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

郭 宏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五六一台 南昌 330212

摘要:当今社会各行业各领域都在飞速发展,而对于科技领域来说,其发展之势及发展进程同样十分良好,其中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尤为显著,在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情况下,其已然广泛应用于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等方方面面,但因无线通信网络自身具备的一些特性,如开放性等,使得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隐患因素较多,而这些隐患因素的存在则会严重威胁用户隐私及网络使用安全,所以为了对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提供保障和促进作用,就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借助有效防护措施的积极应用,将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有效解决,进而营造安全的无线通信网络应用环境。

关键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应对

现阶段社会中,如交通要塞以及商场等各种公共场所都开始对无线网络进行了积极设置,为人们连接和使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民众无线通信及网络浏览等无线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这一现象则充分体现了无线通信具备的较强便携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在应用无线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使得信息传输快捷性得以逐渐提升,但因其网络具有较高的开放性等特征,使得其面临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可以说时刻处于暴露状态的网络极易引发安全风险,这一问题的存在必然会给通信网络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因此对于相关行业发展来说,需要其进行重点关注的一个主要事项内容就是如何将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彻底解决。

  1. 引发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1. 具备开放性的传输媒介

在有线网络中,传统媒介会以固定形式存在,此时在用户访问网络的过程中,固定界限制约作用就能够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控制,借此将黑客入侵网络现象有效避免,为有线网络安全提供保障。但在无线网络中,对比有线网络来说,二者传输媒介具有较大差异化特征,在无线网络进行信号传输时、往往会在周边环境进行散布,此时一旦不能控制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安全性,就会使得每一个用户都能够访问无线网络,进而导致网络安全隐患风险逐渐增加。

  1. 无线终端限制

无线网络使用的传感器,因有限的体积,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传感器内的处理器及存储器功能,进而影响到无线终端安全防范性,难以借助硬件设备辅助、有效遏制入侵行为,最终无线网络中就会逐渐产生安全隐患。

  1. 无线终端不定性影响

为确保通信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来说,不确定性是其位置具备的显著特征,因此就是的无线通信网络面临着不法分子窃听这一安全问题,使得网络安全隐患逐渐增加。为了将无线网络中多个节点多一个信道共用现象给予有效避免,就会将多个通信信道设置在无线网络中,此时于信道而言,则难以保障其具备较好的稳定性,使得非法接入和干扰问题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加,最终增加网络安全隐患问题。

  1. 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

  1. 信息篡改

在无线通信网络被入侵时,面临的一个严峻风险问题就是信息篡改,主要是说不法分子入侵无线网络后,基于篡改信息方式的应用,对用户私密信息及进行窃取,加之此种方式具有较强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用户很难注意到其的存在。此外,在信息被篡改的情况下,会对用户信息的接收和发送造成阻碍,如在用户进行网络交易的过程中,因信息篡改极有可能造成交易中断现象,此时不法分子就会对用户个人交易信息或密码进行骗取,最终造成用户巨大的经济损失[1]

  1. 网络窃听

在无线网络中有不法分子入侵时,就会监听用户无线设备,因具备开放性特征的无线网络,此时一旦用户无线设备不具备较高的安全等级设置,用户网络就极易为不法分子入侵,同时不法分子会利用喜好转发功能应用、对用户网络中的一切行为进行监听,不法分子的网络监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会极大程度的威胁用户网络安全使用。

  1. 软件缺陷

软件缺陷是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运行和应用无线网络过程中,不仅需要以硬件设备提供的传输条件为依托,同时还需要借助软件来扩展功能,此时一旦未进行得当的通信软件设置,相应安全威胁问题就极易引发,如不完备的通信协议、不受限制的软件接入设备等,一旦这些问题存在、都会给不法分子入侵无线网络提供能力,使得设备损坏或个人信息被盗用现象逐渐引发。

  1. 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1. 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信道加密。基于信道加密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网络自身及接入设备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一般来说,在提升网络整体安全性时,都会对无线信道特性及接入方式加以利用,并且在借助信道多样特征的情况下,将密码或保护协议加设在服务入口端及设备自身,借此促进两个设备间安全性有效提高,也能够更好的保护无线信道信息传输过程,将信息传播过程可能出现的截获以及信息丢失现象发生积极避免,同时也能为服务端设备安全性提供保护作用[2]

控制访问。其主要是借助自身具备的识别控制及权限控制等功能、有效控制通信设备及接入设备访问情况,从识别控制这一方面来说,其在对接入通信及密码口令加以利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区分和限制接入设备,促进接入设备安全可靠性逐步提升,并将不法设备攻击现象有效避免;立足于权限控制这一层面进行分析,其具备的授权认证、权限控制主要针对已经接入的设备,管理不能够访问的内容,对非法修改以及端口被攻击现象的发生给予有效防护。

身份认证。其主要是认证接入无线网络的用户设备,如设备的类型及信息、设备接入时间及数据等,以密码及用户口令为依据的认证就可以说是身份认证,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及保密性,但在应用身份认证这一功能的过程中,应在认证方式及类型方面加以注意,针对策略性较强的模式加以选用,才能为身份认证管理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提供保障,进而促进无线网络长期、安全、稳定使用[3]

  1. 通信技术防护措施

扩频技术。扩频技术主要是对无线通信频段扩展和跳变进行利用,进而来防护网络问题,在进行具体防护时,需要充分控制发射端无线频段,基于扩频和调频的合理应用,促进网络安全性能逐渐增加,将同频及定向等干扰引发的入侵现象积极避免,同时还能够对攻击者信号跟踪和锁定给予有效防范,促进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性能逐渐提升。

天线技术。对于无线网络来说,其具有较多的天线类型,本文仅对多波束天线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原因在于其应用优势十分显著,如立足于覆盖范围角度来说,此种天线能够对复杂场所和环境进行良好实现,在面对较为复杂的信息频段时,基于多波束发射及接收特征的有效利用,能够对波束类型及覆盖范围进行自主选择,确保无线网络高效使用得以良好实现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发射端的安全性逐渐增强,并且将干扰源干扰传输信号现象积极避免,一般来说,在卫星通信中多使用此类天线,并且近年来也逐渐扩大了民用及商用范围。

  1. 强化监控和复查

积极开展信息复查并在信息监控方面加强力度,能够将不法分子及恶意软件破坏无线通信现象给予有效减少,同时还能够有效追踪不法分子,将无线通信安全问题源头找到,进而在主动打击和制约不法分子的情况下,提升无线网络安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因此种技术需要以不同网络监管要求为依据、进而对相应调整开展,所以实施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在具体应用时需要运营方对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遵循,确保进行科学调整和灵活规划。

结束语:

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防范至关重要,在进行具体防范时,要明确问题产生原因和具体问题,进而从多方面加强防范力度,确保有利于维护无线网络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许赞锐.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4):152-153.

[2]廖建琦.探究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的问题[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12):90-91.

[3]宋强.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09):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