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3

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李文龙

22072419860718**** 天津市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数量逐步增多,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包括桥头跳车以及搭板断裂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为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大幅度降低道路桥梁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围绕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和桥梁是公共建筑中最基础的一环,是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中的基础设施。在交通的运输系统中,道路和桥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也随之增加了道路和桥梁的承载压力。道路桥梁工程路段路基降沉的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对经济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隐患。那么要想避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降沉问题,我们应该在施工阶段就寻找解决方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从施工根源上控制住路基路面降沉的问题,提高道路桥梁整体施工水平和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其负责。

1沉降的危害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在我国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程,它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快速安全的出行路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受到技术的限制或者施工过程的不规范,造成道路桥梁在实际运行时发生不同的隐患。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未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容易在道路与桥梁的连接段发生沉降,出现搭板脱空的现象,甚至有些情况下还存在断裂的现象。由于桥梁整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最大的优势是刚度大,因此基本不会出现沉降的现象,但是道路路基通常是将土壤进行压实形成的,一旦施工技术存在缺陷或质量控制未达标准,则非常容易出现沉降,尤其是在道路与桥梁连接位置,一旦路基变形则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沉降过多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严重时会造成颠簸,也就是跳车的问题。

2道路桥梁建设中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的原因

2.1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不科学

对我国当前路基路面施工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大多数路基路面施工结构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搭板、铺设钢筋以及利用粗粒料填充这三种材料构建。这三种路基构造形式都是通过对路基面的结构进行改造后成型的,这些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基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进而降低了车辆驾驶过程中的跳车行为的出现,而且对这几种路基路面结构进行研究后发现,搭板设计时道路桥梁施工中最常见的一种桥梁设计和施工手段。但是,搭板设计却并不能杜绝车辆驾驶过程中出现跳车问题。

2.2桥台背路堤的压实度不足

在设计道路的整个阶段当中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绝大部分情况下要对桥梁以及各部分通道进行桥台背的填土处理,然而在应用这一技术进行操作的整个阶段中还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整体流程较为复杂,并且还会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因而便导致建设道路桥梁的整个阶段当中,特别容易使沉降段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同时,就道路来看,由于其长时间以来的通车数辆较为密集,并且每天的承载量也相对较大,同时还会由于外部资源环境的影响而受到干扰,这就导致道路桥梁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并由此导致整体的路面平整性受到一系列的影响。

2.3沉降结构不合理

如果市政道路桥梁的桥头搭板的沉降结构设计不规范、不合理,非常容易引发沉降现象。在桥头搭板施工中没有实施横向间设置拉杆、纵向间锚栓技术,导致搭板出现竖向滑落现象,引发桥头凹陷。施工人员对横向拉杆与锚栓位置的一致性不重视,在长时间垂直状态中搭板出现损坏情况。通常情况下,在桥头搭板处都要设计有效的弹性支撑,如果忽略了弹性支撑设计,将导致沉降结构设计不规范、不合理。

2.4不合理的使用选择回填用料

在对道路桥梁易发生降沉路段的施工处理技术中回填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回填技术又称作换土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把路基中的软土部分挖去然后再填充土质好抗降沉的材料的方法。如果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阶段,对于容易产生降沉的路段使用了换土法但是又没有选择好合适的回填材料,那么该路段必然会留下隐患。回填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路基的质量,如果一个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没有科学合理的来选择回填材料,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损耗之后该道路桥梁路段的路基势必会产生降沉影响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3.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结构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桥头的搭板一般是使用水泥混合土建设而成,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土体主要是使用压实过的黏土,且土体的弹塑性较强。而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定,施工现场工程搭板的长度为9m,宽度为3.7m,厚度为0.5m。而路基的土体厚度为5m。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还可以将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提升沉降段的施工质量,比如施工土木隔栅技术。

3.2桥头搭板的设置

对道路桥梁工程桥头搭板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要确保搭板的稳定性。尤其是在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搭板出现滑落的可能,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针对性地采取横向拉杆对其进行固定,同时在纵向上采取锚栓加固,通常情况下选取准22钢筋作为拉杆,各拉杆之间相距75cm左右。另外,由于锚栓在垂直方向上可能对搭板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在移动锚栓与拉杆时应保持相同的位移确保搭板的施工质量。其次还要合理设计搭板的支座。选取油毡作为支座的底层,各板式橡胶支座之间相距80cm并呈倒角形式。同时在确保桥台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支座对道桥的损伤,将牛腿、桥台上端也设计为倒角形式。另外应充分考虑水分对道路桥梁的侵蚀作用,因此要对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填充,通常使用的材料有沥青、油浸甘蔗板等,完全填充后再使用沥青对其表面进行覆盖以增强密闭性。搭板的长度应根据桥头的设计坡度来确定,同时保证其合理的强度,满足实际运行时车辆荷载的需求。如果在道路桥梁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搭板脱空的问题,必须及时使用采用砂浆进行封堵,同时对因脱空而形成的空间进行填充,然后利用水泥凝结使其更加稳固,但是这种方式只在脱空初期效果较明显,能够有效避免裂缝进一步加大。在施工时可以将搭板放置在路面基层之下,同时浇筑20cm厚、50cm宽的垫层,在远台端的垫层长度应超出50cm,通常将纵横比坡度保持1:3的比例。

