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经验交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3

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经验交流

苗瑾霞

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职业能力的综合表现。职业素质的形成是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实践、不断修正不当行为的一个长期积累和锻炼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从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身心素质等方面通过体验、感悟养成良好习惯,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素质;养成提升;

引言: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在教学管理实践中,突出企业办学的技工教育办学特色,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永不服输、争当第一”的竞赛精神,“敬业奉献、学生为本”的育人精神,“勇于挑战、坚持向上”的学习精神,注重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实践平台,目前7大活动载体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学习中成长,在岗位实践中提升,实现学生角色到职工角色的零距离对接。

一、坚持德育教育体系建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

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形成网格化管理,狠抓养成教育,使养成变为习惯,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四位一体值日制,“八必查”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长期坚持“四位一体值日制”,即学校科级以上领导轮流担任值日校长,学生处成员、班主任和学生会成员共同形成检查组,全天候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巡回检查。

按照学生的作息规律,做到每日“八必查”:学生出早操必查、学生早自习必查、学生内务必查、学生课间操必查、中午休息时间必查、下午课前集合必查、晚自习集合点评必查、晚点名必查。

通过“四位一体值日制”,“八必查”环环相扣,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2、搭建自主管理平台,创新学生自主管理工作。

1)学生干部的评聘

学生会组织是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利用好学生会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我校对学生干部的评聘尤为重视,对学生会干部实行“一推两选”制度,即班级和班主任推荐,学校初选和终选,这样能很好地发现人才,并且能合理地使用人才。

2)学生干部培训与管理

学生会产生之后,他们的工作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我校对学生的自主管理突出体现在四个“一”。

即一个学生会工作室,由学生会主席全权负责;每周一会,主要交流总结上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由学生会主席负责;每月一会,重点是学生处对学生会点评工作和工作培训;每学期一评比,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学生会干部予以表彰,通过四个“一”的工作,我们对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不是只重视“用”,更重视“管”

3)学生的自主管理

A、“无教师化”管理

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采用“一日五集合制”,即早操,早自习,中午下课,下午上课和晚自习,均采用全校集合制,在这五次的集合中,全部由学生会自主管理,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静、齐的集合完毕。

B、课间巡查制

学生会纪律部,自动形成课间巡查小分队,由5—8人组成,在课间、课间操,学生在公寓的时间段内,不断地巡回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向值日老师反馈,做到了管理无死角,这已经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创新和建设职业素质养成实践七大平台和活动载体

(一)以“新生成长训练营”为载体的适应能力训练

新生入学,学校组织为期三周的“新生成长训练营”活动,安排《工匠精神》讲座、校纪校规教育、参观体验、文体活动、军训五个环节;制定日常生活制度、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制度、请假制度、闭营评优四大制度。通过训练营活动使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了解作息时间安排和专业学习内容,了解学校基本情况,明确校风、校纪;通过参观体验使学生了解太重、熟悉环境、热爱太原;通过各项文体活动使学生们尽快熟悉,融为一体;通过军训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严明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为做合格技校生所具有的综合职业素质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校园礼仪规范”为载体的遵纪守法、文明习惯养成

学校开设《形体训练》课程和《化妆》讲座,从站、坐、走正确姿势训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从着装、化妆基础知识普及使学生明白和理解学校的着装打扮,懂得了得体的个人形象礼仪。学校坚持五大行为规范:一天八集合;人人开口说“老师好!再见!谢谢!不客气!不用谢!”五个基本礼貌用语;上下楼梯排队单行靠右;课堂手机集中管理;按班整队就餐。通过长时间校园文明礼仪规范、修正,提升学生的精气神。

(三)以贯穿全年的“校园文化节”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守法、感恩、团结、热情、进取、创新等职业精神的养成

多年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我校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根主干十六个枝”的全年校园活动,“一根主干”即贯穿全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十六个枝”即在不同时期举行的各项学生活动,这“十六个枝”的活动,可以说学生周周有事做,月月有主题。

这些活动,有每周升旗仪式、校园健美操训练、经典诵读比赛、“学先进、比贡献”表彰活动、“我身边的正能量”摄影比赛、队形、队列训练、每年一度的校运会、优秀团员表彰活动、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激情飞扬”消夏晚会、新生军训及会操表演、校园广播操比赛、道德大讲堂、拔河比赛、主题板报和征文比赛、迎新年联欢汇演等。主题活动所取得了良好效果: 1、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主题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上来,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使德育活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特别是每月的主题班会,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主持,采用开放的形式,众多班主任和学生代表观摩,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传统主题班会缺乏“活动体验”的教育方式,因而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和自身经验,其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却没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感觉到有约束的环境下,“不得不这样做”,在感觉到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就“自由自在”,因此,这样的德育可能会培养出知行不能统一的“人格分裂”者。主题活动课强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与一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及道德信念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为学生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主题活动课创设的教育情景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其情境中进行着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积累着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掌握了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去正确行动。

(四)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兴趣爱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

