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忠恕之道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塑造之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刍议忠恕之道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塑造之重要性

罗国华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三中学 湖南省娄底市   417600

摘要:“忠恕”的概念是我国儒家文化的重要出发点和主张,尤其在《论语》一书中有精当的理论阐述,它的文化内涵、外延均极为丰富,几千年来也被学习儒家的文人和士子所遵循。当前的我国高中生由于教育受他们的生活时代、生长环境等诸多社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他们的思想人格素质塑造、人际交往管理能力的提升等都遭遇了瓶颈,出现了危机。我们应该重拾“忠恕之道”,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抵达幸福的彼岸。

关键词:忠恕之道;高中生;人格塑造

《论语》一书对“忠恕”的阐述主要有两处:第一处见《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第二处见《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孔子首倡忠恕之道后,经子思、孟子、马融、孔颖达、朱熹等赓续发扬,影响深远[1]

如果说,忠是对他们内心主观世界的一种应有心理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的话,那么,恕更是一种外在的为人处世哲学、待人之道的一种方法点拨、尺度的把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际交往中,我们到底怎么才能做?孔子给我们学生指点了一条迷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己及人,将心比心。从“忠”心的角度出发而行“恕”的待人之道,努力做到了知行合一、善始善终。因此应该说,这种“忠恕之道”在我们当前这个经济快速转型的社会,尤其在当下的高中生和校园,更切实用,更加具有其必要性、紧迫性。我们第一次提出以“忠恕之道”来对新一代高中生的思想人格素质塑造、人际交往综合能力的提升等问题进行干预性和改进,确有其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当前的紧迫感。一方面,当今的新一代高中生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政治风气、家庭环境等诸多的因素使得他们心浮气躁、行为失范;另一方面,他们已是“准成年人”,人格塑造、人际交往能力的基本格局即将成形,如不及时介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剑走偏锋,难以挽回[2]

一、抱朴守忠,让内在人格更健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像一块土壤。要想让土地充满鲜花,没有藤蔓,没有旁枝,芳香远而清,就要时刻提防杂草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加强高中学生的“三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细心呵护他们晶莹剔亮的心灵世界。当然,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诱惑和干扰,我们也会经历很多复杂和微妙的考量。事实上,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没有必要为此担心。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自己的本心,不断的净化自己。

人格是人内在特征的总和,包括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其中,知识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情感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情感和兴趣;意义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行为是指一个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此外,还应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雅的审美情趣和坚韧的意志品质。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中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目前,一些教师只是孤立地了解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而不能将其作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综合工程的必要方面。因此,他们只重视智育,而不重视德育、体育、美育,或者把德育等方面的教育仅仅看作是做好学习的一种手段。这显然违背了中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当一个人懂得感恩,他就会把它转化为行动,并在生活中实践。一个人会因为感恩而快乐,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恩是歌颂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中学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决定的[3]

二、力行恕道,让身边人际更和谐

高中阶段,学生的各种生活空间、生活的内容高度相互重叠,他们的各种人际交往较之以往明显频繁,如果还是跟以往那般凡事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就只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他也正是从“不欲”的角度,采用一种朴素的换位方法进行思考,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平等思想。就我们拿当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广泛关注的一起校园暴力性欺凌的事件为例来看,这类性欺凌事件通过了网络等媒体广泛传播、渲染,场面有时候会让许多人触目惊心,但是事情的发展及其起因往往微不足道,一个人的眼神、一句话语、一次不经意的一种肢体活动挨打摩擦,便不管或者不顾,视其为对自己的一种冒犯,心生不爽,大骂一声说出口,大打出手,迅速地升级加码,最后诉诸家庭暴力。更有甚者,有些人作为校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并不愿意选择被动报告或者主动报警等理性得当的手段和方式站出来要求终止校园暴力,而是去欺凌比自己更弱小者来让暴力延续下去、泛滥开来,让人痛心。

三、久久为功

,让今后人生更美好

忠恕之道,虽然是儒家文化当中的重要主张,两千多年来为儒家世人所铭记、所推崇,但要矢志不渝去奉行确也不易。在追名逐利的滚滚红尘当中,我们的灵魂世界容易蒙尘受垢,在熙来攘往的人潮人海当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容易失控越界,所以,尽心守忠,克己行恕,需要强大的内省功夫和行为管控能力[4]

结束语

高中三年是一段无比美好的时光,锦瑟华年,是学生们成长的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站,学生们在这段成长历程中,肯定必然会感到有不断地长大的欣喜自足,也必然会感到有难以做出抉择时的烦恼迷茫,何去何从?各有自己的主张,众声喧哗。我们在此过程中重拾了古人倡导的“忠恕”传统,内外双修,知行合一,希望老师们能够更好地引领他们共同跨过人生的荆棘,淌过长江险滩,如期地抵达一个洒满阳光雨露的幸福彼岸。

参考文献:

  1. 于敦孝.儒家思想与中学生健全人格[J].现代教育科学,2015:71-72.

  2. 宋靖宇.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健全人格[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96-197.

  3. 李敏华,陆劲彬.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健全人格[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236-237.

  4. 顾丰玲.塑造健全人格 提高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106.

课题批准号:XJK19BDY015  课题题目:以忠恕之道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