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用于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2
/ 3

目标管理用于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分析

贾美萍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北京 102442

摘要:目的:研究目标管理在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纳入我院收治的91例患者,其中46例作为实验组,予以目标管理干预;45例作为参照组,以常规方式管理。结束后比较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比较满意率,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97.82%、86.66%,数据有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4.34%、28.88%,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在采取目标管理干预时,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率,另外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目标管理干预;外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目标管理主要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系统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必须基于科学理论,然后由所有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目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强化自我控制,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考核[1]。当这项管理制度应用于护理措施中时,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是当前护理安全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本文试对目标管理措施展开深入研究,评价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2月~2020年3月,将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45例作为参照组。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1:15,年龄区间为23~65岁,平均(40.65±3.64)岁;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9:16,年龄区间21~66岁,平均(40.56±3.74)岁。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按照以往的护理措施不进行任何创新性改善。

实验组采取目标管理,具体为:(1)制定目标。根据医院发展和护理安全的标准,院方需要将各科室的工作状况与人力资源进行结合,然后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薄弱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制定总的安全目标,要求各科室、各岗位明确自身的护理管安全管理职责。(2)加强培训。院方需要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理论学习培训,帮助所有参会人员了解目标管理的概念、目的以及实施方式,确保此次管理顺利展开。除此之外也要加强专科理论和专科知识的考核和培训,培训时由护理部和科室质控小组执行,严格把控好考核关;并将优秀的护士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发挥好带头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2]。(3)管理落实。在医院成立安全质控小组,小组成员需要对工作中的安全环节每日展开排查,并且每周对各科室进行重点抽查。总体而言,质控小组需要对护理工作全程跟随并监控,监控过程中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出现的原因,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

以我院自制量表评价护理质量,内容为用药安全、输血异常、医学暴露、非计划拔管;得分越高说明质量越高。满意率指标分为满意、良好、一般、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内容为出血、压疮、静脉血栓、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计算,护理质量以5f40e3b0f0f05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表示,t检验,满意率和并发症以5f40e3b0f0f0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表示;P<0.05时有差异。

2 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实验组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对比(5f40e3b0f0f05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分)

组别

n

用药安全

输血异常

医学暴露

非计划拔管

实验组

46

86.12±6.35

85.32±6.74

86.46±6.71

87.34±6.52

参照组

45

78.54±5.24

79.35±5.41

78.36±5.62

79.58±5.41

T

\

5.653

4.341

5.451

5.52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率对比

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82%、86.66%。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率对比(5f40e3b0f0f0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组别

n

满意

良好

一般

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

实验组

46

21(45.65)

13(28.26)

11(23.91)

1(21.73)

45(97.82)

参照组

45

18(40.00)

11(24.44)

10(22.22)

6(13.33)

39(86.66)

5f40e3b0f0f0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0.166

0.241

0.123

4.987

4.987

P

\

0.562

0.741

0.974

0.018

0.018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和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4%、28.88%。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5f40e3b0f0f0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组别

n

出血

压疮

静脉血栓

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46

1(2.17)

0(0.00)

0(0.00)

1(2.17)

2(4.34)

参照组

45

3(6.66)

2(4.44)

2(4.44)

4(8.88)

13(28.88)

5f40e3b0f0f05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1.136

2.214

2.214

2.351

9.501

P

\

0.298

0.124

0.124

0.121

0.001

3 讨论

在医疗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安全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尤其在近年来,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3]。不可否认的是,在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仍然时有出现,因此必须寻求针对性更强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4]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比较满意率,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97.82%、86.66%,数据有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4.34%、28.88%,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首先在医院内部制定目标计划,目标立足于科室现状以及人力资源,并寻找以往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加强每位护理人员对自身职责的明确,完善整体的护理管理流程。有了目标后,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专科实操两方面,而对于优秀的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指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整体素养

[5]。最后在落实方面必须建立质控小组,小组对整体的管理实施进行跟踪监控,并总结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制定改善措施,不断优化整体的护理体系,使之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综上,在采取目标管理干预时,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率,另外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庄若,沈金炜,阎蕾,等.基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目标管理模式在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5):2010-2014.

  2. 俞惠.智能型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019(012):2094-2096.

  3. 程金莲,张倩,褚银平.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护理管理零被引论文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9,032(004):293-297.

  4. 刘敏芬,应红,黎蓉.中医特色护理配合疼痛管理对扁桃体术后围术期安全及护理质量改善的研究[J].四川中医,2019,037(005):202-204.

  5. 张晓华,周园.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手外科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033(013):2337-2339.

简介:姓名:贾美萍 1984年11月27日生 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

性别 :女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主管护师 职务:副护士长

研究方向:静脉输液治疗或外伤伤口护理 邮编:102442

单位:北京北亚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