为了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学生工作部和公共服务系在广大同学中发出倡议,号召有能力的同学组建积极健康的社团组织,现学校先后成立有“舞蹈社、音乐社、计算机组装社、工程应用社、播音社、平面设计社、唐风晋韵鼓乐社、电子竞技社、曳步舞社、篮球社”等同学喜闻乐见的社团组织,他们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和展示搭建了平台,同时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使正能量在我校广泛传播。

(五)以“一体化课程教学”为载体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良好工作习惯养成

一体化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学校骨干专业全部建设了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建立和完善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分为职业通用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三部分。大力推进通用素质课程改革,文化基础课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让生活中的知识与课堂联系起来,通过任务引领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将行动与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学逐步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六步骤法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完善一体化实训室6S管理标准。在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6S标准执行,把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融入学习过程,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职业意识。同时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技能学习机会,学生不但可以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同时了解掌握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锻炼了快速学习、搜集信息并整理分析的能力,锻炼强化了分工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为在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以“校园技能节”、技能大赛为载体的竞争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

太重技校六十多年来,代代传承着“永不服输,争当第一”的拼搏精神。同样,这种可贵的意志也在我校师生中发扬光大,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每年一次的“校园技能节”,既激发学生学技术的热情,又能选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参赛选手,在全校师生中掀起 “比技能、学技术”的高潮。技能大赛平台是学生们挑战自我、提升综合职业技能的最好机会。在激烈的赛场角逐中,有的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每一次比赛,都是对我们实力的一次实战考核,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

学校的竞赛集训分四个阶段对选手进行训练、考核、淘汰、拔高、强化、模拟参赛。前两个阶段以理论课强化与实操单项基本功技能提高为主,考练结合,以小考巩固知识,以大考确定人员,五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根据大考成绩进行淘汰。在第三阶段进一步发挥“淘汰式竞争”训练,在大赛选手选拔、集训、淘汰入围的反复过程中,各选手的综合能力在逐步提高;第四阶段结合大赛的竞赛程序,组织正规模拟实战考试,最终确定参赛选手。技能大赛平台在全校充分营造了“永不服输,争当第一”的良好氛围。

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学生普遍增强了课堂知识联系实际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普遍加强,身心素质、应变能力得到考验和历练。特别是参加技能竞赛的磨练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自信,熟练的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技能大赛的历练使得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明显提高。

(七)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进行爱岗敬业、忠诚服从等职业品质养成

学校把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办学制度,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校中企,企中校”。目前,骨干专业基本形成了校内教学实训基地、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校园体验店)与校外实训基地有效衔接的实践教学机制。在不同专业分别实施了“冠名班、校中企、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学校一体化课改深入实施,建立了平台。为学生了解和习惯企业文化,做中学、学中做,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奠定了基础。

针对学生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时间跨度长,管理难度大的状况,经过长期摸索,我校总结出一套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办法。

1、驻厂老师管理制

对于实习单位离学校较远的,不便于实习管理老师跟踪管理,我校采用管理教师驻厂制,即管理老师驻扎在企业,跟班管理,目前我校学生在天津实习的企业中均采用驻厂管理制,对管理老师要求:一勤、两督促、三做到、四深入;即勤和企业联系;每天早、晚班时两次督促学生按时到岗;做到经常和学生谈心,做到定期给学生开会,做到定期向学校汇报;深入学生、深入宿舍、深入企业,深入生活。

通过驻厂老师长期不懈地坚持工作,学生在企业中实习深受好评,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需求在逐年增加,这充分体现出我校的德育工作在企业中得到了认可。

2、实训管理教师跟踪走访制

对于实习单位离学校较近的,便于跟踪管理的,我校采用实习管理教师跟踪走访制,即管理老师定期深入企业,对企业、学生,进行回访。

学校要求管理教师深入企业,同时做好“每月有回访,企业有反馈;学生有记录,教师有评价”。教师回访时,要做好“三表一评价”即企业满意度调查表,实习管理跟踪回访表、优秀实习生(毕业生)反馈表,对《学生手册》的学生顶岗实习周志,实习管理教师要结合企业意见给出学生实习评价。

目前学校在太原市周边合作的企业中,对学校采取的做法非常认可,实习管理教师能认真地深入企业,宣讲企业文化,同时把学校的很多新闻告知学生,通过回访,在有力加强我校校企合作的同时,也扎实做好了学生的德育工作。

三、社会满意是职业素质教育效果的最好反映

职业素质教育的效果,学生、家长、企业的广泛认可是最好的证明。在规范的制度、明确的标准、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下,我们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德育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社团、专职班主任团队的积极主动性,把规范与创新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注重用“大课程观”策划人才培养方案,把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有制度、有考核、有评价。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职业能力、精神面貌在学习活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通过对顶岗实习和就业的跟踪,上岗2年内,有10%的学生已经成为企业技能骨干,有的走上管理岗位。企业对学校教育效果评价高,学生就业供不应求。

作者简介:苗瑾霞,1972、8;汉族,女;高级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技工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