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听力筛查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在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听力筛查的护理体会

赵冬梅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NICU 山东省 济宁市 2721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听力筛查,加强护理行为的归纳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患者进行健康检查,并需要开展听力筛查。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60例新生儿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听力筛查护理策略,分析应用结果。结果:从护理结果上看,新生儿初次筛查、监护42天以及监护90天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以观察组更高,其次,在新生儿复筛率上,观察组为20%(6/30),对照组为30%(9/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在护理有效率的调查上,观察组为93.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故而我们认为早期开展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听力筛查护理具有积极意义。结论:采用听力筛查护理能够更好地确保新生儿健康,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护理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能够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实现早期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病房;听力筛查;护理体会

听力障碍属于残疾的一种,对于新生儿的成长而言,其语言、认知以及情感均会受到影响。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上更为完善,可以更好地对听力损害问题进行早发现、早治疗【1】。而听力筛查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则发挥中重要的功能。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患者进行健康检查,并需要开展听力筛查。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对60例新生儿的听力结果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患者进行健康检查,并需要开展听力筛查。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60例新生儿的听力结果进行讨论。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其主要涉及到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新生儿窒息。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患儿进行听力初筛,对未通过听力初筛的人在42天内完成第二次筛查,复筛需要双耳进行,如果仍未通过则在3个月进行全面的听力评估。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听力筛查护理策略,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天,其外耳道存在分泌物、羊水,所以往往有假阳性事件的发生。在出生后2-6天则可以在喂奶、熟睡的时候进行听力筛查,要防止外界因素带来的干扰。需要将耳朵朝上,对耳廓进行牵拉,保持拉直状态,并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堵塞引发的结果不准确【2】。此外,对于耳道感染的新生儿注意更换耳塞,保证耳塞得到严格的消毒。最后,对听力筛查设备的定期保养、检修,确保无误。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新生儿初次筛查、监护42天以及监护90天的听力筛查结果对比分析,并记录复筛率。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新生儿科听力筛查的结果进行讨论,在统计的过程中,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首先要对两种方案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在本次实验中,针对初次筛查、监护42天以及监护90天的听力筛查采用计量统计,在护理有效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结果上看,新生儿初次筛查、监护42天以及监护90天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以观察组更高,如表1所示。

1 两组新生儿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初次筛查

监护42天

监护90天

单耳

双耳

单耳

双耳

单耳

双耳

对照组

30

9

8

7

3

3

1

观察组

30

7

6

2

0

1

0

X2

-

2.214

2.145

4.253

3.524

2.696

1.25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其次,在新生儿复筛率上,观察组为20%(6/30),对照组为30%(9/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最后,在护理有效率的调查上,观察组为93.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故而我们认为开展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听力筛查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3 讨论

新生儿听力障碍在临床上算是常见的,这对其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人体在1岁的时候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孩子需要在声音上感受刺激,如果幼儿在1岁内存在听力障碍,则会导致中枢神经无法得到充分刺激,影响到语言功能,并导致了聋哑情况。故而,我们建议对新生儿实施早期的听力筛查,对听力能力进行临床检查,确保新生儿健康。

在听力筛查的护理策略中,其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进行幼儿耳道分泌物的清除,新生儿在呼吸功能建立之后,可以将其脚抬高,头偏低,双耳向左右倾斜,以便于羊水流出,并使用棉签擦拭分泌物,防止对听力筛查结果造成影响,引起新生儿家属不必要的恐慌【3】。此外,要确保良好的筛查环境,确保安静、控制湿度在40%,并在新生儿熟睡后进行,工作人员对筛查技术要明确掌握,防止工作失误【4】。与此同时要预防交叉感染,即检测人员做好自身手部的消毒,如果患儿双耳无感染可以使用同一耳塞,否则要加强消毒管理,耳塞专人专用。最后,则是对家长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以及对结果的分析,缓解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促使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防止由于抵触、焦虑情绪引发的护患矛盾。从本次试验结果中看,开展听力筛查护理确实可以发现问题,及早的推进治疗展开。

综上所述,采用听力筛查护理能够更好地确保新生儿健康,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护理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能够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实现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战丽.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144-146.

[2]潘子琴.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4):7-8+14.

[3]杨丽清.听力筛查在新生儿病房的开展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05:2.

[4]田华.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6):7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