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的危害以及减少危害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建筑垃圾的危害以及减少危害的措施

王涛 武宏博 张悦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832003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颁布和加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逐渐提高,我国轻重工业也飞速发展。于此同时也产生一些给环境带来一定负效应的产物。例如建筑垃圾,它是我国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产物。虽然我国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人们自以为正确发展方式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同时给城市环境优化和资源利用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但是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才使人们开始接触,认识,了解建筑垃圾,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资源可循环,将垃圾视为宝藏,本文首先对建筑垃圾的组成和危害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介绍我国现在几种建筑垃圾回收方式。

关键词:建筑垃圾;组成;特点;危害;垃圾回收方式

前言:地球上的所有自然资源从形成开始,它的使用次数只有一次。随着人类对更舒适的文明生活的追求,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断掠夺。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地球上的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正在急剧减少。我国我国的基础建设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局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未经及时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而直接丢弃。不但对周围的自然环经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建筑垃圾所用的资源也无法为人们所用。如果我们了解建筑垃圾的构成和其特点,采取合适正确的处理办法,把原本丢弃的垃圾重新利用起来。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将有效地增加我国可利用资源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1.建筑垃圾的成分:建筑垃圾通常是指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建设,装饰,拆除和材料运输期间中所产生的渣土和各种废弃物。[1]我国建筑垃圾中,主要是以渣土、碎石块、砖瓦碎块、沥青块、混凝土块、废塑料等为主的废弃混合物。这些建筑垃圾如果任意堆放,其中所含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成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例如:混凝土成分为弱碱性,会改变周围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周围动植物的生活。

2.建筑垃圾的特点:

2.1.降解所需时间长

建筑垃圾大部分为无机混合物,在自然环境下缺少分解其条件。因此对于自然环境的占用来讲是永久性的

2.2.弱碱性

建筑垃圾中含有较多的废弃混凝土,众所周知,混凝土中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钙(弱酸强碱性盐),遇水后发生水化反应,形成弱碱性离子。

2.3.成分复杂多样

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建设和装饰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和复杂的建筑材料,也决定了建筑垃圾成分的复杂多样性

  1. 建筑垃圾的危害:建筑垃圾对周围的环境存在不可忽视的危害,主要危害有占用土地的使用面积降低当地土壤的使用价值,污染当地的水资源,对大气造成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城市的净化

3.1占用土地的使用面积,降低当地土壤的使用价值

每拆除一栋建筑物或者构筑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吨的建筑垃圾。而且近几年我国无数老旧房屋的改造和各种基础建设工程的实施。这些项目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具有较大的体积,而且我国的建筑垃圾大部分被直接堆积到一起。于此同时建筑垃圾在堆砌过程中,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会随着分离出来流入到当地的土壤之中,对土壤的原本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改变。而且随着建筑垃圾的风化和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建筑垃圾会形成较小的颗粒进入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组成,降低了土壤的使用价值。

3.2污染当地的水资源

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堆砌过程中,建筑垃圾在自然和人为环境的作用下不断地风化,随着雨水的冲刷,无机物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会解离出来随之流入到当地的水循环系统,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建筑垃圾中的装饰材料大部分由有机物所构成,有机物在各种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成分。

3.3对大气造成污染

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建筑垃圾较低的利用价值,使得建筑垃圾大量堆积。而且我国建筑垃圾大部分的处理办法就是露天堆放。在自然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建筑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理化反应,随之产生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进入当地的大气循环系统,进而对当地的大气质量产生较大的破坏

3.4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大部分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点的选择较为随意,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为了降低运输和处理成本,建筑工地周边的区域成为堆放地点的首选。但是建筑垃圾具有堆放体积大,堆放不稳定的特点,而且在堆放区域的周围缺少安全防护设施的布置和危险警告的布置。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和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放可能发生坍塌,建筑垃圾从高处滑落的情况,对周围居住人群和建筑物造成一定伤害。

3.5影响城市的净化

城市中建筑垃圾运送到城市外的堆放地点,一般采用渣土车运出。在运输过程中,建筑垃圾可能会掉落到市区内,不但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运输途中掉落的建筑垃圾会污染市区环境,给环卫工人带来更大的负担。

  1. 我国处理建筑垃圾的具体措施

4.1加强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

虽然我国积极推行垃圾分类,但是大部分的民众和企业的垃圾分类的意识并不强。许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额外的费用开支,直接把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直接堆砌到一起。而其中可能包括可使用的物品,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其中也可能有许多的有害物质,而这些有害物质不经过处理直接堆砌,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4.2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不成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的行为都应该有相应的规范。首先在施工单位进行临时堆砌建筑垃圾的时候应该建设相应的堆砌场地,并做好防污染和安全措施。然后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运输车辆是否符合建筑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禁止掉落的要求,以及保持车辆本身的洁度。

最后建筑垃圾堆砌地点应增加堆砌费用,同时降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费用。

4.3积极研发建筑垃圾资源回收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他处理方法只能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只有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回收技术,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问题。我国目前处理建筑垃圾的技术和设备还不够完善。不能迅速高效处理建筑垃圾

  1.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忽视。我们只能通过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环境的负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把我国建设成具备绿水青山的示范性国家。

1]赵晓波.建筑垃圾的危害及再利用的探析[J].科技导刊,2015(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