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在生产中急需解决和普及的技术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大棚蔬菜在生产中急需解决和普及的技术概述

张强

齐河县宣章屯镇农办 山东齐河 251117

摘要:这里介绍的这些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但易被农民所忽视,从而造成在蔬菜生产中,有的技术不被重视,有的操作不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给蔬菜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下面利用比较简短的篇幅,将这些技术措施综合在一起,作简要介绍,供广大农民借鉴和参考,从而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希望农民在大棚蔬菜生产中,有一个好的收成。

关键词:大棚蔬菜;生产;技术

 一、农事日记

 俗语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通过农事日记,把在大棚蔬菜生产中每天的综合情况记录下来,比如建棚、整地、施肥、种植、日常管理、天气等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种植方法和数据记录下来,这样长期坚持记录,通过种植经验的逐步积累,可以使自己的技术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对于好的经验,可以大胆地利用和提高完善,对于错误的做法,在以后的种植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和积极改进。

二、休闲期的大棚处理

许多病毒和虫卵在大棚休闲期内是在杂草、土壤、附近作物、棚架,以及大棚废弃物上寄宿、存活、繁殖的,一旦进入生产季节,病虫就会迅速向作物上转移,造成各种危害。休闲期内,充分利用阳光、水、各类药物对大棚设施、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将这些潜伏的病菌和虫卵杀死或钝化,防止在生产季节造成危害。

首先应对上季作物的残枝败叶、农膜及杂草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棚处理,可进行大棚高温闷棚、高温暴晒、使用化学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地面覆膜、使用烟熏剂杀死棚内的病毒和害虫,通过这些方法的处理,对病害虫害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如果是多年种植的大棚,造成连作障碍,地下害虫、线虫、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可用淹水处理大棚,棚内灌水,淹水处理7天左右,然后把水排出棚外,这种方法可起到抑制害虫危害、清洗盐分的作用。

 这些措施,可有效减轻下茬作物的病虫发生及危害,如果处理得当及时,会起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微生物菌肥

这类肥料本身养分含量不高,但它可以活化土壤、分解被土壤固定的和不被吸收的养分、调节微生物菌群的比例、抑制病害发生、改善品质、促进植物协调生长,是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不可缺少的一类肥料。

目前,市场上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令广大农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选择微生物肥料,首先要看活性菌含量,国家标准是2亿/克,但一些小企业的产品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其次,还要看生产企业的技术实力,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生产工艺精良,含菌量高,杂菌含量少,而一些小企业,受工艺和技术的影响,含菌量很难保证,杂菌含量很易超标。不合格的菌肥,不但起不到抑制病害的作用,反而易引发一些病害的发生。第三,还要看推广单位,一些推广商家往往只认便宜,唯利是图,向农民销售质量低效果差、经营利润高的低质产品,迎合部分农民辨别能力差,贪图便宜的心理,农民虽然一时省了钱,到头来只能收效甚微,大呼上当。

四、反光幕

反光幕一般是由铝箔制成,具有很强的反光性能,试验表明,后墙悬挂反光幕,可以提高地温2-3℃,气温相应提高,光照强度增加10%左右,空气湿度降低9-15%,对寒冷季节提高地温、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降低湿度、抑制病害有很明显的效果。使用方法,用木棍或竹竿将一头卷起固定,然后顺棚向(东西方向)展开,再用同样方法固定另一端即可,不用时卷起。

五、气体施肥

气体施肥即指二氧化碳施肥,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而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大大低于外界。二氧化碳不足,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作物的光合积累减少,影响产量形成和植物对健壮协调生长。通常情况下,棚内二氧化碳是靠通风来补充的,但在寒冷季节内,大棚的通风量减少,通风时间短,依靠通风无法满足作物对二氧化碳的需求,因此及时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六、秸秆生物反应堆 

在休闲期内或于播种、定植15-20天前,在田间挖25-30公分深的沟,沟间距40-50公分,沟内填充作物秸秆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或生物有机肥,再加入一定量的稻糠、麦麸等,盖土压实,浇一次透水,盖上地膜,15-20天后,可使秸秆充分腐化,期间若是干旱应及时补充水分,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病害发生,还能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七、增产剂

 增产剂是利用作物生长特点,在幼苗期及各生长临界期,对植株进行处理,达到增产的目的。一般来说,幼苗3-4叶期是蔬菜作物整个生育期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80%的果实数量已经孕育形成,是增产剂发挥增产效果的最佳时期,这是增产剂于其他制剂的区别。

 增产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效果显著的特点,但生产中农民往往怕麻烦,认为单价高而不愿使用,把这类产品与一般叶面肥相提并论,这是极其错误的。比如“颗粒丰”这种增产剂,增产效果就特别明显。使用时只用作种子处理和幼苗3-4叶期的处理,即可起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其增产效果在任何农作物上都特别明显。同时,通过调控基因表达,还具有抗旱、抗寒、调节生长的作用。

八、大棚防寒沟

 大棚前头受外界影响大,易受外界冷空气的干扰,寒冷季节,不少农民在大棚前头加盖一层草苫就是这个道理。防寒沟可阻止外界土壤中的寒气进入棚内,防止棚内地温的下降。具体做法是:在大棚前头20-30公分处,沿棚向挖深50公分、宽30-40公分的沟,沟内填以干的秸秆、麦秸、杂草等,填满压实,再用薄膜密封后填土踩实即可。

九、大棚保温被

目前,大棚保温覆盖物以稻草草苫和大棚保温被为主。稻草草苫,一次性投入成本低,但是重量大、不易拉放、寿命短、易受潮、不适于机械化操作。而大棚保温被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但寿命长,折合每年的使用成本明显低于草苫,且重量轻、操作简便、不易受潮、保温效果好、易于机械化操作,是大棚草苫的替代产品。

十、盲目跟风和模仿

这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是从众心理带来的必然结果。蔬菜生产技术含量高,面对一些新技术,部分农民往往只会跟着别人跑,看着别人干,简单模仿,这种盲目跟风和简单模仿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应多学些相关知识,有疑问时,应多向技术人员请教。

 十一、关于测土施肥

 测土施肥就是根据不同作物的吸肥特点、土质、土壤肥力、肥料特性进行施肥,做到有的放矢,合理施肥,是施肥方式的发展趋势。施肥时根据测土仪器测出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作为施肥参考,再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在合适的时间,做到适量施肥,从而改变以前盲目施肥的缺点。

十二、合理使用有机肥

 有机肥一般有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几大类。有机肥的特点是,养分全面,养分释放均匀长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养分;有机肥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机肥还能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刺激作物生长,有机肥料是微生物取得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微生物所产生的维生素与植物激素,可给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巨大的影响。

十三、防虫网、诱蛾灯、粘虫板

在当今蔬菜生产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需求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物理防虫治虫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使用防虫网、诱虫灯、粘虫板,进行防虫治虫,对于减少药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都会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以上这些蔬菜种植操作技术,是经过多年来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针对性强,简单有效,希望这些技术能给农民朋友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带来有益的帮助,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 朱进. 影响农民采用大棚蔬菜技术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03):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