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孙珊

吉林省临江市光华中学 吉林临江 134600

[摘要]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已渐渐被我国数学教育界所了解。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品质,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帮助学生引入数学问题、概念、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创造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关键词]数学史;中学数学教学作用。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由于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数学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初中数学课本各章中也介绍了有关的数学史。因此,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都有重要意义。作为教授数学的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的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我认为其具体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现行的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十分精练简洁。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把教学内容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缺乏自然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介绍也偏少。介绍必要的数学史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所学问题的背景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认识到数学绝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很多学科都关系密切,甚至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品质,激发 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数学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能力;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的探索与创造活动,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进行质疑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史中含有大量的素材,它能让我们激情满怀,演出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数学史诗。欧拉终身为数学奋斗,长期的劳累使他双目失明,在这种情况下的17 年中,他仍然忘我地献身于数学事业,硕果累累,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数学分析严密化的最终完成者维尔斯特拉斯,在数学上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他一步步登上数学的高峰,在脑痉挛折磨他十多年的时间里,仍苦苦坚持研究数学,数学给他以享受和欢乐。我国的数学大家华罗庚,出身学徒,仅初中毕业,但他对数学充满激情,呕心沥血,终成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在数学领域纵横驰骋70 余载,在逝世前的一个多月里还解决了困扰他几十年的一个问题。这些感人的事迹在情感上和学习态度上将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3.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活的数学创造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论文和专著一般都是经过“包装”的, 是按逻辑顺序, 从定理出发组织内容,精心撰写的。而数学定理是怎样被发现的?往往很少涉及。对于学习、应用数学的人来说, 这一点却至关重要。笛卡儿有两本很重要的书《方法论》和《指导思维的法则》, 他在书中就抱怨古希腊人只告诉你结果是什么, 怎么证明, 却没有告诉你是怎样发现的。如欧拉的《原本》证明了几百个命题, 但并没有说明它们是怎样被发现的。于是笛卡儿想找到一种发现真理的方法, 让普通人也发现真理。笛卡儿把他的方法叫“普遍数学”, 解析几何正是他将这种“普遍数学”实施于几何学时创造出来的工具。笛卡儿在批判古希腊演绎思维模式时, 强调了数学真理的发现, 致力于寻找发现数学真理的法则。可见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很多学生反映自己虽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定义等都进行了熟练的记忆,对各类习题都进行了相应的练习,但是在遇到一些新的题型的时候,自己往往还是显得措手不及,找不到解题的具体思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平时只注重做题,而忽视了对做题方法的思考,事实上,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远比题海战术所起的作用要大,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将数学思维充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时间当中,而不是单纯地应付做题,如果学生在解题时缺乏必要的数学思维,就只会套公式和定理,很难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来解答题目,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总体来说,数学在各个分支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学生对于数学各个分支的相关知识的认识也是比较模糊的,学生在数学的过程中相应地了解一些数学史知识,对于自己的理解数学知识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难题解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传统的中学数学教育忽视了对数学史的渗透,是数学教育中的重大的偏失,我们必须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中数学史的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5.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数学史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数学本身, 还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生产、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数学史料,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获得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 提高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素养。因此,数学史的这种学科交叉性, 能够把数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了解一点数学的发展历史, 可以让他们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智慧, 提高自身的数理修养,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学学科逐渐开始加强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经济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各学科的学习中都有所渗透,在社会科学领域和人文领域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数学知识的强大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学习目的,而这种素质不仅是理科生所要具备的,也是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了解数学史的相关内容,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海伦, 石玉华, 陈焕法.从“贾宪三角”谈起[J]. 高等数学研究, 2003,16( 2) : 53- 63.

[2] 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第2 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 5.

[3] 张顺燕.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 2005, 44(1): 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