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周保利 丁红艳 * ( 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 71集团军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在本院接收的5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250例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2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患儿运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保障其静脉置针的安全性,该护理模式可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字: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应用效果

在临床中静脉留置针为护理中主要的方式之一,该方式操作简单,避免每日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所造成的痛苦,可有效降低患儿因反复穿刺出现的恐慌感,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果[1]。但因患儿大多好动,免疫机能相对较低,易出现静脉留置针的感染情况,例如静脉炎、堵管等,以至于留置时间相对较短。为改善此种情况的出现,本次运用优质护理,具体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在本院接收的5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250例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2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观察组中,男134例,女116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2.68±0.97)岁;对照组中,男121例,女129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44±0.58)岁。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讲解留置针的先关知识,在日常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静脉留置针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具体为:

①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实施留置针的优势,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制定健康手册,给予其方便查看。

②对相关护理人员急性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并多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对其讲述实施静脉留置针的必要性、治疗方案以及护理具体方法,使其深刻了解静脉留置针,提升家属的认知度,在与患儿进行交流时,需要保持温和、亲切的态度,减缓其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

③在实施静脉穿刺前需要对患儿的治疗时间、基本信息等进行掌握,选取合适的贴膜和留置针,对穿刺的具体部位进行确认。在进行穿刺时,需要对穿刺部位就西宁消毒,待干后,动作要保持轻柔,保证快、准、稳的原则进行穿刺。运用胶布保障其敷贴的平整,最后采用U形固定留置针,对其进行固定。

④护理人员应当保证每日的冲封管,在晚上时需要再次进行加封管,在进行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以免出现堵管、回血等状况。

⑤在进行输液时,若有渗液、皮下血肿等状况出现时,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确保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主要包含静脉炎、堵管、渗液以及皮下血肿。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250例患儿,观察组25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表1

1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静脉炎

堵管

渗液

皮下血肿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250

0(0%)

1(0.4%)

2(0.8%)

0(0%)

3(1.2%)

对照组

250

4(1.6%)

4(1.6%)

5(2%)

4(1.6%)

17(6.8%)

X2

-

1.613

0.727

1.591

0.522

4.083

P

-

0.204

0.394

0.207

0.470

0.043

3讨论

优质护理在临床中主要强调与患者的交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从而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水平[2]。在进行护理时,将其放在首位,对提出的合理需求尽力满足,以此来改善护理的效果[3]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讲解实施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并告知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对其进行静脉留置针后,应当时刻观察留置情况,若出现渗液、堵管等不良反应时,需要立刻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免造成严重损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首先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将其发放与患儿家属,对其进行真正的讲解,并告知实施静脉留置针的必要性、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方式等,让其深刻了解该优势,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多与患儿互动,缓解其恐慌等情绪,若发现出现感染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处理,并根据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保障静脉留针的安全性[4]

通过对比,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其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该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保障患儿的安全性[5]

上述所论,证明对静脉留置针患儿运用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升治疗效果,患儿安全性得以保障,有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该护理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价值[6]

参考文献

  1. 于玲玲,屈媛媛,刘旭静.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2016, 26(12):194-195

  2. 李玲燕.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8(31):239-240

【3】 聂耸 综合护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健康之友, 2019, (4):178-179

【4】王伟,崔妮.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6-7

[5]

吴巍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202-203

【6】

郭春燕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6):154-155

通讯作者:丁红艳 汉族,女,1987.09.24,安徽,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妇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