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设备管理中化工设备安全性保障的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化工工艺设备管理中化工设备安全性保障的措施分析

解钢 史加慧 靳开忠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含能材料分公司 甘肃省白银市 730900

摘要:现代化工型企业发展的条件是先进高效的机械设备,这也是化工企业的立足之本。在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维护与检测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基于化工工艺设备管理中化工设备安全性保障的措施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备管理;化工设备安全性;保障措施分析

引言

化工设备是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影响着整个生产链的效能与质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技术部门需要定期维修与检测仪器,严格把控设备的进出,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做好日常的检测工作,推动生产的进度。基于目前的发展环境,各大企业要合理地安排维护任务,避免安全事故,为企业发展打下基石。

1化工设备安全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种类繁多、操作不易的化工设备对于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先进的化工设备,但化工设备同样也是化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在化工设备的协助下,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完成工作指标,实现高效的企业化工产品生产,但是根据市场调查,我国存在很多的化工企业通过购买廉价的化工生产设备进行化工产品生产,这些廉价的化工生产设备在质量上存在问题,在性能和安全上都达不到安全标准,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导致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对于化工设备的采购,企业在保证经济效益不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应当以设备的安全性能为第一标准。另外,我国很多的化工厂的设备是很多年前购置的,如今已是十分的陈旧,多年来缺少了必要的检修、维护等工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是十分容易出现故障的,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也是一大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去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2化工设备安全性保障与设备维护中存在的不足

2.1化工工艺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

国内化工厂在科学技术影响下也开始以智能化方式所发展,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智能化工厂在发展中也因技术上的原因而影响了其工作。如从智能化工厂组成来说,其多采取现今环保建筑材料,也确保了化工厂应用中的安全与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则仍存在运行与设备之间无法融合的问题。因为智能化工厂多使用电子互感系统,其主要是通过科学远程模块来进行化工设备管理。但是,如果使用传统的互感器,那么则无法确保智能化工厂的稳定性,也会造成互感器使用年限减少,对外界环境无法更好适应。因此,如果电子互感系统与传统互感器之间无法达到更好的兼容效果,那么则会造成化工应用设备质量变差,最终会对整个智能化工厂运行质量造成影响。

2.2工作人员的操作

根据对我国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调查,我国大部分事故发生的原因都与化工工作员工的生产操作有关。在化工企业中,很多的化工原料,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在一些对化工原料性能有要求的操作中,一旦操作人员出现错误的操作动作或者违反了化工生产的操作流程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企业要对工作人员提出严格的操作规范要求,对操作员工的培养要加大力度,对其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意识要督促且严格贯彻。

2.3智能化工厂在运维安全中保密效果较差

智能化工厂对信号进行传输时则会使用对等传输方式,以确保化工运行过程的稳定。如设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运行不稳定,则系统网络会对不稳定原因进行分析,且会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使智能化工厂趋于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化工厂在化工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智能化工厂网络系统出现波动的话,那么则会降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也使得化工厂设备运行更加不稳定。如有人员恶意对化工厂系统进行攻击,那么则会造成智能化工厂内相关数据及信息被窃取,甚者还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容易造成系统的瘫痪。因此,对于化工设备安全性保障中的保密效果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智能化工厂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3安全管理措施

3.1优化原材料,检查设备更新

危险因素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或者是可能存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条件。危险识别与控制就是对生产的全过程、材料和设备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明确其中的危险因素,找出危险存在的方式和种类,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作业人员要充分了解原材料的特性,把原材料分门别类的进行存放,制定原材料储存场地的相关规则,比如,杜绝在储存场地出现明火、杜绝场地出现易燃易爆物品、作业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进入工作环境等等。在对于液体和气体的存放中更要立好警示牌,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在原材料的储存过程和加工过程中,要谨慎避免危险化学物腐蚀管道系统,引发爆炸的风险。对于使用年限长久的机器要找专业人员定时检查、维修、报告,对新机器也要做好每天检测的工作,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万无一失的排查工作。

3.2建立并逐渐完善各类设备基础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1)根据企业管理特点制定企业设备各项管理制度并定期更新完善。建立健全设备巡检(点检)制度,做好设备的有效巡检工作,做到巡检有记录、有汇总、有标准、有数据分析,能给设备可靠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这个事要贵在坚持,要形成有效的数据而不是流于形式。(2)要完善各类设备台账,做好每台设备的技术档案,特别是关键设备一定要有详细记录,做到检修有记录(包括备件消耗情况),有图片,做到图文并茂。这些基础资料放在一个公共平台上,以防人员流动导致基础资料不全。(3)建立设备润滑制度,明确那些关键设备需要定期润滑油分析,明确润滑标准,明确工艺自己加油的设备,其他由设备专职人员加油,做到润滑脂润滑的设备要定期加油,润滑油润滑的设备根据运行情况进行更换,具体按照润滑五定原则执行。做好加油记录,统计好消耗润滑油情况,定期做出润滑消耗分析。(4)加强设备前期管理,从源头抓设备本质安全,重点从设备的设计、造型、技术条件谈判确认、采购、验收和安装调试入手,全面加强前期管理各环节的技术工作。切实强化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基建、技措、更新改造等重大项目的设备选型方案论证和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应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方针,遵循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原则。

3.3加强路线、电气管理

一条化学生产线上牵动着多条化学工艺生产路线,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优化生产路线,降低废弃物的排放,本着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原则改造生产路线,从而实现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判断电气的设计是否合理,对电气的设计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结合现代化工工艺,使电气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根据其化学生产环境判断是否具有易燃易爆性,从而提前设定好合理的应对措施。所有的电气装置必须加强放爆炸配置,在温度比较低的化工产区要做好相应低温防护。在电气流通过程中做好对管道的排查,检查管道的密封性、阀门的牢固性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作业人员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结束语

为了保证装置安全、稳定、连续长周期运行,转变管理观念,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化建设,完善设备管理考核体系,深入落实各项管理要求非常重要。要紧紧围绕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安全性,做好对化工设备对日常管理和维护。

参考文献

[1]张惠媛,赵雪莉,运萌.化工设备检修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气体分离,2019(05):94-95.

[2]胡万明.危化企业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氯碱工业,2019,55(10):39-45.

[3]丁希平.提高化工设备设施在检修中的本质安全技术措施[J].化工管理,2019(29):89.

[4]姜海超.浅谈化工设备安全管理策略[J].化工管理,2019(23):71-72.

[5]吴淑美.在化工工艺装置中安全仪表系统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9(1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