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4
/ 2

略论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

许航宇

宁波市海曙区堤防管理所 315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防洪排涝、生态调水等重要功能,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大步伐推进,也出现管理人员紧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维修养护不到位等难题,市场化运维破解了管护难题。督促外包运维企业做好安全运行,标准化管理成为了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依照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分析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现状,阐述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安全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市场化运维

前言

泵站、水闸、堤防作为水利设施的一部分,是我市海绵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发挥着防洪排涝的防灾作用,又承担着调水灌溉的生态作用。如何提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保证泵站、水闸、堤防安全、高效,成为水利工程运维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寻找提高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对策,从而提升水利工程运维的安全管理,对我市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水利工程运维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运维队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外包运维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注重运维队伍的建设,不愿在人员培训投入资金,造成运维人员在机械、电气、水利多种知识存在欠缺。甚至出现泵站、水闸运行人员无资质、无证上岗情况,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尤其是泵站的机电设备类型比较多,如果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在进行操作前对操作技能还未掌握完全或者在操作时不按标准规范操作,使得设备容易发生故障。即使由于侥幸故障没有发生,不规范的操作对于泵站机电设备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年限。

1.2 落后的运行管理体系

运行管理体系落后,外包运维企业通常承包合同不超3年,不愿在养护维修、规范操作闸门、泵站,观测沉降等方面建章立制,现有操作手册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存打折扣现象,比如泵、闸运行操作未双人上岗,台账后补、记录不完整等。为省成本支出,无日常维修养护计划,如高配电检查、卷扬机吊绳、螺杆式启闭机机油添加不及时,沉降观测记录不全等,此类种种都对泵闸的安全运行造成安全隐患。无安全应急机制,如发生清污机在运行过程中被卡死,液压启闭机故障等出现时,无法有效排除故障,造成水闸、水泵停机。

1.3智慧水利集约化程度不够

智慧水利整合性弱,全市各区正在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由于平台差异、运营商差异,数据难共享,资源难整合,信息不对称,尚未形成全市“智慧水利”一张网的格局。有些泵站、水闸无视频监控系统、无流量、水情测控设备系统,智慧化水利建设的滞后,形成信息孤岛,不能为防汛决策、水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无法全方位监测监控、快速响应、快速预警和高效处置水利工程相关事宜。

1.4工程日常养护不到位。

维修养护频率的不足将大大影响着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并且还会增加使用风险。泵站、水闸投入运行后,有的外包运维企业缺乏严格的检修制度,或缺乏维修能力,造成检修工作推进缓慢。在泵站、水闸中发生卷扬机润滑油添加不及时,配电箱、高低压控制柜出现积灰,闸门钢丝绳在卷筒发生乱层、传动滑轮卡死等故障,极大影响泵闸站的安全运行。

堤防在自重作用下易产生较大沉降量,负荷作用大时,相应堤基沉降变形也较大,过快的沉降容易引起堤防失稳,外包运维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仅凭肉眼观测裂缝、水平位移,这根本无法判断堤防安全。

二、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举措

2.1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成立安全工作小组

编制泵、闸、堤防安全应急管理预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泵、闸、堤防工程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应急处置工作程序,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有序,减少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靠、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际设置工程监测巡查队、抢险队、后勤保障队、现场专家队等多个工作组。外包运维企业要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提升事件处置能力。

2.2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加强对泵站、水闸运行人员业务培训,要求设备的操作者及维护者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操作合格证,持证上岗。设备的操作者应熟知“三知四会”(知道设备结构、知道设备性能、知道设备安全保护原理,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设备维护者应掌握润滑基本常识,切实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培养设备操作者强责任心,做到“四严格”(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落实双人上岗制度、泵闸启闭预警工作,泵闸启闭过程关注设备性能,上下游工况。此外通过开展专业知识专题讲座,如机电安全教育、消防安全知识等。鼓励运维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专业化。

2.3 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集中统一开展“智慧水利”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智慧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推进中型规模以上泵站、水闸安装水情遥测系统、工情监测系统、流量监测系等。整合水利工程基础感知数据,为本区域内防汛、抗台、抗旱、水资源供给等提供科学支持。安装视频监控,全方位记录下各类水利工程运行动态。

2.4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措施规划

水利运管主体单位在水利建设的工程过程中,要结合管理实际,提出可行建议,按照水利工程标准化要求,设置警示灯、警示牌,根据划界确权设定界桩,明确管理范围。

三、展望

3.1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标准化管理。水利运管主体细化管理手册、操作手册编制;制定泵站、水闸、堤防切实可行的控制运用计划。同时,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创建名录内的工程已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并将数据汇入省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监督与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管。开发水利标准化APP管理平台,打造水利工程的 “信息化”末端,实现巡查、维护信息的实时上报和监督管理。

外包运维企业及时响应调度指令,按规范操作设备。按要求落实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制度。做好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台账记录详实等。

3.2 总结外包运维经验

水利运管单位为破解专人管护力量不足难题,通常采取服务外包形式,向市场引入专业化外包运维企业,但水利运管单位不能一扔了之,要肩负起行业指导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按要求严格执行考核标准,督促外包运维单位严格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要求、《大中型水闸运行管理规程》、《泵站运行管理规程》等标准落实自身责任,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结束语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综合性较强,在强化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提升运维效率,树立“综合管理、科学调度,安全运行”的运行管理原则,定期地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宣传安全生产思想,全面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到人到岗,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探索出水利工程市场化运维新经验。

参考文献

[1]罗帷,俞耿锋.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管理的探索[J].浙江水利科技,2016,(5).

[2]肖走良.水闸泵站智能化群控系统理念的研究及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0055.

[3]金岭,石宝山,张司军 .浅谈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9, (9).

[4]刘德红.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探讨[J].水利工程与设计2019计,201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