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脑部肿瘤盘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1

常见的脑部肿瘤盘点

李强

泸州市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脑部肿瘤指生长在颅腔内的肿瘤,又称颅内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今天着重介绍原发性脑部肿瘤。脑部肿瘤病变可涉及脑实质、脑膜、神经、血管等,近年来受饮食结构改变、作息不规律、社会压力骤增等因素影响,在我国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占临床肿瘤的1~3%,但生活中大部分人对其并不十分了解,且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好发类型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常见的脑部相关知识。

成年人常见脑部肿瘤有以下几种:

  1. 胶质瘤:约占脑部肿瘤的1/3或1/2以上,属于神经上皮细胞性肿瘤,

其中以星形胶质细胞瘤多见,恶性程度高,主要表现为癫痫、精神异常、共济失调、颅高压等临床症状,当病变涉及丘脑、脑干时可出现脑卒中表现。颅脑CT可见病灶边缘不规则,且水肿带明显,病灶为囊变或坏死,呈低密度影;MRI提示明显占位效应,病灶内血管流呈现空影,并环状强化。

(2)脑膜瘤:约占脑部肿瘤的20%,原发于蛛网膜病变,属于良性肿瘤,病情进展缓慢,癫痫、头痛为常见首发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运动障碍、视物模糊、嗅觉减退等症状。颅脑CT提示病灶呈现等密度或低密度,边界清,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有一弧形或环形低信号带。

(3)垂体腺瘤:约占脑部肿瘤的10%,是腺垂体良性肿瘤。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可分泌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并储存,腺垂体病变可出现停经泌乳、多饮多尿、肢端肥大等内分泌症状;垂体体积增大压迫视神经,可出现视物模糊、偏盲等典型体征。垂体位置较深入,颅脑CT易发生漏诊,或仅见鞍底骨质变薄;MRI可见鞍内鞍上占位性病变,另肿瘤牵拉垂体柄,导致垂体呈现典型束腰征表现。

(4)听神经瘤:占脑部肿瘤的7%~12%,占小脑角肿瘤的80%~95%,是起源听神经鞘的良性肿瘤,多源于第VIII脑神经内耳道段,主要表现为小脑角综合征(脑神经麻痹和小脑症状)和颅内压力增高。MRI表现典型,小脑角区可见肿瘤呈圆形或半圆形,边缘锐利,水肿带范围窄且程度轻,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可有内听道、内听道孔扩大。若肿瘤体积较大可造成脑干受压移位,形成脑疝、梗阻性脑积水。

未成年人常见脑部肿瘤有以下几种:

(1)小脑星形细胞瘤:约占儿童脑部肿瘤的20%,属于胶质瘤的一种,低恶性,早期表现为小脑功能改变,病变累及中线、四脑室后表现为颅高压、颅神经麻痹等症状。颅脑CT呈均等或不均等的低密度改变,边界不清,可见较大囊性结构,囊壁有典型瘤结节影像。

(2)髓母细胞瘤:常见于小脑蚓部,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肿瘤细胞可

随脑脊液播散种植于脊髓。临床症状表现为颅内压短时间内增高,呕吐频繁,可伴双侧外展神经不全性麻痹;小脑损害明显,共济运动试验、眼球震颤等均为阳性,头颈强迫位。颅脑CT提示颅缝增宽,小脑蚓部呈现匀质高密度病灶,边界清晰。

(3)室管膜瘤:病变位于侧脑室的室管膜,肿瘤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出现较迟缓,常因间歇性头痛、呕吐就诊而被发现,且症状与体位改变相关,晚期强迫症状较明显,头颅前屈或侧屈,还可伴有三叉神经疼痛,面部抽搐,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症状。病变位于三脑室前部时可有视神经压迫、垂体下丘脑症状;病变位于三脑室后部时,可出现典型的双眼上视障碍。颅脑CT提示病灶位于中央,边界清晰,可同时出现高密度的钙化区和低密度的囊性变区。

(4)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肿瘤,多因双眼视物模糊、多饮多尿、头痛等

原因就诊而被发现,伴随颅高压症状,视力降低,视野不全及其它临近颅内神经受压症状。颅脑CT提示蝶鞍内组织呈现卵圆形或分叶状,可有蛋壳样钙化或囊性变。

(5)生殖细胞瘤:好发于颅脑中线部位,多因头痛、视物模糊、行走不稳等原因就诊而发现。肿瘤病变位于鞍区时,下丘脑-垂体轴功能严重受损,累及生长发育,多伴有尿崩症,可有视力障碍;病变位于松果体区,可出现典型的Parinaud综合征,即眼球上下运动不能、瞳孔不等大或散大、光反射消失,并有听力障碍、共济失调,内分泌改变。颅脑CT提示病灶因实性或囊性呈现高密度或低密度影,松果体区病变常见钙化。

脑部肿瘤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类型手术根治并辅以放化疗治疗效果佳,有的类型手术难度高,应首选放疗或是化疗,而垂体瘤中的泌乳素瘤则首选药物治疗,远期预后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根据病变部位、病理分期、年龄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