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陈睿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外一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外科胆囊结石切除手术中使用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和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8月,并且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和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后,在治疗效果中出现的并发症、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腔每天引流量没有差异,有相同的治疗效果,(P>0.05),数据无差异;在两组使用的手术时间,手术中补充液体量和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有差异,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差异。结论: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更加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关键词:次全胆囊切除术;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

在外科治疗手术中胆囊结石是有一种常见病症,该种病症会引起胆囊炎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有剧烈疼痛,如果对该种病症不治疗,会导致胆囊癌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胆囊结石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胆囊切除术,但是在临床上有许多种手术种类,其中使用腹腔镜切除术就有两种,一种是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另一种是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不同,相应的治疗效果也不相同。基于此,本组研究以上两种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以期在后期手术中有更好的运用。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8月,并且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随机编入患者63例,男31例,女32例,患者平均年龄45.3±3.5岁,患者病程在1到7年;治疗组有患者63例,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2±2.6岁,患者病程为2到8年。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该种手术有以下方法的内容:患者使用全麻手术,要求患者采用仰卧位,患者麻醉后对患者插气管。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开孔位置在脐孔下缘,一般采用常规的四孔法进行手术,开孔完成后首先是插入腹腔镜探头,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完成观察后对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手术,胆囊切除后需放置引流管,一般是放置一根引流管,引流管放置完成后是取出胆囊,解除气腹,完成手术[1]

1.2.2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次全胆囊切除术,该种手术方法有以下方面的内容:患者采用该种手术需使用全麻手术,体位采用仰卧位。患者手术使用常规四孔方法进行手术,对患者开孔完成后,分离胆囊周围组织,以便手术的开展。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前,需使用电钩切开胆囊,使胆汁尽量吸出,防止胆汁对腹腔的污染。完成胆汁清除工作后,对患者施行胆囊切除手术。切除手术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术野进行反复冲洗,完全止血后,将胆囊和血块取出,并且在患者腹腔留置引流管[2]

1.3统计学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后,在治疗效果中出现的并发症、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腔每天引流量没有差异,有相同的治疗效果,(P>0.05),数据无差异;在两组使用的手术时间,手术中补充液体量和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有差异,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差异。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数例

并发症

住院时间(天)

腹腔引流量(每天)

肠胃恢复时间(分)

术中补充液体(ml)

手术出血量(ml)

手术时间(分)

观察组

63(例)

3(例)4.76%

5.3±2.5

109.1±29.4

73.5±8.1

832.5±157.5

83.6±25.7

85.3±17.2

对照组

63(例)

3(例)4.76%

5.1±2.7

107.4±28.1

75.3±8.3

972.1±143.6

117.3±31.5

112.1±23.5

3.讨论

胆囊结石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症,一般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和发热现象,有的患者还会伴随呕吐症状。在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有许多种,最先进的方法是保胆取石法,但是该种方法患者复发率高,许多患者需经过二次开腹治疗,不利于患者健康,因此保胆取石手术不够成熟。传统中采用开腹取石手术,该种手术比较成熟,但是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性大,影响患者后期恢复。为改变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问题,可以在胆囊切除手术中使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该种手术后患者损伤性下,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同时患者出血量少和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使用的方法[3]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一种是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另一种是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以上两种胆囊治疗手术使用方法不同,获得的治疗效果也不相同。本组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得两种不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采用分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后,在治疗效果中出现的并发症、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腔每天引流量没有差异,有相同的治疗效果,(P>0.05),数据无差异;在两组使用的手术时间,手术中补充液体量和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有差异,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差异。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获得,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是采用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中,患者手术时出血量更少,而且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实现该患者手术的损伤性更小,有利于患者手术恢复。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同时在使用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手术效果更加优良,在胆囊结石手术治疗过程中推荐使用该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魏强,王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1):49-50.

[2]冉江林,张绍茂,文强.腹腔镜下逆行全胆囊切除术与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管病变的效果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04):750-753.

[3]彭真艳.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0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