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厌学成因及心理辅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青少年厌学成因及心理辅导研究

朱灿

浙江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教育语言培训部

摘要:在我国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出现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青少年厌学成因入手,对有效实施心理辅导的措施进行了适当的探索,希望可以为青少年教育管理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成因;心理辅导

对我国当前青少年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可以看出,在青少年培养工作中出现了青少年厌学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城市中初高中青少年厌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青少年厌学人数相对较多,并且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出现主要与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要从这两个角度系统分析青少年厌学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心理辅导方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1.青少年厌学问题出现的原因

对城市初高中青少年群体出现明显厌学问题的原因进行细化解读,发现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出现厌学问题的重要因素。

从社会教育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复杂的西方文化进入到我国,对正处于成长时期青少年的思想认识、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造成冲击,部分青少年对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对学业重要性的认识日渐弱化,导致青少年学习兴趣下降;移动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对移动网络产生了依赖心理,青少年在手机移动网络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形成了严重的网瘾,会对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2]。同时,在社会教育方面,教师并未指导青少年如何应对不良社会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导致青少年抵御社会不良信息的能力偏低,也会制约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针对社会教育功能弱化的情况,在实施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社会教育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方案。

从家庭教育角度进行分析,家庭教育科学性不足的问题也会导致青少年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对城市青少年家庭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一方面,城市青少年家庭中单身家庭不断增多,而单身家庭的孩子往往无法在亲少年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部分青少年受到叛逆心理的影响出现了厌学心理,限制青少年的成长[3]。同时,青少年父母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以强制性的管理为主,极易引发青少年逆反心理,导致青少年出现学习心理障碍,不利于青少年良好学习兴趣的培养。

所以结合社会和家庭教育情况,在全面分析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基础上,要对青少年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保证青少年可以正确看待学习活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探索中,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2.对青少年实施有效心理辅导的措施

从心理学角度对青少年厌学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青少年厌学主要是在学习方面出现了心理疲倦问题,因此对青少年实施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从青少年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等角度制定辅导方案,引导青少年转变观念,促进其学习动机的激发。

2.1 重构心理辅导多元价值取向

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多元价值取向可以为心理辅导效果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要重新构筑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多元价值取向,从发展性价值取向、科学化价值取向、人性化价值取向以及建构主义价值取向入手对青少年心理辅导进行系统的研究,保证能够结合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开展辅导工作,并且在心理辅导实践探索中将科学的分析、人性化的关怀进行整合研究,进而引导青少年群体完成对学习习惯的重新建构,保证借助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青少年可以正确认识学习问题,并且客观看待学习压力,进而从自身入手探索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措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

2.2 探索系统化心理辅导内容体系的构建

青少年心理辅导效果的提升与辅导内容的选择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对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青少年厌学心理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辅导方案,并且对辅导内容进行科学系统的选择。如要保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质量,让青少年可以正确的看待学习和生活,为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创造条件;对青少年实施学习观和教育观方面的心理辅导,让青少年认识到教育和学习的必然性以及长期性,并设置具体的辅导实践活动,让青少年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接受教育的价值,进而在学习和探索方面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将心理资本开发融入到心理辅导工作中,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资本进行有效开发,促进青少年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进而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3 引入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针对青少年厌学心理实施心理辅导工作,要保障所开展的心理辅导内容与新时代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状态相适应,并且获得青少年的信任和认可,促进心理辅导价值的彰显。在实际开展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辅导模式进行创新,加强对网络辅导的应用,保证能够迎合青少年网瘾问题制定科学的辅导方案,避免青少年由于网瘾而产生学习抵触心理。另一方面,要将学生家长纳入到心理辅导体系中,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以及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有效促进家庭心理辅导作用的发挥。

3.结语

青少年厌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对青少年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就要制定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案,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学习问题,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

参考文献

[1]任胜涛.青少年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心理辅导机制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6(4):90-94.

[2]司朝昕.中学体育武术课教学中青少年厌学心理成因与对策研究[J].中学时代,2012(8):183-183.

[3]司悦.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内在成因探析[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2(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