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举措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举措研究

朱姝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吉林 130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巧妙、隐蔽地减少表计计算量,从而少缴纳电费,不仅使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还扰乱了正常供电秩序,造成电力故障和安全事故。针对窃电问题,供电企业需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提高用电安全和反窃电能力。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窃电;举措;研究

前言:积极开展窃电、违约用电的检查工作,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电力建设,更能稳定提升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但窃电和违约用电的管理措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我国的电力发展,最终导致居民的用电质量不高。因此,解决窃电、违约用电管理中的漏洞尤为重要。

一、用电检查中窃电与违约用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检查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用电检查中,窃电与违约用电管理存在的根本问题便是检查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严重降低。即使各地的检查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工作,还是会有诸多问题产生。窃电问题的产生都是不固定的,有很强的随机性,有些问题在检查时没有发现,检查过后便会浮出水面,给检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管理意识较淡薄。

多数用电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敷衍了事,检查过程过于形式化。不敢在检查过程中指出窃电、违约用电人员的过错,担心日后遭到打击报复,导致这些人员更加肆意的窃取国家电力,更有甚者会对检察人员进行贿赂,最终结果就是检查工作不顺利,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供电公司的少数服务人员缺少服务意识,缺乏专业的技能训练,导致无法及时为用户解决问题,成为了矛盾激发的导火索。

3、宣传力度不到位。

由于电力检查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就无法进行挨家挨户的检查,不能了解每个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给宣传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部分用户缺少法律意识,认为窃电、违约用电不会造成严重的违法行为,导致这些用户肆无忌惮的偷取国家电力。部分知法懂法的用户被眼前利益所蒙蔽,为了降低支出,便会不自觉的出现违法行为。窃电和违约用电都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检查人员很难发现这些用户,难以找到其窃电证据,检查人员的工作很难进行。

二、用电检查中窃电与违约用电管理的有效策略

1、完善相关制度。

①优化配电。工作人员应了解区域内用户的平均用电情况,并及时作出总结向上级汇报。供电部门应根据数据,给每个区域分配月供电额度,优化配电方式。为了有效防止部分用户窃电、违约用电,需要对每个用户所安装的配电设备进行记录,在保证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防止电量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②加大检查力度。管理人员应对区域内的其他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如:电线上晾晒衣物、私拉电线、违规改造线路等,尽可能降低区域内违规用电行为。对违规用户进行批评教育,并向上级反映。同时,对区域内的配电设施定期检查,保证配电正常,减少人为损坏。

③改进现有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的效率,需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加以改进。比如:从原来的每周检查一次,添加抽样检查和随机检查,并重新规划不同工作人员的检查区域。对用电量异常的用户进行重点检查,降低窃电与违约用电出现的几率,推进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

2、优化管理意识。

①提升检查人员专业技能。电力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供电部门的工作效率,需要对每个电力检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不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电力检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对检查人员进行道德教育,确保检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偏私、不畏惧,降低用电检查时问题的产生几率,做到公平、有效。

②提升服务人员业务能力。供电部门要对公司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让窗口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确保在工作中能够迅速地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在与客户发生冲突时,要沉着、冷静,以服务客户为目的,保证客户满意;提升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维修人员能够高效的解决突发状况。

③提升管理人员的监管意识。供电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求下属每周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并及时指出工作人员的不足;保证各部门健康发展,杜绝内部人员对亲属用户的偏私,例如: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检查次数、带头窃电等行为;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相应处分或开除。

3、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供电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用电法规制定出相应政策,并及时向用户宣传。可以每个季度举行一次用电知识讲座,邀请用户参加,让用户了解窃电、违约用电危害的同时,又能学习到怎样节约用电,适度用电。其次,用电检查 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也可以为用户讲解违规用电所造成的危害。最后,供电部门可以在节假日上门为客户进行宣传讲解,一对一为客户服务,做到公开透明,有效的为客户解决问题。对那些窃电、违约用电的用户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必要时可以动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公司的权益。

4、警电联动,加强执法力度。

外部环境尚未达到理想状态,纵使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人员具有足够强的专业性,却不具备执法职能;而公安机关、司法部门虽然具备强执法性,但是对于电力相关专业的特性缺乏一定的了解度,故形成长期以来制约查处窃电行为的因素,且对于窃电查处过程中取证、定量等方面缺少有效的法律依据支撑,无法针对窃电行为产生法律的威慑力。供电企业应加快步伐,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策略的健全与完善,设立电力行业标准,规范用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着重强调针对安全用电、反窃电工作中相关执法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对于电力工作人员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明确被检查用户需积极配合迎检。对窃电行为者,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力和供电企业被赋予的权利,为电力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撑。供电企业积极主动与政府及公检法部门联系协商,获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借鉴相关企业的有效经验,由公安机关指派工作人员进驻电力部门,集中力量,统一协调,齐力打好攻坚战。

5、制定用户信息更新制度,提升效率。

针对无法及时有效地对用电客户信息协同管理和实时系统更新等问题,供电企业快速制定相关的用户信息更新制度,组织工作人员就管辖范围内进行排查,根据排查出的用电客户数额上报、确认、更新,进而提升用电检查效率。

6、提高专业素养,引入智能化设备。

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法分子掌握的窃电技术也随之提高。供电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必须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定期开办供电所用检人员反窃电培训班,针对法律法规中相关联部分开展培训,随时了解并掌握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加强用电检查人员的反窃电意识。同时开展窃电案总结会,通过不同案件分析,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反窃电技术水平,切实使工作人员熟知窃电手法的多样性以便在工作中迅速分析、判断出用户在用电过程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结论:

综上所述,窃电、违约用电的行为,不仅会给供电公司带来损失,也会对国家的电力发展造成影响,这就要求供电部门和监管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国家应出台新的法律政策,维护国家的利益,从而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有效进展,减少违规行为的产生,保证用户用电规范,全面的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祖渊.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及反窃电策略[J].通讯世界,2018(04):133-134.

[2]霍绍戌.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与反窃电措施[J].科技风,2017(10):195.

[3]龙宇光.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6,23(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