3.3桥台软基施工

对于路桥路基路面施工而言,各个环节施工都能够降低路面的沉降,进而确保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而对于路桥桥梁路基路面软基施工时,一定要紧抓建筑施工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建筑施工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对于道路桥梁软基施工时,常用的方法包括:爆破法、强夯法等,而这些施工方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固软土土基,相应的缩短施工时间,但是该方法却会导致路基路面沉降的出现,所以并不适宜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沉降,在施工中应注意其应用的具体条件。

3.4路基路面排水施工

积水问题是引发道路桥梁沉降现象的直接性因素,所以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非常重要。在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中,常见的方式有设置边沟、急流槽或截水沟,设计合理的地表排水管,另外,使用混凝土预制板对沟渠进行加固也能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要对排水沟或管道的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与水文情况,严格按照预防第一与就近选材的基本原则开展排水施工,提高排水沟渠的通畅性与有效性。

3.5做好台后的填筑工作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而言,施工单位通过开展台后填筑施工,它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将路堤的沉降问题全面地解决。针对路堤沉降问题,主要是受到路基沉降、结构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只要将台后的填筑工作做好,那么路堤出现的沉降问题便可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此期间,施工单位需要先对填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填筑材料的类型及质量进行明确,这样不但可以将填筑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提高,同时还能将路堤沉降问题出现的概率进行大幅度降低。然而,如果施工单位所选的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及要求,那么不仅台后填筑施工无法顺利开展,而且路堤沉降问题也会逐渐加剧,这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4加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4.1充分做好技术交底

在道路桥梁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全面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对沉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相关解决策略等进行交底,让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强烈的质量意识,对施工材料、施工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在搭板、路基等方面的具体施工环节中,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保证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要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为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采取相关的安全教育措施,让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施工意识,不断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

4.2严控路桥沉降段路面的变形

首先,需要对路桥的沉降段中路基工后沉降幅度值、路桥交界处的具体沉降状况进行控制与管理。其次,从设计者层面进行分析可知,应通过电脑的模拟操作来绘制基本的沉降图,同时通过进一步的计算来确认项目施工操作后期的标准沉降量,再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在确定最终模拟沉降量后,应当确保其符合具体的施工标准,并在此之后展开后续阶段的项目建造。

4.3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性能

我国相关部门要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搭板设计进行严格的规范,使道路桥梁工程能得到最佳合理正确的参照对比。避免因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的估算误差,而导致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不能符合实际的应用。所以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搭板设计规范,促进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

4.4丰富结构设计,细化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现象的出现,就要不断对搭板的结构进行优化与改善,在设置搭板长度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台背地基状况、地基回填高度、地基回填材料等因素,并结合实际经验对搭板长度进行计算。在搭板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这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为了防止搭板移动,要将近台端的边缘与牛腿上缘设计为倒角结构,防止由于移动对道路造成的损坏;②为了避免搭板纵向移动致使桥头凹陷,要在搭板和台背中间设置锚栓、拉杆;③为了避免雨水进入沉降段路基路面间隙,要将接缝用相关的材料填满。

4.5合理设计道路桥梁工程的结构型式

现如今我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沉降段搭板设计标准,所以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除对以上要素进行精准的分析以外,确保设计的合理性才能够保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桥头桥面以及路面的设计都能够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此外,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土工格栅栏技术,使用这样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土体的抗检能力,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还能够减少路基出现沉降的概率。对于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层进行有效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应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设置不同强度的沉降值,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确保沉降段的合理过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地质资料等相关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沉降段,如果不能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将会给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并对后续道路的安全高效运行带来不良后果。只有对沉降段发生机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是做好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相关问题,促进我国道路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刚.关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1):244-245.

[2]江路.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6(8):182-183.

[3]沈彩君.简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4,36(3):37-39.

[4]熊卫明.简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9):104.

[5]陈莉莉.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解析[J].居舍,2018(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