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疗效观察

呼晓 杨亮 曹志刚 李磊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观察在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中,单孔腹腔镜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普外科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4例急腹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对象则接受单孔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主要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选择单孔腹腔镜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单孔腹腔镜;急腹症;效果;指标

在普外科患者当中,急腹症患者十分常见,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1]。目前,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患者患病后病情容易出现快速变化,且发病速度较急,患者较为痛苦[2]。常见的急腹症类型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等,如果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容易恶化,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针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本次研究选择两种方式,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普外科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8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男性为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27—62岁;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8—61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后无任何差异存在(P>0.05)。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治疗,患者接受全麻,以平卧位接受治疗,医生在患者腹部疼痛区域作切口,进行逐层分离后,暴露患者腹腔。之后,医生对患者的病灶进行切除等处理,并将腹腔积液吸除,对切口进行缝合,并给予常规抗感染处理。

研究组对象接受单孔腹腔镜治疗,患者接受全麻,医生在患者脐缘作切口,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维持在10—12mmHg之间,之后沿着脐缘弧形,在中央部位置入10mmTrocar,并置入腹腔镜,进行观察。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探查,观察腹腔是否存在积血、积液等情况,对其病变部位等进行明确后,需要将病变组织切除,并将标本钳夹取出,最后进行缝合处理。

    1. 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结合其症状控制情况等将疗效分成无效、显效与治愈。无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症状出现加重;显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未见进展,但病情仍未消失;治愈:患者的主要症状完全消失,体征等恢复正常状态。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

    1.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数据需代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接受X2检验,计量资料(5f214964cb28d_html_ef9ce3568d7ac126.gif ±s)行t值检验,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效果对比分析n%

分组

例数

无效

改善

显效

总有效

n

n(%)

n(%)

n(%)

n(%)

对照组

42

9(21.4)

16(38.1)

17(40.5)

33(78.6)

研究组

42

1(2.4)

19(45.2)

22(52.4)

41(97.6)

X2

——

——

——

——

7.265

P

——

——

——

——

0.007<0.05

2.2 两组指标比较

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水平观察(5f214964cb28d_html_ef9ce3568d7ac126.gif±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

n

min

ml

h

d

对照组

42

161.2±4.2

114.4±6.3

31.1±2.7

16.2±3.7

研究组

42

102.1±3.8

78.6±2.5

22.1±2.1

10.1±1.4

t

——

67.623

34.230

17.052

9.993

P

——

0.000<0.05

0.000<0.05

0.000<0.05

0.000<0.05

3 讨论

在普外科患者当中,急腹症患者的起病速度很急,且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很多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险,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而言,需要医生尽早发现并明确病因,并尽快确定治疗方案[4-5]。我院针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选择单孔腹腔镜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方式可以对患者的全腹部进行观察,也能明确诊断,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且患者恢复周期较短,患者术后疼痛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且美容效果较好,患者不会受到严重的创伤。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一些难点,腹腔镜与操作器械都需要经过患者脐缘切口进行操作,几乎是平行入腹,这样很难形成较好的三角视角,给医生的观察、判断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单孔腹腔镜治疗的活动空间更小,且治疗器械更为集中,不同器械可能互相影响。单孔腹腔镜治疗过程中,脐部单切口操作孔距离术区的距离较远,且手术器械的数量有限,患者术区暴露的难度也较大。

对于医生而言,在选择单孔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判断好患者的戳孔选择部位,并且需要先进入气腹针,确保进气较为顺利,建立气腹之后再作手术的切口。此外,医生需要对操作距离进行较好控制,对于重点的解剖部位不要急于操作,需要反复确认,以保证治疗安全。

结语:

对于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选择单孔腹腔镜的效果较好,患者整体疗效较好且各项指标可得到较好保证。

【参考文献】

[1]武杰,李超,郑俊全.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微创诊治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06):72-73+84.

[2]李鸿浩.单孔及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临床对比研究[J].心理月刊,2018(08):165-166.

[3]王鑫.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1):76-77.

[4]王建生.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63+65.

[5]杨福泉,张震波,钟岳,杨宇东,蔡立东,冯伟.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附69例报告)[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03):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