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

王 斌

招远市夏甸镇人民政府 山东招远 2654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得益于现代科技,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来说,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内容,在农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经济管理只有充分融合管理学科发展内容,才能使得学科水平符合农业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基于此,对管理学科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思考和分析,希望给相关人员提高一定借鉴。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

         1.农业转型期经济新特点

        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造就城市发展的同时,城乡发展的差距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城市经济的发展虽然迅猛,但是并不能够真正的代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乡镇经济水平发展的好坏,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最好的体现,所以说城乡的发展应该要有计划的发展,达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才是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的根本依据。目前,我国乡镇的人均收入、文化水平、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速等都远远的落后于城市的发展,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已经满足了带动乡镇发展的能力,城市的发展带动乡镇的发展策略也已经开始实施,城乡的二元结构也开始走向一体化,这一变化也将改变乡镇的发展,会促进乡镇更加快速的发展,也会很大程度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1.2 工农产业性质的变化

        中国建国之始,效仿的是苏联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这一模式,自开始到改革开放这种模式为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业地位从封建王朝的百业之本沦落为工业、服务业的附庸。尽管农业在这段时间跟随工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农业想要真正发展还需要等待契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工农性质的变化,我国的农业经济模式必须改变。农业经济转型改革,是为了平衡城乡差距,也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国家农业宏观调控能力。目前经济改革大趋势下,我国农业转型已经具备了条件,国家农业转型期已经到来,农业转型势在必行。

        2.农业经济转型期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2.1 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成型,城市二元结构也随之逐渐的解除,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也随之不断地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乡镇的经济发展的差距过于明显,也将会导致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缓慢,只有城乡一体化建设才会更加快速的推动国家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这点,并给予相应的实践,只有更好的服务于实践,才会为城乡的一体化进程做出应尽的义务。也随着城乡的一体化建设,乡镇的发展也必定会走向好的方面,乡镇的各个领域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城乡生产的流动也必将会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2.2 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

        工业发展对农业发展进行反哺的转型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也因此而加长,这同时也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未来发展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点问题。为了对工业产业的发展反哺农业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有效的进行,就要将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打破重新定位,对于农业经济传统的管理方法好的要继续延续,而坏的就要摒弃。农业经济的管理应更加重视对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经济全局的探究,对于农业产品的质量的安全、精细化加工、绿色生态化和物流的构建等方面都将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要研究的重点。

        2.3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

        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所产生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生态化的发展,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这种新战略的提出是对保护环境和维护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于农业产业未来发展必定会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经济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也会更加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来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比较缓慢,这势必会使我国农业经济在面对国际农业经济时无法具有充足的竞争性,而如何使得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在国际农业经济产业占有一定的竞争力就会是农业产业经济管理学科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3.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对策

        3.1农业经济发展采用差异化管理方法

        目前因为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农业经济的格局正在转变,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要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别管理。比如可以用于工业加工的农产品,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为广大消费者打好质量品牌,因为农产品的经济底子比较薄弱,没有钱去请明星做代言,只有在质量上让广大消费者舒心、安心、放心,才能保证加工农产品在市场上长久生存,确保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对于农业产品的管理方面要聘请一些专业的人才,保证农业产品的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不出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的顺畅发展。

        3.2 科研人才战略

        对于人才的需求来说,任何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燃料,所以说想要实现农业产业经济迅猛的发展就必须需要相应的科研人才。科研人才战略是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战略,这就需要根据差异化科学战略进行有选择性的选用人才,要重点研究和选取有针对性的人才进行培养工程设计人员。对于人才的教育方面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材和相关书籍都要进行不定时的更新,确保所学的知识都是最先进的理论,书籍也应根据转型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贴近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要研究的重点,然后再将所有新的知识和技术都有效的融入具体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专业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做到这些的同时,还应从国家的层面来考虑,大力的宣传加大规划的力度,并出台一些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具有扶持性的政策,加大人才的扶持力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3.3 学科互补性战略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复杂学科,它包含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还包括与之有联系的学科,有数学、环境学、社会学和金融学等等,而这些学科还都是不能分开研究的,这也就大大的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习的难度。而面对农业经济转型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这就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随之不断的研究,面对新的变化和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就不只是单纯的叠加研究效果了,这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人员根据正确的科学研究路径,不断的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核心,在加上相关的理论知识赋予实践才能都到有效的认证,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和事件进行堆积而得到的理想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也是实施学科互补性战略的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较多方面的内容,笔者在以上结合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对农业经济转型特点以及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杰.论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08:229+235.

        [2]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31-3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