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蒋兴

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中心卫生院 浙江省 宁波市 315131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以及控制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至2018年门诊诊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计59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预防本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本组患儿中2015年计184例、2016年计152例、2017年136例、2018年125例,高发时间段为4~7月。结果: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降低,高发时间为为4~7月,需要积极加强预防。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传染途径;预防

手足口病属于儿科常见疾病,以学龄前儿童为高发群体,发生率高且具有传染性,典型表现为手、足、口等位置发生皮疹或疱疹,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为此需要积极进行预防与控制[1]。为实现对本病的有效控制,研究分析了我院门诊诊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97例的情况,并总结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至2018年门诊诊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计59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计184例,包括男97例,女87例,年龄10月~5岁,均数(2.65±0.84)岁,2016年计152例,包括男80例,女72例,年龄10月~10岁,均数(2.71±0.88)岁,2017年136例,包括男71例,女65例,年龄9月~9岁,均数(2.68±0.85)岁,2018年125例,包括男61例,女55例,年龄7月~10岁,均数(2.74±0.91)岁。

1.2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年每个月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调查每个月的发病率,总结本病的好发季节,并制定预防措施。

  1. 结果

本组患者中,2015年高发时间为4月与6月,其中4月发病率为33.15%(61/184),6月发病率为19.02%(35/184);2016年高发时间为6月与7月,其中6月发病率为28.29%(43/152),7月发病率为21.71%(33/152);2017年发高发时间为5月和6月,其中5月发病率为30.15%(41/136),6月发病率为26.47%(36/136);2018年高发时间为5月与7月,其中5月发病率为23.20%(29/125),7月发病率为24.80%(31/125)。

  1. 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为实现对本病的有效控制,提高识别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就对本病的诊断来看,主要特征如下:(1)起病急,体温偏高,口腔、手掌、脚掌、臀部以及膝盖等存在斑丘疱疹,并伴有疼痛,也可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恶心等。(2)部分患儿可出现皮疹。(3)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患儿将出现肌肉痉挛、脑炎、肺水肿等相关症状。(4)通过对疱疹液、粪便以及血清的检查,则可实现确诊。

对于本病积极进行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以及相关经验,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与控制:(1)健康教育,手足口病高发时间为4月~7月,多由肠道病毒而引发,起病急,并发症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为提高患者家属对本病的识别能力,需要向家属讲解手足口病的基础知识,包括临床情况、皮疹以及口腔的处理、休息、饮食等,并定期发放手足病的教育宣传手册、海报等[2]。(2)加强口腔卫生,要求患儿在进食前,使用温盐水漱口,如果患儿漱口困难,则应该使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辅助清洁,并配合服用适量维生素B、C,以加快患者的康复,缓解患者的症状。(3)对症处理,在患儿发热期间,应该注意对体温的观察,增加饮水量,在体温超过38.5℃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口服百服宁液。对患儿的衣物、床单、被套等,均需要确保清洁、干燥,以纯棉为宜,避免刺激皮肤。在出现皮疹时,要求控制患者的双手,防止在瘙痒症状出现时患儿抓挠,可使用0.5%络合碘消毒,防止感染[3]。(4)加强易感人群管理,考虑本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传播速度快,所以需要尽可能防止患儿出现在公共场合,尤其在高发季节时,要求培养患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使用生冷食物,勤洗手,定期测量体温,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能力。另外托儿所等机构也应该注意开展健康报告,采用摸、看、问、查等方式评估小儿的身体情况,如果发现及时隔离处理,并注意对环境与设施的消毒,避免本病的大范围传染。(5)建立疾病预警机制,定期测量患儿的心率、体温、血糖等体征,体温38.5℃以上,则应该每3h测量1次,如血糖异常则需要每隔2h监测1次。对危重症患者,可采用冰水、酒精擦身体的方式降温,积极找出高热的原因,如果存在感染,则需要积极找出感染源,并对症处理。(6)强化预防工作,患儿出院后,要求给患儿多喝温水,定期进行玩具、餐具等的消毒,并注意营养的补充,做到营养均衡,以改善患儿的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传染疾病,以每年的4月~7月为本病的高发期,相较于其他月份明显更高。为实现对本病的有效预防与控制,除了医院的治疗与护理,还需要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继而做到合理预防,早期控制,以保障患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和胜芳.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9):55-56.

[2]陈之柏. 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v.5;No.263(50):76-77.

[3]李秀兰, 李金英.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探讨[J]. 双足与保健, v.27;No.186(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