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某三级公立医院年轻职工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3

皖北某三级公立医院年轻职工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俊秀 1,黄 亮 1,李秋晨 2,李靖 *3

1亳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保健部,安徽亳州, 236800 2亳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信息科,安徽亳州, 236800 3亳州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目的:对皖北某三级公立医院中年轻职工职业倦怠及职业压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从某三级公立医院中抽取年轻职工300名,采用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陈晶编制的工作压力源影响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者300名年轻职工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后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分别为98.33%、95.67%。在情感衰竭、缺乏人情味、个人成就感维度中存在中高度职业倦怠的职工占比分别为73.67%、68.64%、86.76%;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与压力源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个人成就感与压力源各维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职工工作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情绪衰竭与缺乏人情味、个人成就感低的现象。结论:目前某三级公立医院中年轻职工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且该现象与压力源、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存在相关性,相关单位应引起重视,通过改善单位制度,缓解职工职业倦怠状况。

关键词:三级公立医院;年轻职工;职业倦怠;职业压力;影响因素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ob burnout and job stress among young employees in a tertiary public hospital in northern Anhui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job burnout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young employees in 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in a tertiary public hospital in Anhui,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300 young employees from a tertiary public hospital, using the Markov Interpersonal Worker Burnout Scale, the Work Stressor Impact Scale compiled by Chen Jing, and 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for 300 persons Young employees conduct surveys, collect statistics after questionnaires and analyze them.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were 98.33% and 95.67% respectively. In the dimension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lack of human touch and personal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ees with medium high degree of job burnout was 73.67%, 68.64% and 86.76% respectively.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lack of human touc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dimensions of stress sources, 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dimensions of social support (P<0.05). The sense of personal achievem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dimensions of stressor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dimensions of social support (P<0.05). The longer the working hours, the more likely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the lack of human feelings of personal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low phenomenon. Conclusion: At present, job burnout is common among young employees in tertiary public hospitals, and it is related to all dimensions of pressure source and social support. Relevant uni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alleviate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employees by improving the unit system.

Key word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Young workers; Occupational idleness; Occupational stress; Factors affecting the

职业倦怠是因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的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产生的生理、情感、行为方面的身心衰竭状态,包括情感衰竭、缺乏人情味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随着皖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需求和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亦不断增高,但由于历史和区位等方面的原因,皖北地区长期存在医疗资源匮乏问题,目前该市仅一家三级公立医院。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投入,但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较好的解决,造成该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压力剧增,使得医务人员身心疲惫不堪,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当前,年轻职工成为医院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繁重的医务工作,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及医疗质量,阻碍年轻人自身的发展。对此,本次研究对某三级公立医院中的年轻职工通过问卷形式,对其职业倦怠及压力进行调查,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在某三级公立医院内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的300名年轻职工,男性54名,女性246名,年龄为20~38(32.59±2.08)岁;中大专及以下学历、本科学历及硕士及以上学历分别为62名、213名、25名。

1.2方法

向所选职工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征得其同意后,发放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2]、陈晶编制的工作压力源影响量表[3]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4],指导职工正确填写方式,由职工自行按实填写,完成后统一回收问卷,核查问卷的有效性,并对具体内容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3观察指标

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内包含情感衰竭、缺乏人情味、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共22个条目,该量表采用7级(0-6分)评分制,“每天”-“从未如此”不同程度分别使用6-0分进行描述。其中个人成就感为反向计分规则,若职工在该维度所答分数越高,则证明其在职位中所获的成就感越高,其倦怠感就越低。情感衰竭与缺乏人情味中为正向计分规则,若职工在这个两个维度中所答分数越高,则证明职工倦怠感越高。最终根据职工得分在情感衰竭中可分为低度职业倦怠(低于16分)、中度职业倦怠(16-27分)高度职业倦怠(高于27分);在缺乏人情味维度中可分为低度职业倦怠(低于6分)、中度职业倦怠(6-13分)高度职业倦怠(高于13分);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中可分为低度职业倦怠(高于39分)、中度职业倦怠(31-39分)高度职业倦怠(低于31分)。

工作源压力量表中包含社会、组织、个人三个维度,共22个条目,问卷评分采用5级评分制,若职工所得分数越高,则证明其压力越大。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量表内1-4、8-10条为单选题,1-4分别计1-4分;第5条中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6-7条,职工选择几个来源就计几分,无来源就计0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校对;再将所获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类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类数据采用[n(%)]进行描述,并分别对计量类数据及计数类数据进行t检验、2检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职工职业倦怠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回收295份,回收率为98.33%,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为95.67%。调查发现中在情绪衰竭维度中高度职业倦怠职工占73.67%,缺乏人情味中68.64%的职工存在中高度职业倦怠,个成就感中86.76%的职工存在中高度职业倦怠。数据见表1。

25f50aeb78263a_html_c82138cbe7f8ffc2.png
.2职工职业倦怠与压力源相关性分析

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与压力源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即职工压力越大,其情绪衰竭越严重,缺乏人情味现象越明显;而个人成就感与压力源各维度呈负相关关系,即职工压力越大则其个人成就感越低。数据见表2。

5f50aeb78263a_html_887c3be106213f69.png
:*P<0.05

2.3职工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情绪衰竭与缺乏人情味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负相关关系,及社会支持度越高,则职工出现情绪衰竭及缺乏人情味情况越低;而个人成就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正相关,及社会支持度越高,则职工个人成就感越高。数据见表3。

5f50aeb78263a_html_7c7a0a52ad691356.png
:*P<0.05

2.4职工每日工作时长与职业倦怠比较

在情绪衰竭与缺乏人情味维度中,每日工作时长大于8h的职工评分显著高于低于8 h的职工(P<0.05),表示职工工作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情绪衰竭与缺乏人情味的现象;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中,工作时长大于10h的职工评分显著高于低于10 h的职工(P<0.05),表示职工工作时间越长则越使职工感受到个人成就感低的现象。数据见表4。

35f50aeb78263a_html_6f8346525398765a.png
讨论

医务人员作为服务领域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时间长,本就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以及民众对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需求和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不断增高,加之某三级公立医院中的政策有待完善,导致在医院中普遍存在年轻职工职业倦怠的现象[5]。本次研究发现,年轻职工情绪衰竭、人情味缺乏这两个维度中职业倦怠的所占比例最大,反映出了在年轻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其情感及情绪普遍被过度消耗,在较为低落的情绪下工作会导致年轻医护人员无法将自己最大的工作效能发挥出来,容易以冷漠的一面面对患者,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除此之外,调查中还发现在年轻职工职业倦怠各维度中,个人成就感与社会支持、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与压力源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个人成就感与压力源、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与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且年轻职工工作时长与职业倦怠存在较大关联,若其工作时长越长,则职工就越容易出现情绪衰竭与缺乏人情味的现象,且感受到的个人成就感就越低(P<0.05)。

综上所述,为保证年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需完善院区制度,为医护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但本研究也存在样本选区范围局限、调查因素覆盖面不全等不足,因此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钱莹,池霞.某三甲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压力源与社会支持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1):2-5.

[2] Freudenberger H.J. Staf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164.

[3] 陈晶.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追源、评估与应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11-211.

[4]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5] 黄粲,彭宇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为例[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5):88-98.

第一作者:张俊秀(1967.3),女,汉,安徽亳州,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幼卫生、心理健康咨询

*通讯作者:李靖(1987.5),女,汉,安徽利辛,本科,公共卫生执业主管医师,研究方向:疾病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