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勘察理论与技术分析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9
/ 2

地质矿产勘察理论与技术分析尝试

李建飞

身份证号码: 14232719***3113334 山西太原 030000

要:当下,我国各经济行业领域均处在提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矿产作为一种极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大量财富与效益。然而地质矿产勘查却极为艰难,尽管该工作具有极高回报率,但与此同时也南随着等价的风险。所以,于一线矿产地质勘察人员而言,生命安全才是头等大事,这就需要运用更加先进的勘察技术加以保障,更有助于提高我国地质矿产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对此,本文将就地质矿产勘察理论与技术展开全面分析与论述,以期能为推进我国矿产地质勘察事业发展提供些许拙见。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理论;技术分析

随着近年我国社会经济形势走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矿产地质勘察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也暴露出大量发展限制性问题。很多施工项目在执行矿产地质勘察作业时,受信息来源紧缺影响,难以为地质勘察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致使矿产地质勘察工作难以有效推展或执行效果不理想。对此,相关部门亟需就此问题探索、寻求有效的解决之策来确保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运行。

1地质矿产勘查理论概述

1.1同位成矿理论

现下我国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现有且使用的科学理论并不在少数,而“同位成矿”理论是其中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地矿勘察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同一区域中矿产资源的演变趋势。而若想实现同位矿成矿的实效,需满足一些前提标准,其中环境、温度因素尤为重要,即成矿区所处的自然及地理环境要在很长的时间段内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同时成矿区地层的最高与最低温差需把控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阈值内,只有如此,方能有效维持成矿区热活动中心的稳定性,为同位矿成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1.2地质体运动理论

地质体运动理论作为地矿勘察中的又一大常规应用性理论,但该理论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尽管其在定位矿区上有一定使用价值,但更突出与对矿区成矿能力的勘测,单独依赖此理论去定位或搜寻矿区资源显然不切实际,需要搭配配套的定位技术方能达成矿区定位目的。而地质体运用理论也存在其特有的优势性。由于地质体运动大多会牵涉到地区矿产资源,矿区成矿能力,包括相关元素的种类、数量均会对当前矿区的地质运动造成影响,因此利用该理论能够对指定片区内的矿产资源种类数量、层次,包括产能数量进行科学的预估、统计,极大节省了实地勘测所需耗费的人物财力。特别是实地勘测难免会伴随着诸多风险隐患,如果遇到部分地质环境恶劣的勘测场地,甚至会对勘测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而地质体运动勘测理论往往在实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1.3物理勘测与化学勘测理论

物理、化学勘测理论同样是当下我国地产勘测作用中最常应用的理论内容。事实上,物理、化学勘测理论的制定都是根据矿产资源自身特性所衍生与划分的,相较于上述勘测理论,物理化学勘测理论是针对矿产资源形成的内部条件来组织与展开相应的矿资勘测工作。

就如同利用生命准入原则去其他行星探测生命一般,虽然充要条件都为真,但并不意味着是必然事件。简而言之,尽管部分低于本身符合矿产资源的构成条件与标准,但实际矿产资源会不会产生犹未可知。因此,从该角度考虑,以上阐述的勘测方法都存在一定风险,而物理、化学勘测发则截然相反,两则理论均是以矿资资源自身属性为研究基点来展开相关的矿资勘测作业。如果改地区存在矿产资源,那么其所对应的的磁场、辐射,包括地热效应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变化趋势,利用这些详细的变动细节来准确定位矿区位置,该方式即为物理勘测法。此外,如果矿产资源为金属矿,金属探测仪会自动其对齐生成反应,相关勘察人员便可利用该反应精准定位到金属矿资的位置,该方式即为化学勘测法。无论是物理勘测法还是化学勘测法,其使用起来都极为简便,并且具有极高的命中效果。

2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探析

2.1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受勘测环境复杂、多变等外部因素影响,要想深入勘察某地区的矿产资源,务必要充分了解、掌握该地区的地理风貌、环境特征等各项基本信息内容,同时结合自身的行动指南,就即将展开的勘察活动实施一项简易的风险评估工作,同时准备好相应的应急解决方案,以便相关勘察人员在遇到各类突发情况时可以有效按照提前规划的解决方案从容应对或冷静应变,在保障个人安全的基础上,使相关勘察工作能够继续稳定运行。尽管该举措极其考验勘察工作者的临场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但是受之前风险评估保障,整体事件的状况都能把控在勘察工作者的合理预期范围之内,显然比无预警所造成的损失更少。因此,在展开矿产资源勘察作业时,提前做好相应风险评估工作,其影响性与作用性可见一斑。

2.2引入信息化勘测技术

通过引入信息化勘测技术,可以对已勘测矿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化的整合、归纳,并组建对应的数据存储库,而对于部分未勘测区域,则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把地区参数转化为数字信息收录到数据库内。此外,还可利用模型建造技术,对待检区域的成矿可能性、成矿能力等指标进行模拟计算。而这些信息化勘测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以往人力理论勘测的潜在弊端,提高勘测精确度与勘测效率。即便勘测工作者身处现象,依旧可以利用无线传感技术把模拟的数据结果,还有相应的勘测资料及时传递、汇总到数据库之中,同时对已勘测区域作出定点标记处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给后续的勘测预测铺垫完善的基础,同时智能模型还能对遗漏的勘测区域作出预警,方便有关勘测人员及时完善。

2.3借助成矿带展开勘测活动

成矿带勘测主要适用于部分勘测人员到达勘测地点,且完成相关定点勘测任务,但仍需扩大勘测范围的情况。多数矿产资源都均有其特定的分布规律,故而顺着成矿带探索其他的矿产资源,其准确率要远远优于其他勘测形式。但总归来讲,相关勘测人员在开展成矿带勘测时,仍需将自身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兼顾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来保障勘测任务高效、高质量的完成。

3结语

综上所述,矿产地质勘察作为一项专业技术要求极高的工作类型,其过程中伴随着诸多风险与不可控因素,故而相关地矿勘测人员务必要正确认识对矿产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应用,通过先进的理论、技术武装来提高地矿勘察工作安全性与工作效率,借此推进我国地矿勘察工作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全.浅谈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的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236.

[2]朱喜文.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察及找矿技术思考[J].煤,2018,27(10):85-86.

[3]付涛.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59-60.

[4]方旭东.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找矿技术的分析[J].有色金属设计,2018,45(3):8-10.

[5]向启彬.找矿领域及地质矿产勘察的相关技术方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8(1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