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无托槽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

刘慧敏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12

【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19.12时段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共140例,划分为甲组(70例)和乙组(70例)。甲组为传统固定矫治技术,乙组为无托槽矫治技术,比较患者牙周指数和正畸治疗总满意度。结果:甲组牙周指数较差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正畸治疗总满意度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期间,无托槽矫治技术既可改善机体牙周指数,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无托槽矫治技术;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口腔正畸治疗;牙周指数;效果

口腔正畸是以矫治装置为前提,对牙齿予以持续性施压,以此达到错颌畸形矫正的效果,不仅可增强口腔咀嚼能力,还可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美观度,达到正畸效果。现代医疗模式下,口腔正畸涉及横腭杆和口外弓正畸方式,均是固定矫治技术的代表,难以自行摘带,还具有难清洁、美观度差等缺陷,而无托槽矫治技术可在弥补上述缺陷的同时,减轻正畸治疗期间疼痛感,增强患者舒适度和美观度[1]。随机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19.12时段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共140例,探讨无托槽矫治技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19.12时段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共140例,划分为甲组(70例)和乙组(70例)。甲组男女患者比值为36:34;年龄上限为36岁,下限为18岁,平均数为(23.6±2.7)岁。乙组男女患者比值为35:35;年龄上限为37岁,下限为20岁,平均数为(24.5±3.6)岁。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入选标准:均满足轻度牙列畸形/错颌、安氏Ⅰ类;开口型、开口度均处于正常标准;可在医师要求下完成各项操作;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牙龈炎、口腔黏膜病、进展期牙周炎等群体;存在正畸治疗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肺/肝肾功能损害者、血液病症者;神经系统病症者、精神病史者和难以正常沟通者。

    1. 方法

矫治前均通过口腔牙列和头面部影像资料,制备全口模型,再通过断层片、头颅侧位片摄取的方式,为矫治工作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甲组为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即佩戴3M方丝工托槽;乙组为无托槽矫治技术,即佩戴无托槽式矫治器。患者均在4-6周左右复诊,用以调整、更换矫治器;做好口腔卫生教育、常规矫治健康教育,除日常刷牙、进食等操作外,无托槽矫治器每日佩戴时间不少于20h[2]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牙周指数。涉及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牙周情况越差。②比较患者正畸治疗总满意度。涉及咀嚼功能、固位功能和美观程度、舒适度[3]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5f16ae4667755_html_c7634f43e06ad9f1.gif ±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患者牙周指数

甲组牙周指数较差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患者牙周指数[n、5f16ae4667755_html_c7634f43e06ad9f1.gif ±s、分]

组别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甲组(n=70)

1.28±0.16

1.21±0.49

乙组(n=70)

0.70±0.12

0.86±0.09

t值

24.2631

5.8778

P值

<0.05

<0.05

2.2 比较患者正畸治疗总满意度

乙组正畸治疗总满意度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患者正畸治疗总满意度[n、5f16ae4667755_html_c7634f43e06ad9f1.gif ±s、分]

组别

咀嚼功能

固位功能

美观程度

舒适度

甲组(n=70)

7.67±0.16

7.77±0.11

7.41±0.15

7.29±0.16

乙组(n=70)

8.23±0.16

8.22±0.14

8.17±0.21

8.19±0.16

t值

20.7062

21.1461

24.6391

33.2779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鉴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性增高,使之愈发注重自身美观度,特别为口腔功能、口腔美观等要求,但却因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缺失等状况,导致口腔咀嚼功能较差,使之在制约外表美观度的同时,降低自身生活质量。而口腔正畸治疗是以纠正牙齿缺失、排列不整齐等问题为主导,通过口腔矫正的同时,改善口腔功能、美观度。传统理念下,是以固定矫治术为主,虽可起到口腔功能改善的效果,但由于治疗周期长,往往会面临不同程度口腔损伤,使之在增加机体情绪负担的同时,降低生活质量[4]

无托槽矫治技术是现阶段新型口腔正畸技术,在整合计算机技术、三维辅助技术的背景下,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治疗,增强口腔功能及美观度、临床实践表明,无托槽矫治材料为透明状,异物感较小,且不会对机体舒适度、美观度产生影响。同时,该项技术还具有治疗周期短的优势,可依据患者自身状况拟定最佳矫治计划,还可在治疗效果预测的前提下,达到口腔矫治效果[5]。本课题可知,甲组牙周指数较差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正畸治疗总满意度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在口腔正畸治疗期间,无托槽矫治技术既可改善机体牙周指数,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璟.无托槽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492-3494.

[2]段爱飞.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32-133.

[3]王鑫,李惠山,高阳.无托槽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55-55.

[4]侯镇婷.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3):40+42.

[5]吴汉韬,李艳,崔元志,徐春辉,肖文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患者咀嚼功能、美观程度、语言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