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防冰害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架空输电线路防冰害措施研究

殷晓飞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基于提高输电线路防冰防雷抗灾能力水平的目的,针对此课题进行简单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输电线路运行防护的角度来说,结合冰害和雷灾等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配置防雷设施等,提升防范灾害的能力,能够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保障用电安全。

关键词:山区;输电线路;防冰;防雷;抗灾

引言

架空线路防(覆)冰作业在我国的电力系统维修中算是较难的技能,需要施工维修人员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在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时刻注意线路覆冰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需强化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所以说,电力企业管理者务必要对在职的架空线路防(覆)冰作业专业人员定期地实施专业的操作技能培训,以此减少由于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带来的损害,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失。

1输电线路冰害故障的主要机理

1.1雨凇

雨凇是气温在0℃左右时,附着在输电线路上面的透明冰层,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对最大,所以其附着在铁塔和导地线、绝缘子、金具上面,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危害也最大。在冻雨天气情况下,我国中南部地区发生雨凇的情况较多,在北方地区温度过于寒冷,出现的概率反而较小。

1.2雾凇

雾凇有两种类型:①质量和密度较大的类型,属于雾冻结成为的粒状雾凇;②质量和密度较小的类型,类似于普通降雪,不容易附着在铁塔、绝缘子和导地线上,并且容易掉落,属于晶状雾凇。雾凇的质量和密度排在第三位,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危害也位于第三位。混合凇:混合淞是雨凇和雾凇的混合体,在单位体积下,其质量和密度排在第二位,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危害也位于第二位。

1.3湿雪

湿雪就是普通降雪,没有结冰结冻,其质量和密度相对最小,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危害也最小。以上四种形式是线路覆冰的主要形式,其中雨凇对于线路的危害最大。绝缘子覆冰故障。降雪、冰冻天气,绝缘子上覆冰之后,其绝缘水平降低,可能导致绝缘子闪络故障发生。此前,如果绝缘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闪络电压将会进一步降低。同时绝缘子上的覆冰对于绝缘子伞裙的连续性附着,将会造成导线与铁塔的短接,造成跳闸故障。覆冰舞动故障。输电线路的导地线附着积雪、覆冰的情况下,在微风特别是北风的作用下,发生跳舞的现象,就是导地线的舞动现象。当线路路径的走向与主导风向角度大的情况下,在不均匀脱冰的影响下,舞动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处于特别地形的线路更容易受到舞动的负面影响。当导线与导线,或者导线与地线发生鞭击的情况下,舞动跳闸故障发生,多回路线路和多分裂导线线路受到舞动事故的概率相对更大。

2输电线路上常用的防冰害措施

2.1从设计层面防冰害

路线、角度设计。对于覆冰、舞动的高发区,根据已有的覆冰、舞动高发区分布图,可以有意识地避开,选择其他线路走廊,以减少冰害的威胁。线路走线角度的设计,鉴于本地冬季以北风为主,应该与北风的角度尽量小,可以减少覆冰的危害。塔型、材料设计。采用加强型塔型设计,可以有效增强杆塔的防冰害水平,避免冰害故障发生。对于导地线的材料选材方面,可以运用国内外的新型防覆冰导地线型号,对于减少冰雪的附着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工程造价将会上升。绝缘子的选材,也同样可以选取憎水憎冰型号的绝缘子,具有特殊涂层的导地线、绝缘子也可以减少冰雪的附着。孤立档设计。对于覆冰灾害高发区,在无法避开线路走廊的情况下,采用孤立档的设计方式,或者采用减少直线塔数量的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杆塔抗冰水平,同时使得故障抢修时间缩短。

2.2从大修技改层面防冰害

大修。在大修层面,对于铁塔加装全塔双螺帽,增加双联双挂点绝缘子串,加装备份耐张线夹、预绞式护线条,对于导地线挂点进行加固处理,及时更换污秽绝缘子,都有助于防冰害工作。技改。在技改层面,主要是对于运行中的冰害多发线路区段,进行改道处理。

2.3从巡视监测层面防冰害

从巡视监测层面防冰害,主要是对于线路是否覆冰,以及覆冰的严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于覆冰严重程度的预判,提前采取有效的除冰、融冰措施。特殊巡视。在冻雨、冰雪天气的特殊巡视,是每年冬季的必然选项,特巡的线路区段以往年的覆冰、舞动高发区段为主。在线监测装置。利用冰害高发区杆塔上面,安装的视频在线监测装置,对于相应杆塔进行实时监测,省时省力。地面模拟观测点。为避免冰雪天气登杆检查的危险性,在杆塔附近建立地面模拟观测点,采用相同的导线型号,架设于距离地面2.5m左右的高度,用于在地面观测导线的覆冰类型及厚度,对于了解高空覆冰情况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2.4改进绝缘子防冰害

改进绝缘子一方面需要避免污秽,一方面需要避免形成冰帘。在避免污秽方面,可以定期清洗、更换绝缘子,以保障其泄漏距离。在避免形成冰帘方面,可以采用插花式的绝缘子排列形式,在几篇常规绝缘子中,穿插大盘径绝缘子。也可采用V型、倒V型绝缘子等绝缘子的排列形式,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帘、冰帘的形成。

2.5防止覆冰舞动的措施

双摆防舞器。双摆防舞器属于比较成熟的导线防舞动装置,在电网运用广泛,在单分裂、双分裂、四分裂导线上都有运用,对于减弱舞动能量的效果比较明显。相间间隔棒。在荆门地区的110kV南象线、110kV郢瑞线舞动高发区段,均安装有导线相间间隔棒,其中南象线安装区段为单回线路,单分裂导线,处于微气象区;郢瑞线安装区段为双回线路,双分裂导线,线路走向为自东向西。安装导线相间间隔棒之后,对于防止导线舞动鞭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6提高输电线路的建设质量

从抗灾的角度来说,提升输电线路的抵抗能力为关键。首先,建设输电线路时,要尽量避开重冰区。选择建设路径时,要综合风向因素和水面因素等分析,避开极易生成覆冰的地区,进而减少灾害的发生。其次,缩短重冰区的档距,合理设置耐张段。基于山区的运行特点,对于输电线路,要尽量不设置或者少设置大档距跨越,科学合理缩短档距,适当增加耐张段。采取此措施,增强杆塔的支撑力,保证线路的安全水平,提高灾害抵抗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后,要谨慎选择杆塔以及导线。依托计算机技术,做好线路的性能分析,优选杆塔和导线,最大限度上提升线路运行的性能和效益。通过优化电网,采用多路径以及多电源进行供电,打造坚强电网。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运行环境复杂,处于雷电高发区和冰害高发区的线路较多,深度分析此课题,总结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结合具体实践,围绕预防、输电线路建设以及日常运维管理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博,朱永胜,魏巍,等.彭水山区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4(1):1-4,8.

[2]刘东霖.浅谈山区输电线路防雷相关问题及对策讨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20.

[3]张维佳,高峰,陈小建.线路避雷器配置方式对山区110kV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影响研究[J].智慧电力,2018,46(4):82-86.

[4]蒋兴良,易辉.输电线路覆冰及防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5]刘和云.架空导线覆冰防冰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