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论述出发比较“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3

从习近平论述出发比较“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

李媛芳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哲学室 陕西 宝鸡 721001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反复提及“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这两个关键词,他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那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究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这二者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将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出发,比较研究“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习近平论述、理想信念、革命精神、比较研究

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都属于精神层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这两个概念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反复提及,作出了新的论述。本文将从这些论述出发,对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进行比较研究。具体有三个层面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什么样的革命精神”?

1、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什么是理想信念?通俗一点来讲,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人所向往、追求、信仰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人生目标的直接反映,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由于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的理想信念也是不同的,存在和表现于不同的层面。有追求物质层面的,也有追求精神层面的;同样的,有追求实现个人利益和价值的,也有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的。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90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理想信念应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1。这一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2、什么样的革命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的总序中,这样定义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2

而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及“革命精神”,他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井冈山、延安、遵义、沂蒙老区等革命圣地进行调研,他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等都作出了新的阐释,并将红船精神加入到革命精神的体系中来。这些革命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所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通过对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的内涵进行初步梳理,可以看出虽然二者都属于精神层面,但理想信念落脚于理想,侧重于所追求的目标;而革命精神则形成了一个精神体系,其包含的内容也更为丰富,侧重于实践中所形成的作风。接下来,将进一步探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如何回答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

二、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为什么要弘扬革命精神?

1、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之“本”。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他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谓立根固本,这个根和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坚定这份忠诚、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信仰,才是真正做到了立根固本,才能拥有强大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坚定不移地朝着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同时,这个根本也是中国共产区别于其他党派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不是别的什么政党;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就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本”。

第二,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

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而带来这些胜利的“关键之钥”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诞生之初,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为何能发展到现在的9000万多名党员,正是因为各方有志之士怀抱同样崇高的理想,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而近代以来的中国,也涌现出了不少政党,都力图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什么最终只有共产党成功了?就是因为共产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能激励我们走得更远,“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4其实不止是长征的胜利,这一路走来,无论面对什么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这一理想激励着党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真可谓万水千山来时路,胜利之钥是信念。

第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话中多次将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而一旦“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

5这一比喻生动而又形象,点明了理想信念缺失的危害性,强调了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广大党员的精神上的巨大作用。一个人没有钙,就会得软骨病,危害自身;一个党员没有了理想信念,也会得各种各样的病,在权利、地位和金钱中迷失自己,腐化变质;一个政党更是如此,夺取政权之后,往往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考验,能否守住初心,不腐化变质,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通过反复锤炼自身思想,补足思想之“钙”,真正从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地坚定理想信念。

2为什么要弘扬革命精神

第一,革命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

在前文阐述革命精神的概念时就提及了革命精神是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时,也将其归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环境下,革命精神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如坚守理想、勇于牺牲;如联系群众、患难与共;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如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等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精神在过去的实践中产生并发挥巨大的作用,也必将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发扬光大,将这一优良传统保持下去。

第二,革命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中国革命精神来自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这是中华民族重拾文化自信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这种肯定是自发的、由内而外的。中国革命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第三,革命精神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法宝。

革命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革命的精神,这一个精神对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代名词,这种先进性既来自于理想信念的先进性,更来自于共产党一次一次“刀刃向内”,不断自我改革的勇气和精神。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更需要这种革命精神的丰富和滋养,让每一个党员都接收革命精神的感召和激励,推而广之到全党,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理想信念与革命精神之间的联系

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不仅内涵不同,其作用和重要性也不同,通过以上梳理,深入认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第一,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都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党派,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理论基础、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无论是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强调人民的立场,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心系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同样的,革命精神丰富的内涵也体现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如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精神的源头,正是因为这一精神体现了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

第二,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

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中处于第一位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实际上就是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指明了理想之所向。同样,无论是处在哪个时期,无论侧重于哪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都受马克思主义指导,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艰苦奋斗是因为“在曲折中前进”,中国革命必将胜利是因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只有深刻学习并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领会中国革命精神的精髓。所以说,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的支柱,革命精神是理想信念的表现

共产主义的信仰是革命精神的支柱,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确立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也是革命精神的根本。而将这种理想信念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实践中,就是不同时期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革命时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建设时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时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了女排精神、浦东精神、小岗村精神等等。尽管革命精神的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不断丰富,然而其所遵循的内核实质都是因为坚守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如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理顺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后,来看看如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他将学习放在最关键的位置。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向谁学?学什么?怎么做?

第一,向谁学?向榜样学。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榜样人物,在他们身上,既能感受到坚守理想信念的力量,也能看到革命精神的高扬。如果对理想目标感到困惑,就想想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那种为了理想信念牺牲生命的精神;如果遇到困难想要放弃,就想想长征路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无数的革命者、建设者和改革者,都坚定信仰、忠于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向这些榜样学习就能不断夯实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不移地奋斗。

第二,学什么?《大学》开篇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党员,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修身。修身,一方面是要保持对权利、地位、金钱这些外在之物的清醒认识,在物质上不腐化,发扬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要注重“修心”,从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问题,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第三,怎么做?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6学习只是第一步,只有学懂学通学透,才能真正从内心坚定信仰,才能真正结合理论思考现实,才能真正知道面对考验和危险,应当如何做,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面对繁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问题新局面时,继续保持先进性,继续带领全国人民向着伟大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理想信念与革命精神在内涵、作用、重要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的核心,革命精神是理想信念的落实在行动上的不同表现,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汲取榜样力量,筑牢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网,2015.12.11。

2 王炳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总续,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

3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网,2018.1.5。

4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10.21。

5 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5.6.12。

6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