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近端肌群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四肢近端肌群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赵悦 李丽 何秋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要】 目的 探究四肢近端肌群的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收入院的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风湿科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对患者出入院时的肌力评定、自理能力评估、生活质量评价、疼痛评价、肌酸激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各项指标的改变幅度,另外再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在以上五个围度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估计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而且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做指引,可制定并形成功能锻炼的标准化体系。

【关键字】功能锻炼 肌炎患者 四肢近端肌群 安全有效

多发性肌炎( polymyositis, PM) 和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对横纹肌侵袭的非化脓性炎性肌病。根据国外数据显示,每年百万人中有0.5—8.4人患病。故其是一种慢性的、患病率低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PM/DM的共同主要表现是四肢近端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肉酸痛和压痛,肌酸激酶升高。患者肌力受损程度不一,严重者肌力减退甚至肌萎缩,日常活动受限,易发生跌倒坠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PM/DM的功能锻炼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国外已有多篇研究表明:在非急性期对PM/DM患者做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是有效且安全的。功能锻炼能延缓肌肉萎缩和关节功能退化,预防功能废用,帮助患者肌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痛,现将功能锻炼的方法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收入我科的诊断符合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患者共66人,采用双盲随机分配的办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纳入人数33人。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入院时四肢近端肌群无力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的内科治疗和常规的风湿免疫科护理,住院期间,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

1.2.1 研究工具:

A、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将患者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情况、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同时签定患者知情同意授权书。

  1. 肌力评定 根据肌力的6级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肌力评定。

  2.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采用问询患者及家属或患者自行填写的方式评估

D、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 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选出最相似的疼痛面部表情。

E、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是待所有患者护理结束后,研究人员向所有患者发放满意程度调查表,患者填写完毕后再统一收回。根据患者所填写的满意情况研究人员可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类。

1.2.2四肢近端肌群功能锻炼方法

锻炼方案针对不同肌力给予不同的锻炼方法,最佳时间为服药30分钟后开始锻炼

运动前: 2分钟热身 初级:肌肉按摩、热敷 高级:肌肉拉伸,快走或慢跑至微汗

运动中:每日15分钟,每日1-2次,每周3-5次,根据自身情况可适当增减强度,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不可急于求成,造成肌肉损伤。

0级到2级肌力患者 目的:预防肌肉萎缩。 方法:引导患者以意念方式主动收缩肌肉,或家属协助加入被动运动。动作: 初级 床上运动为主 肌肉紧绷6秒放松10秒,循环往复。 高级 四肢肌肉外展,屈伸。

3级肌力以上患者 目的:提高肌力,提升生活质量。方法:抗阻力训练。动作:

肌力3级:上肢:双手按摩头皮,手指爬墙,耸肩运动,扩胸运动。下肢:臀桥,坐位踢腿

肌力4级 上肢:手举重物,如一瓶矿泉水或哑铃,下肢:靠墙蹲,上下楼梯。

肌力5级上肢:平板支撑、俯卧撑,引体向上;下肢:深蹲,太极拳。

运动后拉伸2分钟 初级:按摩热敷。 高级:拉伸

1.3 资料收集 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将肌力评定结果、ADL量表及疼痛强度评分收集及肌酸激酶的数值比较,各项指标对比评定效果,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及出院时的数据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肌力变化及疼痛改善情况均为有效,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治疗用药如激素的使用情况相关,功能锻炼情况与之关联不得而知;患者出院时自理能力的评分上升比率及肌酸激酶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还可知道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33

5(15.15)

8(24.24)

20(60.61)

13(39.39)

观察组

33

19(57.58)

11(33.33)

3(9.09)

30(90.91)

P

-

<0.05

<0.05

<0.05

<0.05

3结论 四肢近端肌群的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而且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且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兰云等.功能锻炼对四肢骨折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2:93-94

[2]焦阳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6):154-155

[3]陆文珍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4):3153-3154

[4]罗艳云等.综合护理对桡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6(14):105

[5]王占云等.护理干预对骨折后焦虑及疼痛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8(12):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