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关于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

黄烁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当前的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的情况,从自身的地铁设备维修经验出发,从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计划、维修预算、工单管理、报表分析、设备维修保养模式以及信息化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地铁设备维修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于今后提升地铁设备维修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铁设备,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管理

结合当前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地铁运营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地铁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则是地铁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里为了全方位保障地铁设备的安全性、可用性得到有效提升,保障设备使用寿命尽可能延长,重点探讨了地铁设备维修管理中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设备管理

在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设备管理则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主要是进行有效构建设备台账。具体来说,设备台账中主要涉及到设备的位置、名称、规格、编号、安装日期、保修期等内容。在进行相关设备管理中,则是通过设备树模式能有效快速分类。在此过程中,为了全方位有效实现设备维修管理以及报告分析工作水平提升,合理化进行同特性设备予以分类,从而提升地铁系统的设备管理水平。

2 设备维修计划

针对地铁维修计划来说,应保障其具有较强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开展维修预算工作,并能有利于构建正确的生产组织方式。所以,在进行设备维修计划编制的过程中,不仅要避免出现过分维修的状况,还应重点解决维修不足的问题,以便全方位推动运营企业的正常化运营。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地铁维修工作主要是涉及到预测性维修(状态修)以及预防性维修(计划修)等方面。前者主要是要求设备能够实现相应的自检能力,通过相应的实时监控以及检测功能,这样有助于实现故障快速定位诊断,以保障系统的正常化运行。对于大部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监控功能的设备来说,能全方位的环境、供电、防火、机电设备、报警系统的维修状态;后者则是主要在没有发生故障之前来开展修理过程,重点来进行单元模块、零部件的隐患予以清除。这种方式则是属于一种修理方式,主要涉及到日常保养以及定期检修等内容。在进行地铁车辆的定期检修工作中,要求每运行一段时间则应要求按照规范标准来检修相关设备以及零部件;日常保养则是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处理易损坏的零件以及特殊工况造成的故障问题。

3 维修预算

维修预算则是地铁设备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化运行则能有效控制运营设备的维修费用。一般来说,主要涉及到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算法等两方面,进一步对于统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主要是包括基于维修计划预算、基于故障维修。

其中,对于基于故障维修预算来说,则是充分参考相关的设备、人员技术水平、材料、维修技术、环境工况等方面的影响,综合性得到维修预算。考虑到不同设备由于环境影响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可靠性,不同的故障发生几率影响下就进行不同的权重赋值,这样就可以得到具体预算情况。对于基于维修计划的预算来说,则是从实际出发能够有效进行管理费用、预算责任以及预算表体系进行细化处理,并能结合实际明确相关的人力和物料的需求,能有效统计相关的设备维修配件以及工时定额等情况,从而有效明确预算内容。

4 工单管理

通过不同维修工作的性质角度出发,可以具体进行工单划分为故障维护工单、预防性维修(定期维修)工单、非维修工单。这项工作则是开展维修管理的基础性依据,能有效进行维修质量的过程控制,也是具体落实到设备维修管理的每个环节中。

5 报表分析

结合系统中的设备台账、派工计划、维修过程记录等内容,这样就可以构成维修成本的分析等内容,结合实际的不同情况下的需求,还涉及到相关的外包维修工作、费用组成、检修质量分析等方面的报表,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开展维护管理工作。

6 地铁设备维修保养模式的管理

考虑到地铁系统中所涉及到维修保养情况,从成本以及技术的角度出发,大都是通过运营商独立负责或者委托第三方来进行维保工作。在前者中,则是在相关的标准要求下,严格落实相应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检测制度、生产维修组织计划、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在后者中,则是应该将重点落实在资料管理制度、工单制度以及文件管理等方面。通过联系维护的方式,能有效保障满足运营商与承包商的“双赢”,有效解决地铁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在具体的运营方和承包商的合同中,一定要重视产品质量服务以及设备维修具体要求等工作,如果没有实现预期的规定要求则应进行必要的出发,通过调整具体的业务方式或者直接严重情况下进行条款终止。对于运营商来说,在专业化维护的条件下,还应重视通过第三方对维修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展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工作,并能全方位有效保障维修质量得到提升,满足实现安全运行的要求。这对委外维修工作来说,则是在大修以及中修工作中应用较多,比如,涉及到的地铁车辆、供电、线路等维护方面,有效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严格控制维护成本,能结合实际情况来有效控制地铁设备维护运营成本。

7 信息化管理

针对地铁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工作来说,其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信息资料。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地铁系统的维护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有效进行管理维保信息,构建较为完善的地铁设备维修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有效能实现设备维修质量跟踪,全方位提升地铁设备的维修质量。

8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设备维修管理则是地铁系统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波, 孙念明. 我国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模式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7年第3期:155-155,157.

[2] 钱彬, 林燕. 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及其运营管理功能[J].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2年第2期:2-5.

[3] 徐慧, 毛一轩. RCM在南京地铁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创新和实践[J]. 科技传播, 2010年第14期:180-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