万亿。多种菌群在共同作用下会对患者的消化道造成一定负担,因此人类的健康与否跟肠道菌群有很大关系,而炎症性肠病是临床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类型较为多发的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最高,经相关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可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而炎症性肠病是造成肠道紊乱的主要因素,由此说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构变化同炎性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3]。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UC组和CD组均与对照组相比UC组除真杆菌下降较为明显外,其余菌群数量均显著增加;而CD组除真杆菌和小梭菌下降外,其余菌群数量明显增加,,UC组中的高炎性指标中酵母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CD中高炎性指标中肠球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肠道内菌群结构的变化主要跟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炎性指标具有密切关系,究其原因,菌群数量增高或降低及比例失调等都是造成肠道黏膜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由于肠道上皮细胞在发生炎症状态下失去传递正确感知的信号。另外,肠内部分菌群的功能还有向人体提供可需维生素,促进矿物质吸收等,对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及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本次研究炎症指标中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外周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指标主要监测炎症性肠病的情况,其结果能明显观察出肠道黏膜的受损情况[4]

综上所述,菌群结构发生变化会增加肠道内部的通透性,对肠道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因此,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了机体免疫功能的能量代谢。

参考文献:

[1] 何启卓,等.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患者肠道优势菌群的特征及与发病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9,27(11):844-849.

[2] 梁丽丽. 肠道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研究[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8(02):87-90.

[3] 蔡尚党,等.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炎性指标的关系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6(09):1942-1945.

[4] 张艳丽,等.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 山东医药, 2015,55(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