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流行期间非传染科如何防止院内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新冠”流行期间非传染科如何防止院内感染

宋美蓉

四川绵阳四 0 四医院呼吸内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于2019年12底流行至今,如何控制疫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我们作为非传染病科如何防止院内感染是我们工作的一大重点及难点。我院通过以下方式:1 .强化医护人员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完善自我防护措施;2.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加强非传染病科室住院患者、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4.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促使工作人员身心舒适。以控制院内感染,势力实现院内零感染这一目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管理;院内感染

201912月开始,在我国爆发了一种以肺炎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2020年1月12日经分离鉴定,确认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被WHO命名为2019—nCovV[1]。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该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不排除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2]。该病流行至今仍未有效控制,我们作为非传染病科预防院内感染,保护我院职工及患者是此次战役至关重要的环节。为避免发生院内感染我们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 强化医护人员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完善自我防护措施

1.1 此次疫情不但在我国各省市及直辖区流行,甚至波及至其他国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我院各层级领导高度重视,随着对疾病深入认识,各临床科室、职能部门、后勤部门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理论知识,不定期进行抽查和考核,只有认识了病毒,才能预防、治疗及战胜病毒。

1.2 工作人员的防护是防止医务人员感染的重要环节[3]。院感科组织各科室学习了如何佩戴N95口罩,穿脱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加强工作人员防护知识的培训,完善自我防护措施,并且要求所有人无论何时均需佩戴口罩,为患者取咽拭子及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时穿好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

1.3 门、急诊科是预检分诊的首要环节,他们接触的人最多也最复杂,我院加强对门急诊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努力做到院内零感染。

2. 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1 关闭中央空调,防止空气在院区循环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另外,尽量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或采用间歇性开窗,建议每日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且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病室、办公室、治疗室等。

2.2 清洁工人每日至少2次使用500mg/L的含氯制剂对病室的地面、门把手、床围栏、床头柜、呼叫器、轮椅等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并用有效含氯制剂喷洒各个角落,地面若有明显的血渍等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喷壶对准血渍沿四周方向向中心喷洒,作用30分钟后用一次性(报废)毛巾或纸巾清洁,再将此毛巾或纸巾作医疗废物处理。卫生间消毒:每日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3次。务必做好清洁卫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2.3 做好病区仪器设备的管理,每日将科室的仪器设备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2.4 各科室预留隔离病房,新入患者均单间安置。

3.加强非传染病科室住院患者、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3.1 加强非传染病科室患者的管理

3.1.1 首先我院的住院患者需严格按照三级分诊的流程进行收治,各级诊疗科室需层层把关,切实负责,做好诊疗工作。

3.1.2 原则上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能离开医院,并且尽量避免窜科室及窜楼层。

3.1.3 住院期间需佩戴好口罩,部分因病情所致无法佩戴口罩的除外,如面部有创伤、呼吸困难、需佩戴呼吸机等。

3.2 加强对在院患者的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3.2.1 降低病区人员密度,尽最大可能减少陪护,生活完全自理者原则上不留陪护,无法自理者最多留一名陪护。

3.2.2 陪护人员相对固定,须身体健康,无疫区及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责任护士每日需对陪护人员进行至少2次体温监测,新入患者的陪护或在院患者更换陪护时均需填写我院住院患者陪伴流行病学调查表,护士及陪伴双方签名。

3.2.3 陪伴人员需做好手卫生,加强个人体质和佩戴好口罩。

3.2.4 医院的进出口通道加强管理,进出人员使用通行证并测量体温,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3.2.5 规定探视时间为每日的11:00-12:00,17:00-18:00,每次探视时间不超过30分钟,减少病区内探视,尽量视频或电话探视。

4.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促使工作人员身心舒适

4.1 科室领导根据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实行三班倒,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适的防护用品,并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工作人员过度疲劳。

4.2 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正常人群,多见于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健康问题[4]。在疫情流行期间了解医护人员有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出现,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和疏导,鼓励医护人员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

4.3 强化职业道德感,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素质修养,面对困难和工作压力时要学会调整心态,从容面对一切困难,坚守岗位。

4.4鼓励员工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

5.小结

目前疫情正处于流行期间,我们的防控工作不能懈怠,我院非传染病病区,需严防死守,严格实行三级分诊,落实检验结果,将疑似患者及早送至我院丰谷分院进行定点救治,以免发生院内感染和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将病毒拒之门外,保护好医护人员和患者,努力实现院内零感染。

参考文献:

[1]张文福,何俊美,贴金凤,苏裕心等,冠状病毒的抵抗力与消毒[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1)63-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2020-02-05)[2020-02-05].http://www.nbc.gov.cn/yzygi/s7653p/202002/3b894ac9b4204a79db5b8912d4440.shtml.

[3]范娜,乔洁,医院内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的防护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4,20(1)123-124.

[4]于臣,吴丽等,护士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