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冼敏燕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广东 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60例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患儿当作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护理中有着理想的效果,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手足口;急诊;小儿;护理

手足口病是我国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小儿的发病率较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极易发展为疫情,主要症状为丘疹、皮疹、疱疹、发热[1]。但患儿多会出现口腔疱疹,由于疼痛剧烈,因此患儿多会产生明显的拒食现象,影响营养状况及身体素质,从而延缓恢复。为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应实施有效的护理。为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对60例患儿进行分组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60例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患儿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有高热症状,体温≥38.7摄氏度,最高达40摄氏度,手掌、足底、口腔出现丘疹或炎性红晕状疱疹,合并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疱疹性咽峡炎、单纯疱疹灯光其他疱疹疾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0岁,平均(5.15±1.41)岁;病程3~12天,平均(5.14±1.14)天。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0岁,平均(5.27±1.35)岁;病程2~11天,平均(5.26±1.07)天。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急诊科常规护理。根据国家卫生部的要求,完成手足口感染患儿的急诊接诊、急诊预检分诊、急诊住院护送、消毒隔离、留观患儿输液治疗等相关急诊护理流程。并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做好口腔护理。患儿进食后,需及时清洁口腔,选用儿童专用漱口水,以预防细菌感染。对有口腔疱疹、疼痛剧烈的患儿,可涂抹金霉素或使用康复新液来缓解疼痛、加快愈合;②做好心理护理。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理解能力,来开展心理护理。本组患儿的年龄段跨度相对较大,生理、心理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全面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对存在恐惧情绪的患儿,采用鼓励性的话语,如“我们加油,一起战胜病魔”等,来缓解患儿的恐惧感;对存在抵触、不配合治疗的患儿,护理人员主动加强与患儿的沟通,采取给糖果的方式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安抚患儿,缓解患儿的不安,提高患儿的依从性。③做好基础护理。叮嘱家长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床褥整洁,避免感染,给患儿修剪指甲,以避免乱抓乱挠导致疱疹溃破而导致的感染。若疱疹破裂,可涂抹1%甲子软膏促进愈合[2];④做好退热护理。先进行物理退热,未达到理想效果后再采取药物降温的措施。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少的中成药,如羚羊角口服液等,每次5毫升,每天2次,嘱咐家长严格遵医嘱用药;⑤完善诊疗记录,监控疫情。完善急诊科诊疗记录,详细登记患儿的一般资料、诊断与检查结果,做好存档。

1.3疗效评估标准

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情况来对疗效进行评估。①患儿的咳嗽、发热、疱疹等症状完全消失,无新起丘疹,为痊愈;②患儿的咳嗽、发热症状明显减轻,手足溃疡症状消失,为显效;③患儿的咳嗽、发热症状有所改善,手足溃疡症状好转,但易反复,为有效;④患儿的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PSS21.0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发生率(%)

研究组

30

19(63.33)

6(20)

4(13.33)

1(3.33)

96.67

对照组

30

11(36.67)

14(13.33)

9(30)

7(23.33)

76.67

3.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疫病范畴,儿童较为多发,其临床表现为手足、体表、口腔出现疱疹,引起发热、炎性红肿等症状。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幼儿园、小学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出现一例病例,也要让全体儿童到院接受检查与治疗,以避免手足口病的扩散与蔓延[3]。手足口感染患儿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高热而到急诊门诊就诊,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也提高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各种新兴护理模式不断出现,个体化护理便是其中的一种。个体化护理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强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使患者得到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舒适[4]。为手足口感染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需要充分考虑患儿的临床症状、个性特征及护理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发热、丘疹、疱疹是手足口感染患儿的主要症状,给患儿带来了严重的不适感,因此,要采取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的方式控制发热症状,同时,由于患儿的自制能力较差,所以会习惯性地抓挠,如果患儿家长或者护理人员看护不力,让患儿把疱疹抓破、挠破,便容易出现感染,加重病情,延缓恢复,还容易留下疤痕,影响美观,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监护防范意识与能力,采取修剪指甲等措施,避免患儿抓挠。此外,患儿的年龄较小,对病房环境有陌生感,因此存在恐惧的心理,表现为烦躁不安,不利于治疗与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可以让家长带来一些患儿平时比较喜欢的玩具,以缓解患儿的不安感,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亲切,并要有耐心、细心地为患儿实施护理,以提高护理效果。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护理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包括口腔护理、退热护理、心理护理等,可以促进学生疗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感染急诊护理中有着理想的效果,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霄.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3):82-83.

[2]方海霞.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5):5025-5026.

[3]谢秀娟.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06):1555-1556.

[4]赵春媛.精细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对家属满意度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