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安装与检验技术要点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8
/ 2

关于电梯安装与检验技术要点的研究

李思进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51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电气安装项目中,电梯安装项目日益重要,其安装与检验技术对高层建筑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电梯安装与检验相关技术要点,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电梯安装;检验;改进建议

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地资源面积逐渐减少。为了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近年来,高层建筑俨然已成为建筑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电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电气装置,其安装与检验技术更是高层建筑质量衡量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

1 电梯设备安装工艺

作为一种电动垂直升降机,电梯是为规定楼层提供固定式升降服务的,其有轿厢,在两列垂直或倾斜角不超过15°的刚性轨道间运行。因而其装置于垂直井道内,由上而下,主要部件包含电动机、曳引机、钢丝绳、轿厢、对重及缓冲器等。另外,还设有各层厅门、限速器及安全钳,其中限速器与安全钳部件非常重要,电梯超速运行时,强迫电梯停止,确保乘客安全。两者之间采用钢丝绳与提拉连杆进行连接,其中电梯机房内装置限速器、而电梯轿厢上装置安全钳,与电梯运行相辅相成,电梯运行正常,限速器旋转就正常;超速运行时,离心力使限速器停止旋转,其自带钢丝绳通过绳轮摩擦力及夹绳机构,安全钳连杆系统被提拉起,以此带动安全钳动作,将电梯轿厢强制停于导轨上。电梯部件安装区域包含三部分,即机房、井道与底坑,由下而下进行划分的。电梯曳引机、用于控制电梯的控制柜与限速器等部件安装于机房中;井道内则主要安装电梯曳引机、轿厢、安全钳、曳引钢丝绳、对重等部件;底坑安装缓冲器与限速器涨紧轮等。目前,电梯安装工艺主要包含两大类,即有脚手架与无脚手架两类安装方式。具体而言,有脚手架安装方式,就是在电梯安装过程中,从底坑开始逐层搭建脚手架,直到机房地面下,再于脚手架上逐步安装各电梯部件。无脚手架安装就是没有搭建脚手架情况下,将电梯轿厢底视为安装操作平台,以此安装电梯部件。

2 当前电梯安装与检验技术要点

2.1电梯运行试验

相关规范规定指出,要在三种不同工作环境下,实施电梯运行试验。同时,必须要明确空载与满载两种重要工作情境下,运行试验环境条件,旨在面对这两种工作环境状况,电梯轿厢与对重平衡与制动等是否可靠,电梯平层是否准确等。

2.2电梯起制动运行频率

根据120次/时,每天不低于8小时,电梯起制动频率为1000次,据此,一般要在3天内完成该项试验。但一般根据安装单位自检资料,可以看出此项试验持续时间会超过2-3天,甚至有的时间更长,但没有记录运行次数。这种情况下,试验准确性与电梯运行严格要求大打折扣,电梯持续运行能力的考核目标难以实现。

2.3电梯无故障持续运行

无故障持续运行,是指电梯持续运行3000次,未发生任何故障。如果试验发生故障,就要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试验,即从零开始计数,不能在故障排除后,从原试验继续进行。有些安装单位为了方便,试验中做不到这一点。电梯运行试验是在特定条件下实施的,试验目的特定,是GB10060-93一项重要检查项目。在电梯安装中,无论进行了多少次调试与验收,该试验都不能被取而代之。

2.4电梯平衡系数

电梯平衡指标系数,直接影响到电梯运行性能与驱动装置输出功率。电梯安装后,因材料误差与装饰变化,轿厢实际重量与设计值出现偏差,所以电梯试运行前,要做好平衡系数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平衡系数试验时,用砝码进行荷载试验,如果条件不允许时,可选用其它重物,要分别称重重物重量,不能简单估算。如果荷载选用袋装水泥,凭借水笔包装袋重量计算载重量,亦或是将人作为荷载,凭借体重计算载重量,都不够规范。一般通过电流-负载曲线绘制方法确定平衡系数,主要是根据向上及向下运行曲线交点进行确定。在相关规定中,指出平衡系数要保持在40-50%范围内。为了准确绘制曲线,要在40-50%额定荷载与周围选取点。依照《电梯试验方法》中提出的“平衡系数的确定,应在轿厢空载或额定载重量30%、40%、45%、50%、60%范围内上下运行时进行确定,如果轿厢与对重运行水平位置相同,对电流、电压与转速等数据做好记录。”根据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建议选择核定载荷为0%、30%、40%、45%、50%、60%、100%的情况下,对电流负载曲线进行准确绘制,以此确定最终平衡系数。但部分试验人员,却极易忽略40%这一额定载荷,绘制曲线时采用空载、25%、50%、75%及100%的额定载荷,这种情况下相较之40—50%的平衡系数规定值,误差比较明显,同时也是GB/T10059-1997对GB10059-88做出的改动。

2.5部件尺寸配合与安装位置

作为一种垂直运输工具,电梯运行时,不但要确保乘客与设备安全,还要考虑在长期及非正常情况下运行,人身与设备安全。因部分安装人员没有这种意识,安装中埋下安全隐患,且电梯运行不正常时,才会表现出来。例如,电梯位于下端站平层时,轿厢下导靴与底梁间的距离L不超过轿厢撞板与缓冲器S1及压缩行程H间的距离和,一旦轿厢到达底部,就会出现缓冲器压缩,此时轿厢下导靴就会先与底梁相撞。根据相关规定,缓冲器被轿厢完全压住时,导靴与滚轮净距离超过0.1米,此时因L、H为定值,通过降低S1解决此问题,使其能够在允许范围内达到下限值,确保LL>S1+H+0.1m的要求得到满足。再比如,因部分电气开关自身或动作碰铁、拔叉等安装位置或角度不规范,甚至结构不合理,使得开关工作不正常,可靠性下降。特别是限速器松绳、安全钳、油压缓冲器及极限等安全开关。完成电梯安装后,不但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开关安全动作试验,还要对开关动作做好检查,提高开关动作的可靠性。

3 对电梯检测工作的改进和建议

(1)电梯使用单位应将电梯验收工作当成电梯投入使用前的一桩大事,将电梯当成自己的财产,不能不闻不问,尽可能的按照电梯验收所必须具备的检测条件去配合、督促安装单位,创造一个有利于电梯检测的环境。

(2)安装维修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树立良好的自检意识,加强自检人员的责任心,对具备验收条件的电梯在验收以前一定要安排严格的自检,力争将安装的缺陷、危险隐患,消除在验收之前,同时应增加和电梯使用单位的沟通。

(3)安装维修单位应对工程质量、检测条件是否成熟,人员安排是否充足作为衡量电梯检测的几个重要条件,在以上几个方面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不应急于检测,因为这种检测的意义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4 结束语

电梯的安全、平稳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危险时间的发生概率,对此,提高电梯检测技术的水准尤为重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电梯检验技术的进步,完善与创新发展,建立适应电梯安全性能的电梯检验技术,是当下电梯使用的需求,也是保证电梯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完成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雷坤.电梯节能及检验安全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

[2]杨挺,尼玛扎西.关于电梯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

[3]陈勇鑫. 浅析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